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很糟糕!对1733名武汉康复者研究表明,康复未必是晴天(组图)
本文综编自健康养生plus、澎湃新闻、周冲的影像声色,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健康养生plus》报道,新冠肺炎之所以比较严重,除了它能够引发多器官衰竭等严重问题之外,还跟它的后遗症有关。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新冠肺炎患者康复之后就恢复健康了,实际上全球多国的研究均表明,它的后遗症比大家想象中更糟糕。
2021年1月,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发了一篇论文,作者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研究人员,他们从2020年的6月到9月份对1733名康复后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康复6个月之后还至少出现失眠、抑郁、肺部受损等其中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很多已经康复的患者正在看不到的地方继续遭受着新冠后遗症带来的困扰。
对全球不少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进行总结后发现,新冠肺炎导致的后遗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肺部纤维化问题。这个不难理解,新冠病毒入侵人体之后首先攻击的就是肺部,从以往公布的患者情况中大家也能看到,很多患者在就诊时肺部呈现毛玻璃状,而且肺部损坏程度与患者病情有很大关系。
如果就诊时症状不严重,则患者的后遗症也较轻,且会随着时间消退。但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肺部损伤较为严重,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局面,或许在未来,咳嗽、呼吸困难将跟随一辈子。
但由于咱们疫情控制的较好,这类患者数量并不多。
第二种就是出现精神疾病。上面所说的研究中,有患者出现了失眠、抑郁等症状,这也属于精神类疾病。美国媒体曾报道,不少患者在出院后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出现了幻觉。这类患者除了需要心理疏导之外,还需要有人陪伴,以免出现意外。
第三种就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英国医学杂志》曾刊文称,有部分患者在康复后出现认知障碍和嗜睡的问题,法国也有研究表明有患者在出院几个月后依然存在方向感不清等困扰。
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听觉和嗅觉失灵、莫名消瘦等后遗症,因此有不少专家都呼吁,除了重视新冠肺炎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带来的后遗症问题。
最近,全国不少地方的新冠疫情再次冒头,除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之外,有的地方还实行了全员隔离。有人表示,这么做是否有点兴师动众,显然并不是这样,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能否出院是一回事,出院之后能够恢复健康又是另一回事。
新冠肺炎并不是小事,不少国家因为不重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说咱们疫情一直控制的比较好,但最近不少省市出现的小规模疫情也说明,对待传染病不能有任何松懈。由于从去年4月份开始国内出现的新冠病毒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的人或物品,因此在未来的日子里,严防境外输入依然是重中之重。
两万多个武汉新冠家庭研究发现:儿童传播力更强,建议打疫苗
1月19日,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子刊《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关于新冠病毒家庭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
该研究聚焦两万多个武汉新冠病毒家庭内的病毒传播特征等,发现在家庭内整体上婴幼儿和青少年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较老年人群弱,但其传播力更强。
鉴于以上发现,该研究建议当疫苗资源允许时,因儿童病例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建议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4月18日期间武汉市上报的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家庭进行分析。研究共纳入27101个家庭,包括一代病例29578人和家庭密切接触者57581例。
研究发现,当将新冠病毒的平均潜伏期设为5天,最大传染期设为22天时,计算出家庭内二代发病率值为15.6%。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60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风险最高,而 0-1岁婴儿的易感性又高于2-5岁(odds ratio (OR)=2.20)和6-12岁儿童(OR=1.53)。当接触时间相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病例(20岁以下)传染他人的能力是60岁及以上人群的1.58倍。
同时该研究还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的能力远低于有临床症状的确诊病例(OR=0.21),而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在发病前(潜伏期)的传播力比发病后更强(OR=1.42)。
在严格的疫情干预政策实施后(如隔离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以及限制出行),一代病例的家庭再生数(每个家庭内部一个病例可传染的人数)下降了52%(从0.25 降至0.12),继发病例的家庭再生数从0.17降低到了0.063,减少了63%。
该研究的发现对于制定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当疫苗资源允许时,因儿童病例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建议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
那些痊愈的新冠患者,后来怎样了?
“那么难受,你不会把它移开吗?”看着妈妈身上被烫出的大水泡,李华很疑惑地问道。
她正在艾灸,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烫到了。她说:“我没有感觉。”
李华心想:“隔着衣服都能烫成这样,还是一个正常人,怎么会没有感觉呢?”
后来,才发现,妈妈不仅对温度失去感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都有点失灵了。
有一次,李华听到她在厨房自言自语道:“你看这块地,都成这样子了,你还不把它翻一翻?”
