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认为是性病、艾滋的怪病,中国三分之一的人都得过(图)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的同事童姥前段时间得了一种病,她说这段经历简直让她痛不欲生。另一个同事姬老爷说自己小时候也得过,当地的老人管它叫——「蛇缠腰」。在那个年代,如果有人得了这个病,在腰上长到一圈,人就没了。
当然,以现在的医疗水平,不会让人因为这种病死掉,但是却以极快的速度「年轻化」。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都得过。今天我们找到一个被这种病折磨了半个月的亲历者,帮大家揭开关于它的更多真相。防止大家因为不了解实情或某些偏见,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有一种痛叫生不如死
你们知道比孕妇生孩子还痛的疼痛是哪一种吗?我!知!道!就在今年5月份,我体验过。那就是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图为某网友把生孩子和得带状疱疹的疼痛进行的比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段时间,我立志要做一个瘦子,于是便有规律地每天去家附近的操场跑步。跑步的第2天,从3公里增加到6公里,结果一觉醒来,腰部这边开始痛。一开始,我以为是肌肉的拉伸疼痛,就没在意。后来发现是神经疼痛,我觉得可能是哪哪哪儿扭伤了吧,碰巧扭到神经了。
这里要敲敲黑板,画个重点:一定要区分好是神经疼痛还是肌肉疼痛。神经疼痛是从由内而外发出来的,像烧灼样痛、牵拉样痛、电击样痛或者刺痛;而肌肉疼痛是仅限于外部的酸痛。官方术语不好理解?没关系,后面我会着重讲一讲到底有多痛。反正肌肉酸痛和神经疼痛,两者有本质区别。可是当时的我始终没有在意,想着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但没想到几天后,不仅没有好转,还开始起红色的东西,并逐渐转化成疱疹。因为过于恶心,我就不把我当时拍的照片放上来了。大家可以看一个缩减版本,算是带状疱疹的早期状况。
我的症状比这个严重很多。那个水泡像一个个透明的小玻璃球,呼之欲出,现在想想头皮都发麻。这个时候我才发觉不对劲,就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才知道自己是得了带状疱疹。此刻,距离我出现带状疱疹的症状已有5天。我赶紧去了医院,医生看完立马就说,确实是带状疱疹,需要进行治疗。
△这是医生给我开的两种口服药物十外敷涂抹药膏
于是,从这一刻开始,我才算正式走上了对抗带状疱疹的道路。我因为这个病,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下面,我想先说说我得带状疱疹带来的生理痛苦。那些天,可以说是生不如死。痛,成了当时的核心关键词。到底有多痛?我们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自己的神经被人用刀一刀又一刀地划,自己的神经被人用针一针针地刺。
而且,这种长在皮肤上的疱疹总是会不小心碰到,真的有一种让人万念俱灰,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只要衣服稍微碰一下,呲溜溜的那种钻心的疼痛;只要稍微有风接触我的皮肤一下,就会火辣辣的刺痛;只要睡觉稍微翻个身,就能体会到刀割般的感觉;挠也挠不到,抓也不敢抓,从身体内部透出来的,一天24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的“嘶嘶”的挠心般的痛。
那段时间,我整夜都睡不好吃不好,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焦虑、难受的情绪蔓延,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这种痛苦终身难忘。我以为自己只要能抗住生理病痛的折磨就会好起来;万万没想到受到的心理压力,是带状疱疹带来的另一个可怕之处。
性病?艾滋?水痘?
对带状疱疹的偏见太多了
我得了带状疱疹之后,做的最蠢的决定就是,把自己的病的事和几个朋友说了。我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反倒造成了更多困扰。带状疱疹?你这不是得了性病吗?我的一个朋友当时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着我,说出这么一句话。另外一个朋友直接跟我说:“你该不会是因为艾滋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才得了这病吧。”气的我当时直接要把他俩拉黑。后来,我去查阅相关资料,才发现这明明是偏见,长在腰部的带状疱疹并不是性病。但是,网上确实有不少关于「艾滋病和带状疱疹的到底是否有关」的讨论。有一个网友说,她长过两次带状疱疹,可是她压根还没有交过男朋友,应该不会是艾滋病吧。
△图为某网友的担心另一个高二的小朋友因为身上有带状疱疹,所以查出艾滋病。
△图为高二小朋友得带状疱疹看医生,却查出艾滋病
其实,通过这件事不难发现:艾滋病可能会导致带状疱疹,但不代表有带状疱疹就一定得了艾滋病。这个我没有瞎说,是有专业医生说过的。
△患带状疱疹的人不一定有艾滋病
这两件事搞清楚后,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提醒身边朋友注意这个病毒。结果发给一些朋友后,他们都回答,我小时候得过水痘了,不会得。这是错误的,因为带状疱疹≠水痘。因为得过水痘的人体内,会依旧潜伏着这种病毒,当我们到了中年或者老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了,就会引发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疱疹的位置。水痘是遍布全身的,是红斑、水疱,会有糜烂症状;而带状疱疹主要局限于身体的某部位,比如腰部,通常呈单侧、单部位发作。再者,传染性也不同。水痘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学生得了,可能会导致学校学生全部停课;带状疱疹的传染性比较低,不需要特殊隔离。
△图为专业医生的解答
总而言之,理清楚两点:第一,这根本不是性病,也不要胡乱猜测自己是否得了艾滋。与其自己吓自己,不如直接去医院查一查。第二,不要觉得自己得过水痘,就不会得带状疱疹。只要你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就会跑出来。所以,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知道,这种被误解和污名化的十分痛苦的病,其实非常普遍。到底该如何避免得上带状疱疹?万一不小心得了,又该怎么治疗呢?于是,我用自己的血泪教训整理了一份「带状疱疹自救指南」。看了就是赚了。
