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他们正在美化「家庭主妇式」的生活,我劝女孩一个字都别信(组图)
大家好,我是田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庭主妇」,已经成了一个说不得,碰不得的话题。
一旦提起,就会引起一场骂战。
但今天,我想斗胆聊聊这个话题。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碎很多女孩的“家庭主妇梦”。
我们并不想贬低家庭主妇的劳动价值。
只是想告诉大家,在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结构之下,盲目鼓吹「家庭主妇」,到底对女性有多大的伤害。
如果你也哪怕在一瞬间,有过当“家庭主妇”的想法,那么可以花5分钟时间,来听我仔细聊聊这个话题。
无论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这个充满陷阱的问题上,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决定。
01
做了5年家庭主妇换来5万赔偿
之所以聊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一条新闻。
△ 家庭主妇离婚,获得5万家务补偿
2月19日,在北京房山,有一起离婚案件。
王女士是个家庭主妇,结婚5年,一直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
丈夫陈先生除了上班外,对家庭工作采取了三不政策:不支持,不反对,不参与。
今年2月份,两个人打算离婚。
在分割财产时,法院判决孩子由王女士抚养,陈先生每月给付抚养费2000元。
共同财产由双方平均分割。
除此之外,王女士还要求陈先生补偿自己的家务劳动损失。
法院最终也支持了王女士的要求,判决陈先生支付5万元,作为5年婚姻里的「家务劳动补偿」。
很多人在为女孩鸣不平——这不是补偿,而是打发。
5万块钱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北京一个普通的育儿嫂,月薪都要2万块。
△ 育儿嫂的工资
普通的保姆,月薪一万块。
△ 保姆工资1万
而给王女士的5年5万元,平均下来,一个月还不到一千块。
甚至都没有达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有人说,这笔钱简直在侮辱家庭主妇的劳动。
但事实上,这“5万块”的判决已经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一个家庭主妇拿到过“家务劳动补偿”。
其实法律早就有“家务劳动补偿”这一说法——只要一方在家务劳动中付出较多,就可以在离婚时获得相应的补偿。
但一直没有在司法中实践,是因为想获得“家务劳动补偿”,有一个前提——
夫妻双方必需是“分别财产制”。
什么是分别财产制?
就是夫妻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都归各自所有。双方都对自己的财产有独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可以理解为AA制。
可在中国,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家庭实在是太少了。只有3%-5%。
△ 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家庭不过3%-5%
所以才没有在实践中见到“家务劳动补偿” 的先例。
今年,民法典对“家务劳动补偿”做出了更正。
即使不是“分别财产制”,做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一样可以获得补偿。
这才有了王女士获得的5万元“家务劳动补偿”。
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起码,家务劳动在法律上被承认,也被明码标价了。
但这个法规又有一个新的陷阱。
那就是:家庭主妇能够获得的“家务劳动补偿”,并没有具体的数额保障。
给多给少,要看丈夫的挣钱能力、当地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说,干着一样家务劳动,如果丈夫不争气,换来2万、3万甚至更少,也是有可能的。
看似法律更加完善了。
但家庭主妇的权益得到保障了吗?
远远没有。
02
家庭主妇收益率最低的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家庭主妇有一种误解。
在进行接下来的讨论前,我们需要先达成一个共识。
那就是:
家庭主妇,并不是指那些家里有3个保姆、2个月嫂帮忙操持家事,自己只用逛街购物、喝下午茶,遛遛狗狗的富太太。
这个群体的名称,应该叫贵妇。
家庭主妇,也不包括那些父母家里有十套房,即使全家人在家打游戏,靠收房租也吃喝不愁的女孩。
她们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和试错能力,即使每天烧钱玩都没什么风险。
她们准确来说应该叫富二代。
全职太太甚至也不包括那些在家里写作、在家做生意的女孩。
她们有收入,有社会交际圈。
这只能叫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
以上都不是真正的家庭主妇。
很多女孩向往的家庭主妇生活,并不是真的家庭主妇,而是上面这三种人。
有钱有闲,有自由支配时间和金钱的能力。
但家庭主妇并不是这样。
真正的家庭主妇,是那些每天在家里打扫、做饭、带孩子、被无数琐碎而重复的工作占据,毫无收入来源,只能靠丈夫的收入为生的女性。
她们的工作量并不比上班族更轻松。
在家庭主妇盛行的日本,有一个视频叫做《日本全职太太的一天》。
她们的一天是从早上5点起床开始的。
洗衣服、为丈夫做午饭的便当、给孩子做辅食。
△ 早上5点开始洗衣服
做完这些才7点。紧接着叫丈夫起床,给孩子换尿布,喂孩子吃饭。
直到8点钟,才看到她给自己做了一杯咖啡。
△ 8点才终于为自己煮了一杯咖啡
然后又开始给孩子换尿不湿。给孩子喂饭。打扫家务。
一天之中,给孩子换尿布的次数达到了10-15次。
△ 一天换10次尿布
不管是去干洗店还是去出去和朋友吃饭,都要推着极大的婴儿车。
晚上回来继续做饭、喂孩子吃饭、喂孩子奶。日复一日。
除了工作量大,家庭主妇更大的问题,是孤独。
在豆瓣上,很多全职太太讲述自己的一天。
没有人跟自己说话,朋友们在忙,丈夫在工作、应酬,孩子要去上学。
自己好像生活在真空里。
除了寂寞,还有对金钱的无比克制。
因为是一人打工,三口吃饭。
全职妈妈处处要省,自己的一切需求都可以简化、简化、再简化,有需要也不敢问丈夫提要求。
但即使是这样,去问一个男性,全职太太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极大概率给出的回答是:
很惬意。没事在家躺着刷手机而已。
△ 在男性眼中的全职太太
连家庭主妇应得的尊重,都成了一种奢望。
03
家庭主妇不算职业最多算是打黑工
我们总是把家庭主妇叫全职太太,全职太太。
可家庭主妇真的是一份职业吗?
