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真名媛!下嫁被绿、家产被夺、睡鸭棚刷粪桶…最终仍逆袭成传奇(组图)
民国大时代中西融合、新旧交替的特殊环境,造就了相当一批算得上是真正名媛的闺秀千金们。
她们或家世显赫,或才貌俱佳,独具风韵又历久弥新。她们身上不为大众熟知的经历和故事,比如今毫无品味、只知道无脑炫富的“名媛”精彩万分。
今天来讲讲这位上海滩真白富美。她是养尊处优的永安百货四小姐,拼死反抗包办婚姻。独自北上求学下嫁落魄寒门,却经历丈夫出轨、被抄家、睡鸭棚、刷粪桶……即便坎坷半生依然优雅从容到生命最后一刻,并选择了遗体捐献。
“上海最后一位贵族小姐”郭婉莹的一生,跌宕起伏又堪称传奇。1909年,郭婉莹(Daisy Kwok)出生在澳大利亚悉尼,她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因为在女儿中排行第四,人称“郭四小姐”。
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叶》一书中,这样描述小时候的郭婉莹:“娇柔的眼神、光滑的额头、粉嫩的脸颊、白藕般的手臂,再配上精致的白色蕾丝裙子、软底的小白鞋,宛如一个纯洁的小天使。”
六岁那年,郭婉莹跟随郭氏家族迁居上海。她的父亲郭标及堂弟郭乐等作为华人富商,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开办了上海当时最新潮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永安百货建在上海外滩附近的南京路中心,后改名中百十店,又称华联商厦,直到现在仍是上海标志性建筑。
初到上海的郭婉莹,住在永安公司对面的东亚酒店,这里是她妈妈家族的产业。而马氏家族当时已经在上海开了最大也是首家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先施、永安,以及之后的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就是旧时“十里洋场”的代名词。哦豁,这家境,郭婉莹在上海滩完全就是横着走了哇~1920年,郭婉莹被父亲郭标送进中西女塾。这所学校采用完全西式教育,学制10年,主要招收富家女子。宋氏三姐妹、张爱玲也曾毕业于此。
(郭氏家族在吕西纳路住宅外合影)在这里,郭婉莹不仅学习音乐、科学、历史,阅读图书馆里的英文书报,还培养了体育运动的爱好。
由于郭婉莹的姐姐,郭家二小姐郭宝珠是宋美龄最好的闺蜜,所以1922年蒋宋大婚时,郭婉莹有幸当了婚礼的女傧相。
1928年,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曾想要去美国留学。可受旧式礼教束缚的父亲郭标,希望她尽早嫁人相夫教子。并已替她相中了多年老友的儿子艾尔伯德。艾尔伯德同样出身富商家庭,接受过西式教育,在外人看来俩人绝对的门当户对,天造地设。而恰逢伤寒大病两个月的郭婉莹没有违抗父命,答应了订婚。
(右上角是郭婉莹)订婚后没多久,艾尔伯德居住在北京的父母,热情邀请郭婉莹过去调养身体。郭婉莹欣然应邀前往。
(19岁时的郭婉莹)到了北京,她那颗渴望继续求学的心再次被调动,便提出解除婚约。当时在美国留学的艾尔伯德抛下学业,回国拿着枪去找郭婉莹。他已经想好了,要么俩人结婚,要么郭婉莹死,要么他自己死。
(24岁时的郭婉莹)可不管艾尔伯德怎么挽留、威胁,郭婉莹的态度都非常明确。她不喜欢他,更不喜欢他和她谈论美国玻璃丝袜结不结实。后来,她恢复了自由身,也考取了燕京大学心理学系。上大学后的她依然热衷体育运动,还曾经是华北女子网球队队长。
在北京,郭婉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吴毓骧。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他母亲的奶奶是林则徐的女儿。但在他出生时,家道早已中落,只能算是清贫的书香门第。
吴毓骧19岁时考上了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到清华大学留美预备部读书。此时的郭婉莹,还是上海基督教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送到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主修电机工程,辅修工商管理。
(身穿西装的吴毓骧在麻省理工校园)
吴毓骧的英伦风流、幽默风趣,正中郭婉莹的口味。1934年,郭家大摆几百桌宴席,25岁的郭婉莹风风光光的出嫁了。
