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8日 10.4°C-14.4°C
澳元 : 人民币=4.54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经济如何实现破局腾飞?(图)

2021-06-30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香港要实现竞争力提升与逆袭,重中之重是经济表现需要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提供几个新的角度,打开大家看待香港经济前景的新视角。

香港经济如何实现破局腾飞?(图) - 1

临近香港回归24周年之际,拙著《我为什么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引发热议。昨天,深圳的一位董事长来信告知,她把这篇文章转载到公司的网站头条,有数十万合伙人和客户都能看到,增强对香港的信心。

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香港基础设施将在未来3-5年迎来显著的变化,但大家更加关心香港经济如何实现破局腾飞。仔细观察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排名变化,会看到香港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一位,2018和2019年的第二位,下降到2020年的第五位和2021年的第七位。

在影响排名的四大因素中,2021年香港在政府效率,经商效率和基础设施这三大项目的排名相比过去几年基本一致,甚至更高。因此,除了其他国家竞争力的相对变化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四大因素中的经济表现,香港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11名和2019年的第10名,下降到了2020年的第28名和第30名。这当然与过去发生的社会暴乱事件和疫情冲击,香港与内地无法通关密切相关。

作为对比,美国受到类似事件和疫情的严重影响,竞争力排名从2018年的第一位,201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20年和2021年的第十位。而排名上升到前三位的都是社会稳定,受疫情冲击较小的北欧国家,中国内地排名也从去年的第20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6位。

看待香港经济前景的正确视角

香港要实现竞争力的提升与逆袭,重中之重是经济表现不仅要回到从前,还需要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前者可以通过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的稳定,疫情受控后与内地进行正常的经济交往来实现,大家对此都抱有充分的信心。但香港经济要实现破局腾飞,很多人就不是那么自信了,马上会列举香港经济结构单一,传统行业收入停滞,金融行业与实体脱节,高房价压垮民生,贫富差距巨大等等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负面问题都真实存在,相关论述数不胜数。但今天我想提供几个新的角度,打开大家正面看待香港经济前景的新视角。

第一,香港经济负面问题非常多,但为什么香港的经济表现排名能够在2017-2019年稳居世界前十名?大家可能会说IMD的排名不可靠,但香港同期在其他各种机构的类似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归根结底,香港经济的负面表现,特别是低增长,分配不合理,其实也同样困扰着全球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这与美元基本面很弱(财政贸易双赤字,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等等),但依然受到资金追捧,难以实现明显贬值是同一个道理;

第二,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些独特因素既是缺点也是优点。拙著《我为什么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说的香港地理面积小,带来了拥挤和高房价,但也带来了交通和商业来往的便利。再比如香港实行低税制,会造成收入再分配失灵,贫富差距扩大,但这也是香港经济吸引全球资本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看硬币丑陋的一面,忽视了美好的另一面;

第三,香港经济中的负面问题,其实大部分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在回归前就很普遍。把时间拉长来看,这些年香港整体经济表现无疑是大大进步了。而当初悲观看待香港发展的人,恐怕错过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遇,而乐观者成为赢家。今天,我们依然要重视全球资本流向香港,香港资本重仓本地的事实。以最近的中环海滨黄金地段最后一块大型商业土地拍卖来看,原本市场预计只有三家发展商财团参与竞标,但实际上有六家参与,预计赢家将支付超过500亿港元,创下香港商业土地拍卖记录。

套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人们习惯于高估短期的负面因素,低估长期的正面因素。所以我对盖茨大力推荐汉斯•罗斯林的著作《真确》毫不意外,因为这本书的核心结论就是世界比想象得更美好,在长期里会越变越好。香港当然也是如此。

香港“三元经济”的现状与变革

当然,美好的未来要靠今天大家一起努力奋斗才能实现。香港的经济表现要想解决低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究竟该从何入手呢?

2个月前,在大文集团举办的主题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香港角色”的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财经沙龙上,我有幸与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主管王春新博士进行交流,他在《从“三元经济”看香港如何启帆远航》讲座中描述了香港经济的现状与改革路径,令人大受启发。

香港经济的“第一元”是传统部门,包括贸易、物流、零售、制造、建筑、旅游、其他商业支援服务及社会服务等行业,虽然占到香港GDP的60%,但发展基本上处在停滞状态,“十三五”期间香港GDP年平均增速只有0.2%,低于国内的5.8%,核心原因就是传统部门对GDP的贡献是负数。

“第二元”则是方兴未艾的金融部门,大家熟悉的各种业绩指标例如IPO募资金额,股市债市总市值,银行总存款,总贷款等,都无比亮眼。“十三五”期间金融部门产值年均增速4.2%,对GDP的贡献超过100%。

但金融行业的问题在于它基本上与香港传统经济部门的关联度很小,主要在为内地企业和全球资本服务,香港股市不是本地经济的晴雨表。去年疫情之下百业凋零唯独金融业一枝独秀,但此现象在全球各国普遍存在。

“第三元”则是处于滞涨模式的房地产部门。一边是新房的土地开发,房屋建筑与消费等占GDP比重相比过去明显降低,目前不到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大幅下降。另一边是房价格已经连续18年上涨,目前,香港房价距离2019年的高点只有不到1%的差距。尽管这些年内地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比香港更高,但无论内地人还是本地人说起香港经济的弊端,“罪魁祸首”必然指向房地产部门。