李华走进厨房问她在说什么?她说:“我没说话啊。”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自言自语已成常态。另外,跟她说话时,反应也很迟钝。
有时手会抖个不停,嘴巴抽动。好端端的一个人变成现在这副模样,身为医生的李华,感到很无奈。
这一切,要从2020年1月26日说起。
那天,妈妈怀疑自己神经有问题。而当时,正是武汉疫情爆发。
2020年1月31日,妈妈通过CT检查发现:肺部已有感染。
属于轻症,可症状令人捉摸不透。
体温正常,只是一直腹泻。
4月初,她出院,隔离结束后回家。
谁料到,痊愈后的“隐秘之痛”,才刚刚开始。
她回到家后,依然腹泻不止。李华四处咨询医生,想尽办法医治她。
医生建议使用药物医治。用药一周后,她不腹泻了。
可随之而来的是腹胀和便秘。腹胀得特别厉害。
每次吃完东西后,肚子会很胀,胀到连胃的形状都能看出来。
这种“胀”不同于常见的“胀”。
它一旦胀起来,连呼吸都十分困难。
而且不能通过运动缓解,只能依靠大量的药物。
除了腹胀,便秘也是一大难题。
如果病情很严重,就要用甘油灌肠。
如此反复,非常磨人。
2020年6月,李华带她去医院检查。
身体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但医生建议不能再依靠药物和灌肠。这样会形成一种戒不掉的依赖。
最重要的是,对于65岁的她来说,身体根本吃不消。
而且目前这种症状,是交感神经紊乱。
病因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神经系统受到“攻击”。
一时半会痊愈不了,只能慢慢缓解。
好在,停药后她的各种症状都在慢慢好转。
可经过半年的折腾,身高170cm的妈妈,体重从120斤直线下滑到90斤。
如今,俨然一个“火柴人”。
更令人无奈的是,这种“困境”不仅折磨李华妈妈,放眼国外的新冠患者,更是难逃一劫。
2020年4月,彼得·皮奥特感染新冠。
没过多久,痊愈出院。
彼得·皮奥特是谁?他曾被称为“顶尖病毒学家”、“全球卫生领域的传奇人物”。率先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者之一。
图源:医学界
可一个如此厉害的人,依然逃不过新冠。
痊愈后,本以为万事大吉。
没想到,真正的“困难”才刚来临。
回家后,他肌肉萎缩,身体无比虚弱,连行走都很困难。
他说:“新冠病毒将改变我的一生。
我不仅是病毒研究者、防疫规则制定者,也是疫情受害者。我差点因之丧命。
如今,每到晚上,我仍虚弱得没力气说话。”
更严重的是,他首次被发现心率每分钟达170次。
这是相当危险的,随时都可能发生卒中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直至2020年5月2日,他还在接受治疗。
他无奈地说道:“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感觉。那不是疲劳,而是筋疲力尽。”
无独有偶,美国一个43岁肌肉壮汉。
他体重190斤,肉眼可见非常健壮。
他也感染了新冠病毒。
他曾在社交账号上,晒了一张感染新冠前后对比图。
仅仅2个月时间,他暴瘦40多斤,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他说:“我当时虚弱到连手机都拿不起了,手机太重了,我无法打字,手还不停地发抖。”
而这些,皆是新冠病毒对人体的“攻击”。
国家卫健委在《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中提到:
“患者躯体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
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
也就是说,痊愈后出现乏力等症状是很普遍的。
于疫情而言,他们是“幸存者”,至少能获得重生。
可也是不幸的,毕竟“后遗症”的折磨不容小觑。
更残酷的是,以上这些“症状”只是冰山一角。
1月8日,据《柳叶刀》的研究显示:
金银潭医院新冠患者,超过70%人在发病半年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
图源:丁香医生
2020年6月—9月,他们观察1733例新冠患者出院后的症状。
其中,疲劳或肌肉无力症状占63%,睡眠障碍占26%。
20%患者存在焦虑或抑郁。
从对各个器官的影响,扩散到精神上心理上。
逐一摧毁,令人触目惊心。
图源:丁香医生
奈何新冠病毒过于狡猾,还有一个“后遗症”令人闻风丧胆,那便是——血栓。
据《每日邮报》报道,国外专家表示:
“做了大量尸检后,发现患者都有血栓形成的迹象。”“血栓”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致病元凶就是“血栓”。
同时,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还发现:“医院有30%新冠患者,体内存在血栓。”
这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但年轻群体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切莫掉以轻心。
此外,美国心脏协会主席表示:“在中国,医生注意到有些人就诊时伴随有胸痛,先是心脏病发作,然后再出现新冠肺炎症状。”
而据武汉1月份调查显示,12%患者有心血管损伤的迹象,钙蛋白水平也较高。
因而可能会导致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日本一名30岁男子,痊愈后发现心肺功能极速下降。
他经常感到胸痛,但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
“跟平时呼吸一样,但突然就感觉心被堵住了。”
更令人惶恐的是,它可能还会影响男性的生育。
目前还没证实新冠会损伤睾丸及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但它与SARS病毒高度相似,感染入侵细胞受体相同。
所以,从理论上推测,新冠病毒可能会造成睾丸损伤。
轻则会影响男性生育能力,重则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专家也特别提醒:
感染新冠肺炎的适龄男性,在康复后应进行生育力检查。
不得不承认,痊愈患者的生活,可能回不到最初的模样了。
目前看来,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新冠“后遗症”,大家好像都闭口不提。
可不提不代表不存在。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我想让更多人意识到,新冠病毒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所说:
“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未知仍然大于已知。
只有对它多点了解,才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猜测,和不知情带来的恐惧。
如果你身边有新冠患者,请给他们多点时间,多点理解。
他们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别在伤口上撒盐。
即使是少数人,也要尽己所能看见、关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