婚纱照中的郭婉莹秀丽端庄,清丽脱俗,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像极了童话里的公主。想来这一刻,郭婉绝对认为,她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婚后的郭婉莹,确实也感受过短暂的甜蜜。但也只是短暂。很快吴毓骧便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寡妇,她还是郭婉莹每周聚会打牌的老熟人。面对丈夫出轨,郭婉莹没有又哭又闹,上演街头撕打小三一幕。她平静的敲开寡妇家门,找回了吴毓骧,并选择了原谅他。
(26岁时的郭婉莹)
此后郭婉莹意识到,不能再在家里做无所事事的太太。她和生在法国、长在美国的闺蜜张菁英,合开了一家“锦霓”时装公司,专门制作一些新潮时尚的晚礼服。张菁英任技术顾问,郭婉莹是营业主任。每次新品上市,她们都要在各个场子举办时装秀。彼时,这对姐妹花就是当红时尚博主。
(张菁英)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吴毓骧还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热衷开酒厂,和别人合伙做生意,却赔得血本无归。甚至还在郭婉莹生儿子难产之际,在俱乐部彻夜豪赌。
(郭婉莹一家四口)
一家人沦落到连房租都付不起,无奈之下,郭婉莹只好带着全家搬回娘家去住。她除了服装店生意,还另找了一份替报纸拉广告的工作。再后来,吴毓骧开了一家公司,和德国做医疗器械的生意,生活条件才稍有改善。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郭氏举家移居海外,要带着郭婉莹一起走,但被她拒绝了。
(五十年代郭氏最后一张全家福)
不久之后,厄运再次降临。1957年,吴毓骧被划成右派,关进了监狱,家中财产悉数充公,连郭婉莹的婚纱都上交了。1960年,想救吴毓骧却无计可施的郭婉莹,等来了吴毓骧病死狱中让她去收尸的消息。郭婉莹不仅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而且要替丈夫还债。还因为是资本家女儿的身份,强制劳动改造。
她被送去修路支援国家建设,第一次用锤子把大石头砸成小块。
被安排到菜市场扒冻坏的大白菜,手指关节都被冻伤。被下放到青浦向下挖鱼塘,和其他人挤睡在鸭棚。还被送到与世隔绝的崇明岛农场,刷粪桶……
即便生活困苦如此,郭婉莹依然坚韧坦然。她在菜场卖咸鸭蛋要踩着精致的皮鞋,刷粪桶也穿着修身旗袍。没有烤箱,她用煤球炉子蒸圣彼得堡风味的蛋糕。没有上等茶具,她用搪瓷缸子,也要雷打不动地喝自制下午茶。看书的时候,依然用镊子翻书。
晚年时,她遇到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被问起那段岁月。郭婉莹也只是平静地回答:“劳动有利于我保持体型,不在那时急剧发胖。”
无论世界多么变幻,都能不卑不亢,把日子过成人的样子。这便是骨子里,流淌着的贵族血统。1971年,郭婉莹走出了崇明岛农场,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也许是上天对她依然眷顾,郭婉莹被派到外贸职工业余大学教英语时,结识了同事汪孟立,并再次结了婚。
汪孟立毕业于牛津大学,喜欢郭婉莹很久了,他们非常聊得来,时常结伴旅行,与老朋友聚会。汪孟立患癌病逝后,郭婉莹婉拒子女接她出国居住,或者回国照顾她的想法,开始独自生活。她又进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事业:教英语。
即便到八十多岁,她依然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坚持只要待客必化妆换衣服。哪怕头发几近花白,仍然没有一丝杂乱。1998年,89岁的郭婉莹自己上完卫生间,梳洗干净回到床上,平静的结束了一生。她在遗嘱中表示,无偿捐献遗体给上海红字会并且不留骨灰。告别仪式上,有人为她写了这样一副挽联: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郭婉莹的身上,既有旧时女子的温柔体贴,又带着敢于冲破家庭束缚、追求独立自由的勇敢坚强。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保持优雅高贵,不向命运低头。真正的优雅,是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郭婉莹,她配得上“上海最后一位贵族小姐”的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