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你好,李焕英》结尾一行毫不起眼的字,藏着妻子们无尽的心酸(组图)
01
大年初一,贾玲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上映,电影改编自同名小品和贾玲的亲身经历,而李焕英正是贾玲已故母亲的名字。
这部纪念亡母的电影深深触动了观众,给大家带来欢笑之余,也让不少观众泪洒影院。电影上映第二天,“看李焕英把口罩哭湿”便登上了微博热搜。
贾玲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Hi, mom》,而电影中文名却用了妈妈真实的大名“李焕英”?她说:“因为我觉得我的妈妈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也是她自己。”
理解这句话是需要人生阅历的。少不经事时,我们觉得妈妈就是那个能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有些唠叨,偶尔暴躁。 当我们自己也逐渐经历了从少女走向人母,才真切地体会到她们在妈妈这个角色背后,是一个逐渐被生活压缩的不断缩小的自我。
这个自我也许被很多人,甚至她们自己,忽视了。 电影的尾声,荧幕上出现了李焕英年轻时的黑白寸照,旁边是几行文字: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字小小的,在荧幕上并不特别起眼,却好似一个娓娓道来的声音,在你耳边三言两语便诉尽衷肠。很多观众就是因为这几行字骤然哭泣,一个花臂猛男都能哭得像个孩子。
看完电影的我们,很想抱一抱妈妈,感谢你们这些年来的付出,也更想力挺妈妈们为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孩子的成长需要妈妈的陪伴,妈妈的“自我”同样需要你们亲自照拂。 请你记住一句话:不要在任何人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你最爱的孩子。
02
女性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追求事业 知乎上,家庭和事业到底该如何平衡,很多人对此非常困惑。在“为了家庭放弃事业值吗?”这个问题下,费晓霞这样回答:不值得,永远都不要放弃你的事业。 她的理由是:
职场人这个角色是支撑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的重要来源。如果这个角色你不要了,那你的价值和成就,就得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才能得以实现,这份期待和压力,会让别人辛苦的同时,自己也很痛苦。
诚然,在某些阶段我们很难兼顾事业和家庭,生活的重心会部分甚至全部向家庭倾斜,但即便是我们的事业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我们仍然可以在经历了休息和调整后选择再次出发。 黄奕曾经是非常有知名度的演员,却因为家庭等原因使得演艺事业停滞,在观众视野里消失数年,作品寥寥,直到去年《演员请就位2》这档综艺节目,她才又再次回归大众的视线。
黄奕在节目中主动提起,自己参加《演员2》还是因为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女儿有一天放学回家问她:“妈妈,别人说你是明星。对吗?”黄奕向女儿解释自己不是明星,是演员。 女儿又问:“你是演员吗?那我怎么没在电视上看到你的戏?”
这让黄奕瞬间清醒,她意识到自己确实已很久没有活跃在大荧幕上了,当下就决定要重振旗鼓,决心重新回到演艺事业的正轨。
因此,就算曾经辉煌也有不少成名作,黄奕仍然勇敢登上《演员2》的舞台,接受同辈甚至晚辈的犀利点评。即便是已为人母,远离演艺圈中心很多年,黄奕依然选择重新起航。对每一个人而言,重新起航,任何时候都不晚。
03
不需要因为“妈妈”这个身份强撑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决意离婚的夫妻,要坚持到孩子高考结束吗?令人意外的是,在采访中,家长和孩子的态度截然相反。家长们选择坚持,而孩子们则认为是父母不应该坚持。 家长们之所以选择坚持到孩子高考后再离婚,是因为害怕离婚会对孩子的情绪和人生有负面影响。一位妈妈直言:“我们的幸福应该排在孩子后面”,让人看到了妈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此,一位男孩的回应却是:虚假的家庭和睦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强的负担和对婚姻的恐惧,孩子其实也希望父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 不得不说,我们虽然能理解父母的态度,但男孩的话更让人感到宽慰和释然。父母当然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但若需要父母时常牺牲自我,反而可能使得大家都压力倍增。
前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是3个孩子的妈妈,她在分享自己生活哲学时曾说:在家庭方面,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家庭成员“快乐总和”的最大化,所以不应该是一种谁为了谁“互相牺牲”的关系。 她解释道:“因为这种‘牺牲’看上去高尚,实际上是一种压抑,而且会因为这种压抑,带来很多怨气。”确实如此,家庭生活中牺牲不仅不是最好的选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比推迟离婚更极端的情况是,女性在面对难以维系的婚姻时,因为孩子而牺牲自我感受,没能离婚。事实上,这种情况下家里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习得不良的婚恋观。 男孩可能会觉得女性在婚姻里就是需要牺牲的,女孩或许会因为看到了妈妈的痛苦而恐惧进入婚姻。这无疑是更大的伤害。 所以,面对已经走不下去的婚姻,我们真的不需要因为“妈妈”这个身份而选择强撑,而恰恰应该在困境已无法逆转时更勇敢一些。
04
妈妈也是普通人,妈妈也可以不完美
朋友月月前段时间晋升为妈妈了,每次看到月月和小宝贝互动都觉得十分有爱。无论月月上一秒在做什么,只要面对宝宝,她便立马换了一副模样,感情充沛、活力十足。 有一天月月无意中说起,她很担心自己不能做一个好妈妈,也担心宝宝不喜欢自己。我询问是发生什么事情,还是宝宝怎么了。月月说倒是没有,她就是常常会有这样的担忧。
我一边宽慰着月月,却也忍不住想起她面对宝宝时瞬间“变脸”的样子,有些心疼她。月月太想做一个好妈妈了,哪怕是一次陪伴,她都希望宝宝看到她最好的状态。 然而好妈妈不等于完美妈妈,就像正确不必然带来幸福一样。
好妈妈可以犯错误,可以偶尔情绪崩溃,也可以温柔地跟宝贝说“妈妈有点累了,宝贝自己玩一会儿,好吗”。 如果给当妈妈这件事打分,你认为拿多少分的妈妈是好妈妈呢?100分?还是80分?事实上都不是,心理学家们认为,60分的妈妈刚刚好。
有人疑惑了,60分不就刚刚及格吗?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完美的母亲,只要足够好(good enough)的母亲就可以了。”后来“Good Enough mother”被心理学家曾奇峰翻译成60分妈妈。 100 分妈妈会时刻回应孩子的所有需求,孩子反而失去了成长空间;0分妈妈则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孩子;60分妈妈在孩子需要时出现,同时放手让他们探索自己的人生。
没想到吧?在当妈妈这件事上,60分这个刚刚及格的分数反倒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和谐的。原来做一位好妈妈并没有那么难,允许自己得60分就好。 做好妈妈之余,也永远别忘了你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