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能打?中国疫苗效力引发质疑 中疾控:不良反应监测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世卫评估标准(组图)
本文转载自法广网、联合新闻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官媒3日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须知』,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排除在接种人群之外,在欧美,新冠疫苗接种的第一批对象是包括老弱人群在内的高危人群,中方的通知再度引起外界对中国国产疫苗效力的严重怀疑。
与国外不同 中国疫苗优先接种排除老人
目前正在美欧接种的辉瑞疫苗,年龄设定为16岁至85岁。欧美国家已全面开始接种疫苗,接种疫苗都是先接种老弱人群和危险人群,前者指老人和身体基础弱的人群,后者多指因常常接触病毒的医护人员等一线人员,在法国,目前开始接种养老院八十岁以上人群,接下来六十五岁以上人群以及一线医护人员,再接下来遍及全法。
北京当局在12月31日批准尚未完成第三阶段实验的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上市,与国外的做法不同,疫苗既然已获批上市,最需要优先接种的是老年人,现在却不能给他们打疫苗。官方的解释是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据法广网报道,官媒央视3日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须知』内容包括:1,目前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他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2,孕妇、哺乳期妇女、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人员不适合接种。
而且,根据中国媒体报道,除了以上限制外,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群还包括正处在发烧、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等等。
有分析认为,中国新冠疫苗限制60岁以上人群不能接种,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也不能接种,禁忌病症十几种之多! 只有18至59岁这一通常被视为身体健康的人群才能接种,这样的人群能有一半人吗?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达到群体免疫,如何保护高危人群?否则,这样的疫苗有何意义?
中国国产疫苗因为没有完成第三期实验,加之没有公布完整数据,一致引起外界对其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怀疑。
中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标提高
中国近期开展为重点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小部分人或出现头痛发烧、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王华庆1月3日称,中国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监测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标准。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王华庆表示,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是通过中国疾控中心建立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疾控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各级疾控机构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会对监测的信息定期分析和评估;若遇到重大事件,会及时分析和评估。
他指出,中国疫苗不良反应的规范监测起步于2005年,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有很大提高。2011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中不良反应监测部分的能力评估,疫苗不良反应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标准。
北京市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大多数变种不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欧美国家近期发现新冠肺炎变种病毒,针对疫苗对变种病毒是否有效,王华庆解释,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增殖要依靠活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种,大多数变种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消息,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种的监测情况显示,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种会使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失效。世卫全球新冠病毒实验室网络包括一个专门的新冠病毒变异演化工作组,正在适时快速检测病毒新的突变并评估其可能的影响,将为后续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预警和科学分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