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0日 16.6°C-19.1°C
澳元 : 人民币=4.7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2020-11-14 来源: 新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教是我教,改是我改,我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

近日,江苏某位父亲的“退群宣言”引起家长们的广泛共鸣——批作业、改功课、帮孩子做值日……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群里,无休无止的“家长任务”能够让一个成年人瞬间崩溃。

最让这届家长和网友困惑的是,“批作业”这种教师的本职工作,怎么也沦为了家长的任务?那些不批作业的老师们,到底都忙什么去了?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1

“退出家长群”的微博热搜,让网友们注意到了“家长也需要批作业”的反常现象。/微博截图

我们跟两位身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老师聊了聊,发现“累成狗”是老师们的常态,在沉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培训、调研、考核、校园评比、校内外活动,外加24小时不停歇的家长群,常常让老师们连轴转到“虚脱”。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不仅被无限精细化的教学任务榨干,而且被各种与教学无关的任务耗尽最后一口气力。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双轨运行的环境下,老师、家长、学生无人能从压力中幸免。

一、教育精细化,老师累成“狗”

“我们在学校都是跑着的。”

35岁的小杨,从事小学语文教育9年。研究生毕业后,小杨留在家乡——一座西北的十八线小镇任教。3年前,小杨辗转至杭州某公立小学,见证了不同区域教育的巨大差距。

小杨前6年的教学经验被重新改写,“放养式教育法”在杭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早已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无限“细化”的“精细化教育法”。

小镇悠闲的教师生活一去不返,来到新学校的她,免不了一系列的高强度教研培训,睡眠时间突然从之前的8小时压缩到了6个小时,从大学起获封的“睡神”称号在近两年被强行摘掉。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反思、授课日志、教学周计划,“上课”这件事被分成了无数块小蛋糕,不管课讲得好坏,老师们首先成了方案填表专业户。

教研培训五花八门,从语文教材培训,到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德育专题培训、教师心理培训等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下听课需要规划精密的行程时间表,遇到距离远的学校,早饭午饭就在路上解决,地铁上还不忘在各个群里回复家长和领导的消息。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2

知乎上,话题“当老师真的很累吗?为什么累?”的跟帖评论。/知乎截屏

线上培训课经常和自己带的主课时间重合,所以小杨一边上课,一边静音开着手机“放”培训。每隔几分钟,小杨就瞥一眼手机屏幕,看看老师们有没有发起连麦请求;趁学生写字或者朗读的间隙,小杨赶紧截图、做笔记,一下课,再冲回办公室,利用十分钟的课间上传培训笔记。

小杨没想到,学生时代的拖延大王,没两年就晋升为了时间管理大师。

一个老师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技能,如今都可以被细化分类,然后逐个培训,年轻老师们看似无需在摸爬滚打中跟老教师学习经验了,但实际上,层出不穷、名目繁多的理论培训就像给人强行“灌药”,在小杨老师看来,强制培训的效果反而不如在实践中自行摸索。

“年轻老师没有时间谈对象、感冒没时间看病,工作快十年了,还是累成个狗。”小杨说。

二、琐事缠身,教学成为一门“副业”

听课培训至少是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而各种与教学任务不相干的杂活,偷走了老师们的大部分时间。

为孩子们设立的素质拓展活动,从周一到周五,轮番不停。积木比赛、巧手比赛、陶艺比赛、校园义卖、书画展览、情景剧比赛……这些名为“比赛”的小活动多如牛毛,只有想不到,没有“赛”不了——所有的兴趣爱好都变成了可以去拿奖的任务。

班主任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些活动的“陪跑人”。

参赛候选人、地点时间、所需材料,小杨全都记在日程本里,时间一到,就提醒孩子们去参加。而这些活动,小杨也常常需要参与策划、贡献脑洞。

“迎检”是小杨日常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隔三岔五的“校园评比”,老师们都要参与其中。“文明校园”检查一来,小杨就要慌张几天,带着同学一起大扫除、做卫生,给领导写报告。

