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50亿票房!深扒细节,竟藏着惊天内情…(组图)
《你好,李焕英》票房再创新高:目前已经杀入中国影史前三,马上突破50亿票房。
可喜可贺!
但影片里隐藏最深的细节,很多人还是没有发现…
先说一个问题:
贾玲母亲李焕英,明明生活工作在湖北襄阳,为何厂房里面的工人,怎么都讲着一口东北话?
不仅如此。
影片中的演员选择和笑点设置,同样充满了各种东北元素。
仿佛这个故事不是在湖北,而是发生在沈阳铁西区。
是因为东北更好笑,贾玲硬往电影里套?
并不。
电影中,贾玲母亲李焕英所在的“胜利化工厂”,原型是由辽宁兵器集团包建的襄阳兵器525厂。
虽然地处湖北,却是一家地道的东北厂。
这背后的根源,则是我们国内一段极为隐秘的往事:
三线建设。
如今有追求的青年,大都渴望到更好的城市发展。
从农村到县城,从地区到省城,从西部到沿海…人往高处走,世界人民皆如此。
但50多年前,数百万东北精英青年却逆流而上。
主动请缨放弃优渥生活,背井离乡去到了荒芜贫瘠的西部搞建设。
并且,一去就是几十年。
这是我们建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
也是当年国内的天字第一号工程,从1964年到1980年,横跨16年的时间。
曾经,这是国内最大的机密。直到上世纪8、90年代,才见诸报端被人知晓。
如今,他们不该被忘记。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持续恶化。
国家综合考虑后决定:
在“三线地区”,重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但当时我国的三线地区,绝大多数地方依旧是刀耕火种,生产力非常低下。
想建设完整的重工业体系谈何容易?
没人,没技术,没资源,没设备…前方困难重重。
怎么办?
在这一历史节点,在国家的号召之下,东北人民站了出来。
最好的工厂,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人才。
百万精英下西部,好人好马上三线。
广袤的黑土地上,一列列火车满载煤炭、钢铁、石油、装备、木材、粮食等紧缺物资开往全国各地,一批批东北精英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奔赴三线地区。
拼着掏空自己的姿态,帮助西部建立起了工业。
那个年代的东北,被称作我国的“长子”。
人民思想坚定,政治素养过硬;并且工业体系完整,一度曾占据全国重工业产值的80%。
建国后,东北更是发展迅速。哈尔滨,沈阳和长春三地人口都超过百万,位列全国十大城市。
东北整体城市化很高,生活非常富足安乐。
60年代的东北
尤其是东北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是当时绝对的稀缺人才。
不仅生活,他们在人们心中地位也非常高。
但也是这群人,冲在了三线建设前线。
用青春与血汗,浇筑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群来自东北繁华之地的时代精英刚到西部时,几乎是一片荒芜。
衣食住行都是问题。
相比生产,生存才是当务之急。
当时的西部,无力解决这上百万人口的生活。
他们只能先用泥巴、石头和竹木自己建房。
但生产任务迫在眉睫,生活起初也无法精细,无数人就挤在稻草铺的大通铺上。
但有屋遮头已经算幸运。
更多的东北精英,只能睡席棚子和猪圈。
四处透风,非常简陋。
并且还时常有各种访客:西南山区里的蛇鼠毒虫。
那些几乎从未见过毒蛇的东北精英,不得不每夜与毒物同眠。
“一觉起来床上好多蜈蚣,身上俩牙印,很快肿了起来。”
“工作一天回来,打开被子,一条蛇盘在那里,鸡蛋买来挂在床头,它甚至来偷吃你鸡蛋。”
但他们也顾不上这些。
生产任务要紧,只能和蛇虫和平相处,后来还开始用“白娘子”、“吃蛇肉”打趣。
比毒物更恼人的,是西南地区的天气。
时常阴雨连绵,一下就是几个月。
水鞋雨衣破棉袄,成了当时那些东北精英的“三宝”。
虽然棉袄是湿透的,鞋子里全是水,但也阻拦不了他们建设西部的热情。
与此同时,西北地区的东北精英,则在经历着酷暑。
40多度的高温,脸上晒得脱皮。
太阳底下走路爬坡大汗淋漓……
不仅要建设厂房。
电线和公路等配套设施的任务,他们也担负了起来。
某山区铺设电线的任务,就交到了一队女兵身上。(工改兵)
50公斤重的电线,背到山上,再一点点放下来,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并且,这些东北援建的工厂,是需要保密的。
工厂地址,工厂性质,全部不能向外透露。
当时所有的三线厂,都不能用地址或者产品名称命名。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套数字编码。
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他们和父母家人也常常不能联系。
不为名不图利,抛头颅洒热血。
几百万东北精英,就这样扎根在了我国西部。
差不多到70年代,西部工业建设已成规模。
西北的航空基地;酒泉的导弹基地;六盘水(矿产)攀枝花(钢铁)重庆(军工)联合的重工业体系……纷纷拔地而起。
刀耕火种千年的我国西部,在这一历史节点,一步跨入了工业文明的时代。
如今,东北和当时建设的西南、西北,已经成为了国内的重工业基本盘,甚至堪称立国之本。
这背后是无数东北人的血汗。
仅仅沈阳一个城市,就向三线地区输出了40余万高级人出,提供机床20多万台,变压器2亿多千伏安,冶金设备60多亿元…
并且,又何止是工厂?
当时随三线工业一起建立起来的交通体系,教育体系,都成了后来西部发展的基石。
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大山里的女校长张桂梅老师。
原籍就是东北辽宁人,出生在东北黑龙江,17岁随姐姐就到云南支边,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三线建设中,东北作为我国的“长子”,所付出的血汗难以想象。
转变,则发生在90年代之后。
东北因为重工业性质,资本政策相对保守。近年渐渐在商业发展上,落在了后面。
经济不景气之下,东北也成了落魄之地,甚至因此一度成了地域黑的目标。
那里的人们,也被形容为“懒惰+游手好闲”。
但只要稍微移目往事,就会发现真相绝非如此。
我们建国后,没有人比那一代东北工人更富有激情,没有人比那一代东北工人更加骄傲。
他们有自己的坚定信仰,并甘愿为此奉献。
并且即使是当下,东北也绝对担得起我国“长子”之名。
去年,武汉疫情突然爆发。
当时全国八方支援,总计调配11921位医护人员前往武汉防治新型肺炎。
其中东北三省共出动2421人,占所有医护人员总数20.3%。
而东北三省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7%。
也就是说,经济不景气的东北,以不到全国百分之八的人口基数,贡献了全国百分之二十的医护力量。
抗击新冠肺炎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中,每五个里就有一个东北人。
并且,是真正的最前线。
东北三省的医护人员啃的是最硬的骨头:
辽宁1000多名医护人员独自撑起雷神山医院,沈阳北部战区总医院则是火神山医院的顶梁柱。
这两所医院,都只接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治疗难度最高,感染风险最大。
而这两座疫情最前线的堡垒里,传出的声音是东北话。
除了医疗力量,东北还捐赠了大量黑土地上的粮食蔬菜,以及数以亿计的救护车、CT机和药品…斗转星移,东北依旧是临危受命舍我其谁。依旧闪耀着长子的荣光。如今,三线建设已经尘埃落定,“东北厂话”也少有人知晓。
五十年的光阴白驹过隙,当年一批又一批的三线人早已不再年轻。
厂区里栽种的树木已然成材,荫庇着那些把青春和人生献给了三线建设的东北人们。一如被三线建设的工业成果,荫庇着的我们。而我们向前奔跑时也该记得:头顶的荫庇是一段气壮山河的岁月,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