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越王勾践剑上的“蓝宝石”,竟是玻璃做的?(组图)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常设展厅里,曾侯乙展厅一定是个传奇。
毕竟湖北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里,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繁复精美的“曾侯乙尊盘”,在这里你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曾侯乙尊盘(左)曾侯乙编钟(右)
但其实,如果暂时忽略展厅里的这些“明星”,在曾侯乙的世界里,我们同样能发现许多生活的惊喜,比如,下面这几样。
01
蜻蜓眼玻璃珠:跨越时空来见你
玻璃作为最早的人造材料之一,从古埃及人的手中诞生,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变成如今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常见,我们总是会很自然地将玻璃与廉价挂钩。但其实,玻璃曾和黄金、玉器一样是历史上最昂贵的材料之一,只有少数贵族才能享用。
东晋 玻璃罐——南京市博物馆藏
迄今最早发现的玻璃器皿大约出现在3600年前的两河流域。中国最早的玻璃则晚上许多,莫约是在春秋末年。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即随侯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玻璃珠,这也是在我国中原地区出现的较早的玻璃器具之一。
战国 蜻蜓眼玻璃珠——湖北省博物馆藏
因为这类玻璃珠是单色玻璃珠母体上嵌进另外多个不同于母体颜色的玻璃,嵌入物在母体形成多个环环相套的同心圆图案,乍看类似动物的眼睛,故而俗称为“蜻蜓眼”。
它发源于西亚,由于当地人相信眼睛具有辟邪的功能,便将眼睛这一形象制作成为护身符,随身佩戴,用于驱赶邪恶。
因为蜻蜓眼以模仿人的眼睛来分散、抵挡和对抗“邪恶之眼”的凝视,从而保护人、牲畜和物品免受其害。因此,也有学者称其为“恶眼之珠”
由于蜻蜓眼玻璃珠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0世纪初的地中海沿岸,到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时成为中亚地区最为流行的珠饰。
中国境内的这种玻璃珠是春秋末期突然出现的,且经鉴定分析发现曾侯乙墓中出土的“蜻蜓眼”其制作工艺特征和材料成分都和西亚地区类似的玻璃珠相同,可能是在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前330年)早期或更早时由中西亚传到中国的。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在汉朝丝绸之路开启以前就与西方各国有过贸易往来。
战国 蜻蜓眼玻璃珠——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里小博君偷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玻璃目前同样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并且这件文物大家绝对非常熟悉。
春秋末期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藏
谜底揭晓,没错就是越王勾践剑!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越王勾践剑的剑格,会发现在剑格的两面镶嵌了蓝色的“宝石”。
其实这两块蓝色的“宝石”就是我们熟知的玻璃。
并且经科学测试和分析,越王勾践上的玻璃主要成分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地区所没有的,应该是中国人自主制备的玻璃。
越王勾践剑剑格局部图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所以当我们下次再去湖北省博与这柄“天下第一剑”见面时,不妨也关注一下在这柄剑身上出现的中国最古老的玻璃吧!
02
曾侯乙铜鉴缶:古人的吃冰技能get!
《诗经》有诗云: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意思是: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但是这里的四月指的是农历的四月,换算下来莫约等于阳历五六月份的天气。
写到这里,小博君默默看了一眼最近几天武汉的气温,满屏的29℃。
夏天真的快来了。
这也意味着,吃冰镇西瓜、喝冷饮的快乐日子即将抵达。
但是,当我们将时间线往后再退几千年,在没有电冰箱的遥远古代,古人们又是怎样避暑的呢?
不要着急,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下面这件文物里。
曾侯乙青铜冰鉴——湖北省博物馆藏
冰作为夏天避暑的必备元素之一,冬冰夏用的储冰习惯在我国由来已久。
“祭祀供冰鉴。”据《周礼》记载,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用来冰镇酒水的器具,冰鉴 [hàn]。
1978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中出土的两件铜鉴缶,为我们揭开了先秦冰鉴的面纱。
曾侯乙青铜冰鉴——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又名曾侯乙铜鉴缶,因为是迄今所见到的先秦时期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铸造最精美的冰酒用具,所以也被誉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冰箱”。
它实际上是一个外鉴内缶结构的组合器皿,分成双层。鉴与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放入冰块,在缶内装酒,盖上盖子冷藏一会儿, 就能体会到《楚辞》中,“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快意。
如果到了冬天,同样也可以通过在鉴内放热水达到温酒的效果。在当时,青铜冰鉴可是实打实的既可“制冷”又可“制热”的两用“冰箱”。
曾侯乙青铜冰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介绍到这里,小博君再偷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2008人所组成的气势恢宏的“缶阵”。其间用来做道具的乐器——缶,其形制和器名,就巧妙地借用了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青铜容器鉴缶。
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缶阵
03
铜削:写错了?就修正它!
铜削被安置在周代五兵的展示柜里,同戈、戟、殳、夷矛、酋矛做了兄弟。
圆环形的脑袋,配上扁平窄长的身躯,与周围冷厉肃杀的冷兵器“老大哥”相比,铜削的确少了一点“血性”,显出几分文弱的气息。
毕竟铜削的梦想可不是当一名上战场杀敌的“勇士”。作为一柄“普通”的削刀,铜削的人生理想只是努力修正掉主人写下的每一个错别字。
玉首铜削(左一)——湖北省博物馆藏
据史料记载,作为日常切削的工具,削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书写简牍的辅助。“削”或“削刀”,古代又被称为“书刀”。
秦汉以前的文字大多都被记载在竹片和木片上,也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竹简或木简。在竹简、木简上写字,如果出现写错的情况,最直接的修改方法就是用刀将写错的地方刮削掉。
而这种用来刮削竹简、木简的专门工具就是削刀。铜铸的是铜削,铁铸的是铁削。现如今请人修改文章常用的“削正”一词也是来源于此。
简而言之,铜削的功能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橡皮擦。
橡胶或许不会想到,若干年前它与青铜还能从事同一职业。
玉首铜削(左一) 橡皮擦(右一)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以后,纸张开始替代竹简和木牍,成为最普遍的书写载体,与纸张配适度过低的铜削也开始面临退休的情景。
此时雌黄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因为雌黄里含有可以用作褪色剂的化学物质,且质地细腻,软硬适中,用手一捏就可以捏成粉末。用雌黄涂改错误,既能遮盖黑色墨迹,又不损坏纸张,还能保证经久不会脱落,可谓一举多得,所以很快晋升为修正工具界的新宠。
在雌黄牌“修正液”的广泛应用下,后来古人也将乱改文字、乱发议论称为“妄下雌黄”,将不顾事实、随口乱说称为“信口雌黄”。
雌黄
玻璃、“冰箱”、“橡皮擦”,从饰、饮、用三个角度为我们丰富了曾侯乙这位战国诸侯王的生活情景。
除去上述这些飘着生活气味的文物,当你留心曾侯乙展厅的每一处小细节时,或许也能在其余器具里窥见一段段独属于它们自己的神秘往事。
例如,下面这只“小鸭子”
曾侯乙彩漆鸳鸯形盒——湖北省博物馆藏
但是关于这只“鸭子”的故事......小博君先卖个关子,留着以后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