指出“三元经济”存在问题并不难,难能可贵的是,王博士指出香港的传统经济部门,金融业与地产业,都隐藏着可观的发展能量,也都有着较大的调整、转型、提升及发展空间。

“第一元”传统经济部门的启动与破局,难以在贸易和物流等产业发生,必须依靠创新与科技产业,学习借鉴韩国,内地特别是深圳的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香港和韩国一样都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移,但是韩国之后发展出创新与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制造业,香港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错失良机。

回归后,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基础科研成果,开放与国际化的科研体系,配套的金融服务业和全球领先的经商效率,但这些优势未能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障碍,其实在最近几年已经有所消除,香港已经培育出十只左右的“独角兽”。只不过相对于韩国,内地特别是深圳,香港的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显得缓慢而已,目前还只是处在起跑阶段,但方向一旦明确,同样会有开花结果的日子。这正如拙著《我为什么看好香港的发展前景》提到的香港基建项目进展虽然很慢,但未来3-5年会迎来一大批项目集中完工一样。

香港2019年在创新与科技产业的增加值只有234亿港元,在GDP的占比不到1%,而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香港的50倍,占GDP比重接近38%。悲观者看到双方差距巨大,但乐观者会看到香港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香港无须妄自菲薄,只要主动与大湾区加强合作,互补效应就会拉动香港传统部门进步。

一方面以香港全球顶尖的基础研究能力,去补充大湾区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以大湾区高超的科技运用研究和产业化水平去补香港的短板,协助香港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香港政府鼓励发展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等领域。

三个意想不到

基于过去十年香港的低增长,大家对香港的创新与科技企业发展能否破局腾飞表示怀疑情有可原,但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放长远一点,就会看到三个原本不可想象的事情,都在香港实现。

第一,今天大家难以想象,香港曾经在回归前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十大核心工程”包括香港新机场、机场快线与东涌线、东涌新市镇、中环与西九龙填海,西区海底隧道,以及配套的高速公路。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从制度上保留回归前的高效行政与决策,可惜在实践中遭到破坏与扭曲,行政系统“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立法系统接近瘫痪,司法系统屡拖后腿,经济民生进展缓慢,与回归前形成鲜明对比。2020年《港区国安法》落地,2021年香港选举制度完善,就是希望“一国两制”不忘初心,回归本源。以三权分置、行政主导、司法独立来推动香港社会向前快速稳步发展,跟上全球与内地创新与科技产业的步伐;

第二,相信大家对香港各所大学现在的科研实力在全球处于前列没有太多的怀疑,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回归前香港各所大学在科研实力上可以说在全球毫无地位,当时各所大学的定位都强调教学,而不是前沿研究。

随着香港科技大学在1991年成立,把前沿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头号目标,几年后就给其他大学带来巨大的压力,纷纷将重心从教学转向研究,之后你追我赶,如今香港已经是前沿科技研究的重镇。就连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也是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榜样而设立。在回归前,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

第三,同样的意想不到也发生在“第二元”的金融行业,今天香港与纽约,伦敦并列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理所当然。实际上在回归前,香港只是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在亚洲的地位长期不如东京。尽管这些年享受了背靠祖国等各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的金融部门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人的努力奋斗。

跳出思维陷阱,看到美好未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不看好香港经济发展前景的人,往往很看好中国或者东亚经济的发展。2020年,东亚经济占全球比重超过三成,预计到2035年达到四成,本世纪中将升至一半。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东亚经济的发展,恰恰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

如果我们把欧美经济看成一个整体,把纽约和伦敦看成这个经济体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金融中心,我们就能立刻想到,将来的东亚经济至少同样需要两个金融中心,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香港。如今,上海和香港分别是中国的在岸和离岸金融中心,将来,他们在亚洲,在全球的金融中心地位完全有可能成为接近或超越纽约和伦敦。

香港经济发展要真正实现破局腾飞,必然要对“第三元”房地产部门实行转型与改革。相关论述层出不穷(例如王春新博士提出的效仿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新居屋计划”),焦点在于如何增加土地开发与住房供应,既要控制房价不合理上涨,又要防止房价大跌带来的严重冲击。一言以蔽之,香港房地产部门的问题,内地居民全都感同身受。

尽管香港房地产部门面对的转型困难最大,但并非完全没有头绪。去年6月传出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香港向珠海租借桂山岛,在岛上兴建公屋并将部分传统产业转移到岛上。

消息刚传出时,香港市民的普遍反应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但我仔细思考后发现,只要对“借地”方案进行全盘布局,特别是将香港市区中心占地甚广的货柜码头,建筑材料生产设施,危险品仓库,监狱,殡仪馆等转移到租借来的土地(不一定是桂山岛)或者是香港境内的大型岛屿例如滘西洲,随后将空出来的土地进行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并在香港新界与九龙发展新的创新与科技产业群与商业中心,就可以大大优化与升级“一元”传统经济部门和“三元”房地产部门,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特别是,这样一个新方案要明显好于香港政府为解决土地供应问题提出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具体参考拙著《跳出思维框架,香港租借珠海桂山岛发展一举多得》)。

总之,香港经济结构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走出今日的困境需要长远的规划和脚踏实地的落实,大家不必为短期的竞争力排名下降而忧伤彷徨,要看到破局腾飞后的美好前景。

虽然说香港的基建项目会在3-5年后就陆续竣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期待香港经济的全面转型升级,我们要有10-20年的耐心!当然,“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不我待,香港已经回归24年,热爱香港的你我,今天就要为建设香港的美好未来群策群力,努力奋斗!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sis_annie
sis_annie 2021-06-30 回复
打破才能重来!
小兔纸说
小兔纸说 2021-06-30 回复
李家诚有很大的责任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