带状疱疹自救指南
第一,先学会识别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在我国,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每年影响近300万成年人。根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估计,60岁以上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65%,70岁以上的发生率为75%。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所以高龄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发病率以及住院率、病死率都会升高。在带状疱疹的前期,会有轻微的疼痛,注意,一定要区分好皮肤的刮伤,肌肉的扭伤和神经疼痛的区别。配合单侧身体游走疼痛,比如说腰腹的一边是否连带着疼痛。与此同时,记得每天观察疼痛部位是否有发疱疹。
第二,不要用「奇葩」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在我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有不少人建议我使用一些偏方。而且,不止一个。我有一个侄女的妈妈直接说用什么符咒。我:?????还有一个上了岁数的奶奶跟我讲。“你直接涂点口水,我们这边都是这样做的,可以治好多病呢;”“千万别去医院,那是浪费钱啊;”这些偏方,先不说有没有用,如果治好是一说,治不好或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据有关数据统计一一一50岁以上带状疱疹患者约有30%以上会留下后遗神经痛,通常与拖着不治,使用土方法,年龄大等因素有关。一旦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病程短者几个月,长者十余年,患者苦不堪言。
长期慢性疼痛患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导致精神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自理能力丧失。或许,会有很多人说,偏方在一定程度上有用,可我想说,这是概率性问题,如果可以,请尽量相信医生,进行系统性治疗。要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连医生都不愿意听,却愿意相信一个江湖术士的偏方的人。第三,身体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发现不舒服,一定去医院做检查。我一开始不舒服,没重视,先拖了一下下,后期严重时才警觉起来。其实,我在神经疼痛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那么或许我现在身上就不会留下这样的斑痕。我以前的思想和我妈一样 总觉得去医院很浪费钱,检查万一没病,岂不是亏了吗?
可,自从得了带状疱疹后,我时常劝她:检查出来没有病,不应该庆幸嘛,检查花的一点小钱换来一个心安,换来一个及时的医治,才是真正的不浪费钱吧。第四,此病可预防,但目前只针对老年人。在今年7月15号,北京和睦家医院首席医疗官孙芾在院内接种了首针疫苗,这标志着我们开始正式进入带状疱疹疫苗时期。目前,带状疫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限量供应,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人群。需要打两针,每一针1603.5元。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
如果家里有50岁及其以上的爸爸妈妈,最好还是接种一下带状疱疹疫苗。
△拿到这个资料,我好不容易说服了53岁的妈妈去打疫苗
反正我是苦口婆心地说服53岁的妈妈去打了疫苗的。虽然说1000多块钱一支的疫苗有点贵,但比起得带状疱疹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这点钱咬咬牙还是能省出来的。对于还没到年纪的我们而言,除了努力增强免疫力,目前别无他法。「照顾好自己」同样是一件需要坚持和努力的事。
△图为某网友的总结,熬夜最伤身体
关于网友说的这事儿,我深有体会。在得带状疱疹的前一个月,因为一些原因我经常熬到凌晨三四点。不得不说,熬夜是万病之源。而且我经常饮食不规律,一会儿不是心脏疼,一会儿就是各种生病,这身体压根经不起折腾。我23岁的身体,就像四五十岁老人的身体。身体免疫力一下降,各种妖魔鬼怪的病就要出来作祟了。
第五,努力赚钱,给自己留个保底钱。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我记忆犹新的是,171块钱6片药,我当时直呼,看不起病,看不起病。所以呀,还是要好好攒钱,有备无患,为自己的身体居安思危,金钱就是第一道门槛。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想必大家这种话都听烂了,但我还是要继续讲。因为被带状疱疹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我才开始清醒:不要仗着年轻,肆无忌惮。我们总该有所警醒,而不是等疾病出现后再追悔莫及。
田静后记:带状疱疹快好的时候,作者小钱又去医院复诊了一次。旁边有个医生语重心长的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就是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这一代年轻人们因为过劳、压力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免疫力下降,亚健康的不在少数。也只有生病时才能明白,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过完这一辈子已属不易。因为健康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不只是带状疱疹,我们在面对每一种不太了解的疾病时,都应该重视起来,不要因为一些“传言”或“污名”耽误了治疗。
同时,也十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尽早研制出,让年轻人们也可以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说到底,保持健康是一辈子的「拉锯战」。从今天的带状疱疹开始,在看转发给更多人,一起加入守卫健康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