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的片酬,你以为就郑爽一个人分了?(图)
就在张恒曝出郑爽天价片酬之后,舆论一片哗然,吃瓜群众纷纷惊呼:原来当演员赚钱那么容易,赚钱那么多啊。
确实,77天就1.6亿元,每天220万元,简直比从银行抢钱还快。
但是,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个体,虽然是明星,真有那么容易拿到那么多钱吗?一部片子,1.6亿元,就郑爽一个人分了?
一、
任何生意,要赚钱,就得低买高卖。
拍电视也是如此,影视公司要压低成本,通过宣传和优质内容,卖个高价,赚取其中的差价。
但如果一家影视公司,轻易给主角开出天价片酬,结果自己却连年亏损,然后要被低价贱卖,你不觉得反常吗?
郑爽的直接金主是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4年,这家公司以13.4亿元的高价,被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收购。
收购时,北京世纪伙伴作出了业绩承诺,2015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亿元1.3亿元1.5亿元。
这对赌的三年,北京世纪伙伴完成了对赌利润。
但此后两年,北京世纪伙伴立马业绩变脸。
2018年,北京世纪伙伴亏损了4608万;2019年,北京世纪伙伴又巨亏了6.3亿元。
郑爽正是在2019年,拍摄《只问今生恋沧溟》时,拿到了1.6亿元的片酬。
2020年,北京世纪伙伴被北京文化,以4800万元的超低价格贱卖了。
拍电视剧,把自己给拍没了,正常人没有这么做生意的吧。
如果一个私人影视公司,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会做这种赔本生意。
一个演员,如果一定要1.6个亿,那我可以不请他;如果这部电视剧,没有她成不了,那我可以不拍。
正常的生意逻辑是这样,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妖就妖在这不是一家私人公司,而是属于股民的上市公司。
二、
那我们就来说一说,一些反常的操作。在此声明,以下内容,与郑爽、北京世纪伙伴和北京文化无关。
我们都知道,一家企业一旦上市,它就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
创始人老板是最大的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实控人,但依然有大量的股份,是属于普通股民的。
假设老板有51%的股份,是绝对控股股东,还有49%的股份,属于普通股民。
假设这是一家影视公司,出了很多爆款,赚了很多票房,一年净利润有10个亿。
那么,这10个亿,分红的话,老板能分5.1个亿,普通股民要分走4.9个亿。
这个时候,老板心里就会想:这家公司是我在经营的,累死累活的,才赚5.1个亿;而你们这些小股东,什么事也不用干,没事还指指点点,就要分走我4.9个亿。
老板心里就会不舒服,那他只要把利润做到1个亿,给股民表示一下就行了。
要把10个亿的利润,变成1个亿,那就得虚增9个亿的成本。
想虚增9个亿的成本,传统的贸易企业或者制造业,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财务报表有第三方机构审计,发布财报后,还有无数双股民的眼睛盯着,太过野蛮粗暴,就容易翻车。
但影视公司却不一样,很多成本是没办法审计的。
比如布置一个艺术场景,可能10万元就能搞得定,但报500万出去,也说得过去。艺术的东西,价格不是那么容易评判。
场景、道具这些,都是小打小闹,值不了太多钱,也不能搞太过,最容易做文章的,就是演员的片酬。
要增加9个亿的成本,一年9部戏,每部戏的演员各增加1个亿,就解决掉了。
原本一个演员,市场价是5000万,那现在签合同1个亿,多出的5000万,你得给回老板。
只要你胆子够大,你想签2个亿,老板都敢跟你签,只不过,多出来的钱,并不属于你。
这就是为什么明星天价片酬层出不穷,明星们是赚了很多钱,但更多的钱,是被幕后的大佬赚走了。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请天价片酬明星的,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
对于一些私人影视公司,他们是正儿八经做生意的,花的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银,才不会给明星天价片酬。
三、
有人做过统计,在A股上市的影视公司中,2020年净利润超过郑爽1.6亿片酬的,只有两家公司。一家是华策影视,另一家是光线传媒。
看看上市影视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赚钱的只有4家,剩下的亏损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刚好2020年遇到了疫情,所有的影视公司都可以来一次业绩大洗澡,把亏损都甩锅给疫情。
还有媒体做过统计,A股中2020年全年净利润超过1.6亿元的,只有1703家。
A股已经公布年报的有3500多家上市公司,这意味着,还有将近1800家上市公司,忙上一年,赚得不如郑爽77天多。
表面上看,区区一个郑爽,干翻了A股1800多家上市公司。
实际上,这些都是表象。
郑爽没有我们看到的赚那么多,那些惨兮兮的上市公司老板,也没有我们看到的赚那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