每位代课老师都身兼数职。小杨兼职校内图书馆管理员,领导下达了参与“优秀示范阅览室”的指示,小杨立刻“开工”,午饭时间后整理阅览室,拍照、上传、填写参选信息,写管理心得,然后等待领导审核。

那些挂在校门口、教室后的奖状,背后都是老师们无穷无尽的琐碎工作。“把时间耗费在各类‘评优’上,无法专心教学,会让我一瞬间怀疑,我们老师搞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所有的活动、工作都需要“留痕”——班级活动记录、家长沟通记录、上门家访记录、安全教育记录、文明礼仪记录……大大小小的活动,一个都不能落下——好像没有白纸黑字,这些活动就不曾存在过。

建档案、写方案、上传、领导审批,最后才能执行。就连家长会的讲话稿,都需要领导过审,如果有哪句话不合适,小杨需要修改、再次提交。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3

各种活动塞满了小杨的日程。/采访对象供图 

如今,“影像资料佐证”也成了活动证据的重要部分,一有活动,老师们就习惯了随手“拍拍拍”。

各类手册、表格在小杨的办公桌上轮流上阵:班级管理手册、班主任手册、学生成长手册、师德师风自查报告,每个月第几周、第几天,要交什么手册,让老师们焦头烂额。小杨的字越写越飘逸,向辨识度颇低的“中医体”进军。

“没办法,时间在后面赶着,不敢写不快。”

课题研究任务也少不了,“小学老师能研究出来什么?”——这样的质疑铺天盖地。不过小杨从不辩解,她也严重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

德育、班队、档案记录,都是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东抄西凑、研究过程大量注水,是所有老师心知肚明的事实,但还是要走个流程——定题、写方案、深入研究、写报告、结题,没有人能从这种无意义的“研究”中脱身。

小杨作为语文老师,每周需要更新一次学校的公众号。学校一有什么荣誉、活动、光荣事迹,都需要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向家长通知,按照领导要求,老师们都得参与转发——“不转不是X校人”。

这些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工作占据了小杨白天80%的时间,教学几乎沦落成了校内每个老师的副业。

备课从下班开始,批作业都在晚上。手写教案与ppt制作同步进行,笔记本桌面上密密麻麻的各类文件夹要隔两日清理,ppt多到电脑上已经存储不了……

说到这种无意义的忙碌,小杨说,“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惹的祸”。

三、小学老师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Morry是厦门市某重点小学的语文老师,今年带班小学二年级,同时担任班主任。

“老师们令人羡慕的假期,实际上经常遭到侵犯。”Morry很无奈。比如,厦门为了评选文明城市,需要大量的文明志愿者,小学老师们就被拉去充当志愿者。

文明督导期间,Morry需要到社区服务。周末,Morry到所在社区扫地扫厕所,帮居民扫楼道。“有一次,社区大妈不满意我做的工作,朝我吼了几句,让我重扫。”Morry觉得委屈,因为志愿者的通知来得仓促,她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准备。

还有一次, Morry和同事们去帮交警轮流站岗,早晨7点开始,晚上7点结束,中间吃了顿饭,小憩了一会儿。正午温度高达36℃,Morry一度感到眼前发白、腿脚发软。

一天下来,Morry感受到了交警的艰辛,但也隐隐觉得不对——所谓的文明志愿者,到底帮一线工作人员解决了什么问题?

