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投资协定卡关 习近平与马克龙、默克尔视频(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谈了7年的《欧盟-中国全面投资协定》在双方互相制裁后,卡在欧洲议会无法过关。7月4日一场北京论坛上的针锋相对更显示双方的观念差距甚大。7月5日晚,习近平在北京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
习近平和马克龙及默克尔5日举行视频峰会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习近平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峰会中指出:“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反反复复、依然严峻,经济复苏的前景不明、任重道远。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尊重、精诚合作,而不是猜忌对立、零和博弈。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规则,国际上的事需要大家心平气和商量着办。”
默克尔办公室证实三位领导人交换了对欧盟与中国关系的看法:“他们还讨论了国际贸易、气候保护和生物多样性。”
“谈话还围绕抗击 COVID-19 大流行、全球疫苗供应以及国际和地区问题”,默克尔办公室在声明中写道。
声明没有透露三方是否谈及欧中投资协议。
先前,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周日(7月4日) 在一场北京的论坛中表示,卡关的投资协定要有进展,赖于北京扭转对欧洲议员的制裁。
他认为,双方可以像过去40年一样,即便有政治分歧,还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破解“信任赤字”。
他强调,欧洲的谈判人员认为欧中投资协定是个好协定,但原有的政治空间在中国祭出反制裁措施后被“挤压了”,要靠中国来解决现况。
欧盟驻中国大使郁白强调,中国近来“咄咄逼人”的态度令欧盟“相当沮丧”。
郁白说,中国的反措施缺乏相称性,所以使协定批准受阻。“中国决定针对议会成员。而在一个民主国家,你针对议会成员,你就是针对整个国家。”
他强调:“如果中国希望达成协议,中国需要修改这一政策。中国可以采取措施,落实中国在协议中做出的部分或全部承诺,不需要等待欧洲来做。”
欧盟外交官vs.中国学者
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邀请到郁白、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Caroline Wilson)、意大利驻中国大使方澜意(Luca Ferrari)三名欧盟驻华大使,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周弘就“中欧关系:机遇与挑战”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中,欧中双方分歧明显,欧洲外交官对中国的“战狼外交”和新疆人权侵犯的指控表示不安,而中国学者则批评欧洲突然把中国当做对手的举动造成协定破局。
《南华早报》报道,郁白认为,北京对外界批评的防卫态度,以及声称中国制度“优于”西方制度的说法,促使欧洲人产生疑问,认为中国可能在挑战其与自由民主国家关系的政治基础。
各家媒体都提到,郁白强调,在过去18个月中,双方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政治空间已经缩小。他说:“这给我们带来的担忧是,(北京)这些态度不仅是断然的,而且变得过于咄咄逼人,令我们非常失望。”
他说:“有效的多边主义意味着所有国家,无论大小,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享有同样的权利,最重要的是,以宽容和建设性的方式接受同行的审查。”
英国驻中国大使吴若兰3月份一篇文章<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被批评是用西方眼光傲慢看待中国事务,不过吴若兰坚持,媒体应该要发挥监督公权力的职责。
方澜意在座谈会上表示,“(欧洲)对中国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这与意识形态和种族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更多地与经济、流行病......以及‘战狼外交’有关”。吴若兰则说,人权是“基础事项”,不是地缘政治游戏。
《南华早报》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周弘的说法,她认为,欧盟如此关注与中国的分歧,以至于导致花了7年时间谈判达成的协议中止。
周弘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难理解‘系统性竞争’的定义。我们知道我们来自不同的系统。我们设法向对方学习,以便和平共处,相互帮助。但我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间我们社会制度的差异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欧盟跟着美国走?
小组讨论问答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副所长江时学犀利问道:“请问诸位大使,在你们的一生当中,是否会认为欧洲会有独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跟着美国?”
根据《北京日报》,欧盟驻华大使郁白“斩钉截铁地”说:“欧盟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我们是完全独立的。”并开玩笑说:“我不听华盛顿的。”
他提到,美国也不会听布鲁塞尔的,而是互相表明立场,而欧盟因为是由27个独立国家组成,“形成外交政策的共识需要时间”。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