换电池之后,特斯拉Model Y要开始价格屠杀了?(图)
更便宜的特斯拉又来了。
7月8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国产特斯拉Model Y已正式上市,售价为27.6万元。较此前的长续航版Model Y下降7.19万元。标准续航版与长续航版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池不同。据一位接近宁德时代的人士透露,今日上市的标准续航版Model Y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更换电池后,标准续航版Model Y的续航里程为525km,较长续航版降低69公里。这一续航里程数据在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中较为突出。
另一个关键信息是,继国产Model 3后,Model Y也打入30万元以下的市场。30万元是汽车消费的一个关口, 预算在30万以内的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购车主力。此外,15-30万元的区间也是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竞争最激烈的区间。
对于购车者和竞争对手而言,这个价位的Model Y是颗炸弹。据特斯拉官方透露,标准续航版Model Y最快将于8月份交付。
特斯拉还能降多少?
自国产化后,降价就是特斯拉的主旋律。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特斯拉曾多次降价,而特斯拉Model 3的补贴后售价也一度下探至25万元内。
事实上,在产量规模提升和零部件国产化程度提升的双重影响下,降价是一种必然。频繁降价,也使特斯拉得以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但这次标准续航版Model Y价格的下探主要原因还是换电池了。
此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也曾从三元锂电池换成了磷酸铁锂电池: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在进行电池更替后,价格下降约4-5万元。
当前,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较高镍三元锂电池便宜约20%。虽然磷酸铁锂在能量密度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安全性、使用寿命上都存在不小的优势。
此外,在磷酸铁锂电池产能不断扩张的当下,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仍将进一步下探。这意味着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标准续航版Model Y成本还有下降空间。在Model 3与Model Y这类走量车型上搭载更便宜的铁锂电池,也符合特斯拉的扩张策略。
在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的当下,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无法再拿到超高额的补贴,这也在迫使特斯拉这样的车企去选择成本更低的电池。另一方面,当前三元锂电池因为镍、钴等稀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车企对三元锂电池成本的掌控风险也在上升。前述接近宁德时代的认识也表示,若三元锂电池原材料在下半年持续上涨,宁德时代等企业也会考虑提高三元锂电池售价。
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下,特斯拉选择磷酸铁锂是合理的。
事实上,磷酸铁锂不光是特斯拉的选择, 其他车企也是这样想的。去年,小鹏汽车就推出磷酸铁锂版的小鹏P7,而市场上也有传闻称蔚来将考虑在车型上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一个更明显的征兆是,磷酸铁锂在市占率上已重新追上三元锂电池。据中汽协数据,今年5月份,三元电池产量5.0GWh,占总产量36.2%,同比增长62.9%,环比下降25.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8.8GWh,占总产量63.6%,同比增长317.3%,环比增长41.6%。
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时,面对的还是极客等对价格并不敏感的群体。但在走向大众消费者后,安全和成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达到平台期后,电池成本将是影响特斯拉价格的主要因素。此外,在经历“刹车门”事件后,换一个安全一点的电池对特斯拉来说不算坏事。
磷酸铁锂只是“备胎”
从近一年以来特斯拉在电池供应方面的传闻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只是特斯拉的临时选项。在特斯拉的电池计划中,三元锂才是主角。
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充电速度是特斯拉在电池计划上的主要方向。
在2020年初,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将采用“无钴电池”。随后,无钴化就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目标之一。但在去年,无钴化的三元锂电池并未商用,所以在考虑成本和安全性因素后,特斯拉最终选择了磷酸铁锂。
但时间来到2021年,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的无钴化电池出现了。 据外媒Electrek此前报道,特斯拉部分车型将采用LG化学的高镍四元电池。该电池通过提高电池中镍元素的比例,降低钴元素的用量以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
特斯拉继续押宝三元锂电池的原因一部分是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也有磷酸铁锂电池的问题。事实上,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已经触及天花板,这对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龙头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在虎嗅看来,未来特斯拉将会同时大规模采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中低端的走量车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而高端车型则采用三元锂电池。
前段时间,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续签了3年的供货协议。据前述人士透露,除磷酸铁锂电池外,宁德时代也将向特斯拉供应三元锂电池。这意味着,在保持松下、LG化学的三元锂电池供应下,特斯拉对三元锂电池的需求还在增长。
但对于特斯拉而言,磷酸铁锂始终只是备胎,三元锂电池过几年也是要抛弃的,全固态电池才是未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Model Y价格下探到30万以下后,我对小鹏、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担心又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