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达沃斯论坛“喊话美国” 中国警告“新冷战”的六个看点(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美国新一届政府走马上任之际,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呼吁“摆脱意识形态偏见”,避免“新冷战”、“小圈子”。
习近平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讲话,虽然没有点名美国,但分析普遍认为,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喊话。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这并不是习近平第一次参加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峰会。2017年,在美国、德国、法国首脑缺席的情况下,习近平首次在达沃斯发表主旨演讲。
对习近平2021年的一番讲话,美国方面有什么回应?欧洲大国是否认同?国际舆论如何评论?中国对达沃斯的重视有什么意义?BBC中文梳理以下六个看点。
1.习近平本次讲话有哪些关键词?
全球经济:全世界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
国际政治: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傲慢、偏见、仇视”,“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
公平权利: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不公平,“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期望获得更多发展资源和空间,要求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享有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
世界挑战:新冠疫情和气候变暖问题,需要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合作。
讲话中,习近平虽然一次也没有提及美国,但警告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
特朗普时期,美国曾多次批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并退出事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巴黎协定》;美国和中国还发生旷日持久的贸易战。
在应对新冠疫情、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秩序等方面,习近平说,中国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全球化、 践行多边主义”以及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2. 美国有什么反应?
习近平此番讲话后不久,白宫发言人珍妮佛·帕萨其(Jen Psaki)就被问到了美国新一届政府是否会在对华贸易、科技等政策上有所改变。
而她的回答是:不会。“我认为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仍将是过去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来的态度。 我们正在面对中国的严峻竞争。 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对21世纪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的所做所为伤害了美国工人,削弱了我们的技术优势,并威胁到我们的盟友和我们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 ”
她说,过去几年,中国对内越来越专制,对外越来越强硬。 而北京正在大规模地挑战我们的安全、繁荣和价值观。这需要美国有新的应对办法。
3. 默克尔怎么看中国和国际阵营?
本次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通过视频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她提及从武汉爆发的疫情,是一个很好的全球化例证。但是国际社会“关上门来隔离解决疫情的做法却失败了”,因此必须用多边主义的国际合作才能控制疫情。
与此同时,她谈到信息透明的重要性,说在涉及病毒起源,世界卫生组织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透明。她说,这并不是要向后看,而是在向前看的同时,从过去得出一个结论。
与习近平一样的是,默克尔也对世界卫生组织、世贸组织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表示支持。
默克尔在回答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的问题时,谈到她与习近平在国家干预问题上的分歧。她说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国家干预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
在谈到国际阵营时,默克尔说,“我希望能避免这样的国际阵营,如果说这边是美国,那边是中国,而我们必须选择这边或者那边站队抱团,这对很多社会来说是不公平的。我认为不应该这样。”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达沃斯对话,回答了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提出的国际阵营问题。
“我们有更多相互认同的价值观,有更多共同的立场,但是我们当然也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利益考量。”
4. 国际舆论如何评论?
习近平的这番讲话被《华尔街日报》评论为:“听起来就像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由派国际主义者。 他用了很多让人欣喜崇拜的热门词:绿色发展、全球治理、建立共识。”
该报说,习近平周一的这番“甜言蜜语”与上周末中国军机“入侵”台湾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对国际社会自由派领袖们说好听的,另一方面却在威胁台湾,“旨在让世界失去平衡”。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习近平这次讲话时称,“如果是由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或某个西方典范人物说出,那完全没有问题。但这番难以置信的言辞出自战狼强人之口,就变得滑稽可笑了”。
报道提及中国破坏香港的自由,撕毁在联合国登记在案的《中英联合声明》、大规模关押维吾尔人,以及习近平用所有军事以外的手段逼迫澳大利亚就范和中国为了华为与西方的对立将加拿大公民扣为人质。
在许多观察者看来,虽然习近平只字未提美国,但却对公开批评或制裁中国在香港、新疆、台湾和南海行动的美国及其民主盟国提出了含蓄的警告。
5. 习近平2017年达沃斯论坛主旨讲话
虽然中国媒体对习近平本次的讲话高度赞扬,然而与四年前习近平首次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所引起的反响来比,显然四年前更为正面。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事先引发国际社会的期待,事后更获得不少掌声。
在他出席之前,英国《金融时报》就曾预计:“这一年度会议是全球精英们最追捧的聚会,习的参加将凸显中国在世界舞台的领导地位,特别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面对中国作为主要地缘政治对手时似乎更趋向使美国进入孤立时代。”
当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近平呼吁世界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
在许多当年的评论人士看来,这个中共的最高领导人出席西方资本精英聚会除了显示出中国崛起的经济地位,更显示他有意成为引领世界的政治家。
6. 中国的达沃斯情缘
1971年1月24日 ,瑞士学者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教授发起创办的“欧洲管理研讨会”在度假胜地达沃斯召开,2月7日闭幕,次日注册了“欧洲管理论坛”,属于非营利、非政府组织。
1992年1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
创办论坛的初衷是为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供欧洲的商界精英和政府高官、学术领袖和媒体及非政府组织决策人接触、交往,就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交流看法。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施瓦布就曾经向邓小平发出邀请。1979年中国首次派出一个经济学家小组去参会。
1979年首次参加达沃斯论坛后,中国社科院和达沃斯论坛建立了伙伴关系。
从1981年起,论坛每年都在中国组织各大企业首席执行官参加会议。1987年,论坛正式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达沃斯很快成为中国学习和引进欧洲商业和投资理念的平台,也被认为是德国企业最快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2006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召开。
中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将达沃斯作为展示经济改革的论坛和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2018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克劳斯·施瓦布颁发了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中国官方对施瓦布的世界经济论坛赞誉有加,称其“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