“政府分工不明确,导致很多事情一旦需要人手,都会拉我们老师去做。”Morry说。

一年级新生需要疫苗接种,Morry从社区的卫生医院取回一摞表格,一张张填写,校对日期、姓名,而这些,本应该是社区医院的任务。

教育局的“午托班”调查指示下来,Morry挨个询问家长、发问卷,然后上报、提交。

“大家似乎有一种错觉,小学老师的时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小学老师像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四、老师、家长疲惫的身后,是被架空的孩子

压垮一个成年人,只需要一个家长群。压垮一个老师,只需要一个家长的举报。老师、家长的频繁互动,也意味着沟通事无巨细、不分时间段,老师们感觉并没有真正地“下过班”。

“如今,我们强调‘家校’合作,但是我们也在反思,这个过程是不是把孩子给架空了?”Morry反思。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4

被卷入教学的家长苦不堪言。/社交网络

家长介入得太多,孩子变得愈发脆弱。

在小杨看来,芝麻大的小事都需要在各个群里推送,及时告知领导、家长,本来挺好解决的问题,一经通报,就成了大问题。

小杨讲起过去一周里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班里某个男孩在体育课上磕掉了门牙的一角,消息立刻在几个群里传开,小杨预感到大事不妙,只好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在操场上替孩子“满地找牙”。

学校400米一圈的塑胶操场上,寻找一小块牙齿就如同大海里捞针,好多次,小杨自以为发现了疑似牙齿的目标物,结果证明都是跑道上的白色塑胶颗粒。

耗费了一个下午的“找牙”事件最终还是以家长、校长两方的不愉快终结。末了,男孩的母亲在电话里又重复了一遍——“孩子刚换牙不久,恒牙应该是陪孩子一辈子的”,语气里尽显哀怨。

类似的小意外总是在消耗着老师们的时间。“孩子头痛、手痛、膝盖痛,父母都有可能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我们那一代人成长里再正常不过的磕磕碰碰,在现在的父母看来,好像都是劲爆消息。”小杨说。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5

知乎上的吐槽,24小时不停歇的家长群让老师们筋疲力尽。/知乎截屏

过于依赖线上办公和群聊,老师们需要见缝插针式地回复消息,还要避免手抖“串群”。

数字化时代来临之前,沟通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事,家长只是辅助。“请家长”、“给家长打电话”是件很了不得的事儿,通常意味着孩子犯了大错。

然而,线上办公普及、社交网络普及,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班50人左右,被家长们艾特、私信,晚上一会儿不看手机,微信未读就变成三个红色的小圆点。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6

大事小事,老师和家长都要互相@。/社交网络截屏

每晚的作业首先都要通知家长,如果忘记这个环节,总有孩子们会说“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哪怕放学前,老师特地把作业强调了好多遍。

“很多东西,原先只是教给孩子,现在也要教给家长”,刚过去的安全教育月,交规教育就进行了两遍——一次是教给孩子,一次是教给家长。

老师与家长之间你来我往,久而久之,有些家长群就成了老师的秘书委员会。打扫值日、班级活动,各位家长“争先恐后”大显身手、献策献力。比如群里通知了文艺汇演活动,就有积极的父母主动提出可以请到专业的舞蹈老师,给孩子们进行动作编排。

公与私之间的模糊,让老师们享受到了便捷,但也让老师们承受了无数工作之外的压力。Morry说,班上有家长的婚姻问题都要向她反复咨询,一下子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

“老师,您的一句话大过天,毕竟我们说什么孩子都不听。”类似的叮嘱,Morry经常听到。教育的使命感袭来,压力感紧随其后,这可能暗示着,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师都需要介入参与。

“不批作业”的老师们:教学正在成为一门副业(组图) - 7

老师是保姆、是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周旋于各种琐事的教育者,面对心灵愈发脆弱的孩子和同样被“996”折磨的家长,老师们也一声哀叹——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山”,同时压在了老师、家长、学生的背上,但是,先垮的却是老师和家长。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Tony20005
Tony20005 2020-11-15 回复
能把老师和班主任分开吗? 老师只管教学
Sunman
Sunman 2020-11-14 回复
对比下澳洲,国内的知足吧。
中华病毒共和国
中华病毒共和国 2020-11-14 回复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ice -brone
ice -brone 2020-11-14 回复
这样的环境里 不就是海外五毛心心挂念的嘛 厉害了! 我的领导!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