答案是不算,顶多叫做打黑工。
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需给员工交纳五险一金,还有法定休假日。
全职太太没有。
大部分工作也有升职空间。少则半年,多则三五年。一年薪资调整20%-50%。
全职太太没有。
正常的工作,即使我们从这一家公司离职,也可以去另一家工作。
全职太太也不行。
我们从来不认为,家务劳动是低人一等的。
相反,养育下一代、照顾家庭,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在现实层面,家务劳动本身就是一件重复性极高并且缺乏成长性的工作。
而且全职太太赚到的薪水,并不会随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发生变化。
涨薪唯一的希望,就是丈夫刻苦努力,奋发图强。
可我们连自己是否勤奋都无法决定,又怎么去决定别人是不是努力呢?
这无异于在一场赌博中押宝,决定权完全不在自己的手中。
在全职太太这份黑工中,最大的黑天鹅还有——离婚。
离婚时,曾做过的家务劳动一笔勾销。
假如丈夫有存款,能获得更多赔偿;假如没有存款,一分钱也没有。
更惨的是,对全职太太来说,离婚后想靠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已是难上加难。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个热搜,叫做“全职太太重返职场有多难”。
这条热搜下的内容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曾听到的。
很多公司对员工的年龄限制是28岁以下的。
△ 重返职场的全职太太找工作被拒
全职太太重返职场,也不敢提要求,年龄在增长,工资却成了之前的一半。
△ 工资是之前的一半
04
被动成为全职太太的她们
看起来,当家庭主妇,也是个人的自主选择。
但大家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主动选择当家庭主妇的。
相反,这个选择,很有可能是生长环境和家人的决定——
因为请不起保姆,因为孩子需要人来照顾,因为妈妈、姐姐、婆婆都在做家庭主妇。
所以她们做了不是选择的选择——回到家里,做全职太太。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请不起保姆”,“孩子需要人来照顾”,为什么回到家做家庭主夫的不是男性?却总是女性呢?
是女性天生智商低,工作能力差吗?
并不是,而是求职、求学的环境对女性太不友好。
还记得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提前批的录取分数线吗?
不管是提档线还是录取线,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女生的录取分数线都比男生高0-19分。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男女分数更悬殊,女生的录取线最多要比男生高65分。
△ 招生分数线
到了博士,有学校公开表示:招博士,男生优先。
尽管这是心理学、教育学,根本和性别毫无关系。
△ 招博士男士优先
除了求学的性别不公,在找工作的时候,性别带来的差别待遇更是明显。
在《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中,职场女性整体薪酬低于男性17%。
50%的女性在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
这一套组合拳,无疑在传达一种观点——
照顾家人、打扫家务、养育孩子,才是女生最适合做的事情。
虽然我的知识有限,但这种价值观,我也是见过的。
这不就是古代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去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价值观吗?
05
还有人劝女性去当家庭主妇
其实关于家庭主妇的讨论,这两年已经有了很多。
大家一直在呼吁,要正视家庭主妇为家庭做出的贡献,给她们应有的报酬。
比如,丈夫、企业或者政府给全职太太明码标价,支付薪水。
在能够实施的前提下,这当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仅仅是这样就可以了嘛?
假使丈夫给妻子超出市场价的薪水,甚至五险一金、晋升渠道,就可以让妻子在家包揽下所有的家务劳动、育儿压力。
这是不是在传达一种观点——
只要男性拿回家的钱足够多,回到家里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装死式持家,丧偶式育儿了?
在关于家庭主妇的讨论中,我甚至看到很多人还在鼓励女性去当家庭主妇。
这不是在让女性含笑饮砒霜嘛?
我承认,家庭主妇是一份值得尊重的职业,因为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在现实中,的确有一些劳动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
因此我坚决反对一切鼓励女性去做家庭主妇的言论。
因为我害怕家庭主妇成为主流的那一天。
到了那时,职场上不再有女性的声音。
几百年来,女性为独立做出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