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一部无删减的Ⅲ级片上映(组图)
正如尔冬升所言,电影称不上完全的艺术品。
有时出于各种原因,导演为了上映必须做出让步——
周迅的《李米的猜想》,考虑到受众面,删减50分钟调整迷离难懂的叙事线;
章子怡的《最爱》为通过审查,也进行过大幅删减。
这样做,难免会抹杀故事原始的模样,删掉的更或许是全片的精髓。
《色,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内地版被拿掉的7分钟,实则暗含着王佳芝和易先生从身体到情感上的博弈。
但,也有很刚的。
不满片子被评为Ⅲ级,又毅然选择一刀未剪,原汁原味上映。
没错,它就是——
《狗咬狗》
看过的,或是没看过的,大概率都听过它有多暴力,有多疯狂。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黑电影。
没有忠奸善恶,只有你死我活,血腥恶斗充斥着画面,连搭配的背景音都是真虎狼之声。
它狠的真实,狠的血淋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干脆利落”。
鉴于内容过于重口黑暗,当年则直接被审查机构评为Ⅲ级。
Ⅲ级,也就意味着部分年轻观众无缘看到,而这部分人,恰好是片方眼中的市场主力军。
剪还是不剪?
顿时内部争论不休。
最终他们认为删减会削弱影片“为生存而厮杀”的讯息,决定不剪。
如今回头看,这一决定很是英明。
豆瓣上将近7万人打出8.1,好于92%动作片,好于88%犯罪片,在金马、金像、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提名......
因此,说它保住了一部华语经典也不为过。
单从故事来讲,本片集合了香港犯罪片中最典型的元素——
杀手与警察,爱情与人性,个人与社会。
但,相比《暗花》、《旺角黑夜》,它要更粗砺,更纯粹,也最为不同。
开场即是暴击:
陈冠希饰演的杀手,非同一般。
他眼神涣散,犹如一条恶犬,饥肠辘辘,眼里只有食物。
外出执行任务,他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对外面的一切都不熟悉。
坐在车里,他模仿司机系安全带,发现怎么拽不出。
到达目的地的餐厅,他点餐的方法是圈出菜单上画着的食物图案。
接着,眼看目标人物出现,杀手非但没有小心缜密的计划,而是只顾着往嘴里塞食物。
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他突然起身,毫无顾忌的朝着目标走去。
掏出枪,扣动扳机,一发子弹命中其脑门。
随后,他又走近可能已经断气的人,拧着她的头一把按在餐桌上。
拿枪抵着颈部大动脉,又是两枪。
确认目标百分百断气,杀手头也不回的走出餐厅。
临出门,还不忘拿走被害人丈夫手里端着的刚出炉的虾饺。
上述这一系列操作,杀手一气呵成,整个餐厅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讲真,这是什么禽兽啊。
相比面部狰狞,嘴里骂骂咧咧的黑社会,此人杀人如捏死一只蚂蚁,淡定从容的样子,更为可怕。
接到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但关于杀手,仍没有一点儿线索。
监控只拍到头顶,服务生没看清正脸,警方只能凭借模糊的影像,进行铺网式的盘查。
就是这么巧,杀手让警官阿伟给碰上了。
阿伟和搭档将情况上报后,便对杀手穷追不舍,他们穿过街道,进入热闹嘈杂的大排档。
一阵交锋后,杀手挟持了阿伟的搭档,双方陷入对峙。
按照正常流程,挟持者会拿人质和警方谈条件,以求脱身。
但这位杀手不同,他是个狠人。
当着阿伟的面,他不知从哪拔出一根钢筋,直直刺入搭档的颈部。
随后,一脸从容的举手,做示弱姿态。
阿伟一脸震惊,恨不得开枪干掉他。
但赶来的同事连忙阻止,提醒他按照行为准则,犯人举手投降后便不能开枪。
于是他们压抑着怒火,给杀手戴上手铐,押上车。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杀手竟在车上,PK掉左右看守的警官,跳车逃脱。
杀手像恶犬一般逃窜,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狼藉;
阿伟则一路狂追,耐心一点点被磨光,逐渐癫狂,直到也成为一条恶犬。
两者数次相遇,数次交手。
于是,便有了狗咬狗的疯狂场面......
讲真,作为一部院线电影,本片给人的观感并不舒适。
画面以灰黄色为底色,随着激战镜头会剧烈的晃动,加上台词又少得可怜,整体氛围压抑无比。
有趣的是,翻看评论区你会发现,压抑却不闷,不少人都被这港片深深打动了。
确实,暴力中透出的倔强、无畏、悲悯......
这些才是全片的灵魂。
正如片名“狗咬狗”,阿伟和杀手两个角色,是重中之重。
他们表面一黑一白,是对手,却又都是不幸的人,逃不过一样的结局——
杀手。
通过他脑海中不断的闪回,我们知道来自柬埔寨的他,缘何变得如今这般冷血无情。
原来,他从小生活在垃圾堆里,后被组织收养,经过培训后去打黑拳。
他不懂人间冷暖,眼中只有食物,以及活下去的念头。
这么一看,这角色有点儿像《无极》里张东健饰演的昆仑。
这也就解释了,他为何能做到如此冷漠,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是的,狠毒程度令人咂舌!
他能折断自己的手指,从手铐里挣出;
能迎着子弹,宛如没有痛觉的丧尸,抡起碾盘砸向开枪的警察;
幸运的是,杀手逃亡路上遇到善良的女孩,让他迎来生命中第一束光。
尽管她也很不幸,母亲死的早,父亲是性侵她的畜生,智力上的残缺让她不懂反抗,只一味的顺从。
杀手救了她,她则带给杀手温暖。
她让他第一次感受到爱,懂得敬畏生命,放下手中的武器......
不得不说,陈冠希作为演员潜力十足。
他没有偶像包袱,敢“舍”弃一面目俊俏,“丢”掉富家小哥的气质。
他把头发染成姜黄色,剪得参差不齐,脸上涂上泥色,身上喷满“油”,营造出长期暴晒皮肤爆裂的效果。
这一套行头下来,每天都花费两小时以上。
在特效妆的加持下,陈冠希从头到尾没有几句台词,仅凭眼神、肢体,就把“天真的幼兽”形象立住。
难怪外界称本片为他的演技巅峰。
同样献出最佳表演的,还有饰演警官阿伟的李灿森。
他曾凭借《香港制造》一鸣惊人,这次,更是提名第43届金马影帝。
相比陈冠希的纯粹,他这一角色更分裂,层次更丰富。
阿伟。
自幼以警察父亲为榜样,立志要当铲除邪恶的警察。
期间哪怕父亲反对,也毅然决然。
但真穿上警服,现实让他大失所望。
他发现每天接触的都是些芝麻点的小案子,更意外的是,头回破获重案,犯人竟是自己的父亲。
他亲眼目睹父亲跟毒贩交易的场景。
父亲说,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最终正义促使他选择开枪,并向局里隐瞒父亲涉毒的事实。
但,不说就意味着不存在吗?
阿伟内心饱受煎熬,他变得颓废,偏执,内心的信念感一点点被摧毁。
这过程中,阿伟又经历整个团队被杀手干掉的事,他逐渐丧失理智。
什么行为准则?什么是克制?他通通抛之脑后。
以至于后来他变成另一个“禽兽”,拿人质的命不当命,一心只求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看到最后,观众的心是矛盾的。
很难讲,阿伟和杀手到底谁更可悲。
“困兽犹斗,恶犬相争”,他们都曾绝望到极致,为了生存,没有选择。
这种精神层面上的黑暗,最震撼人心。
厂长至今都无法忘记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当杀手找回些许人性,阿伟却完全失了人性。
他剃掉头发和眉毛,在脖颈纹上编号,加入杀手曾经的组织。
从警察变为打手,惨烈的决斗即将开始......
此时不禁想起老子说的那句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