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不住了!国泰航空裁员8500人,运营了35年的港龙宣告停运...(组图)
受新冠肺炎疫情所困,香港各行各业均受影响,失业率持续升高。
特区政府统计处20日公布,香港失业率由6月份至8月份的6.1%升至最新7月份至9月份的6.4%,是接近16年以来的高位,失业人数增加1.15万人,至25.98万人。
大多数主要经济行业的失业率均见上升,当中除持续不振的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业外,艺术、娱乐及康乐活动业是失业“重灾区”的新成员。
工会预计,11月“保就业”计划完结后,将掀起新一轮裁员潮,到时会有更多人失业。
国泰裁员8500人 港龙停运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随多国实施“封关”防控措施,旅游业近乎停摆,航空公司亦陷入史无前例的“冰河时期”。
国泰、港龙早前放弃申请第二轮保就业计划,一直被指是为裁员铺路。
就在港府公布失业率数据之际,国泰航空今早(21日)发出重磅消息,宣布重组计划,主要包括三大内容:
1.港龙航空于今日停止营运。
2. 削减8500职位,占所有职位24%,当中涉5300名为驻港员工;另有600名非驻港员工可能受到影响;冻结招聘,2600职位继续悬空。
3.将要求驻港机舱服务员及机师同意更改其服务条件,以达至包括令薪酬更贴近生产力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目标。
重组成本约为22亿元,预计这次重组将令国泰明年每月减少约5亿元的现金支出。
这意味着,大批空乘将会失业。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庄太量表示,国泰裁员,将会导致香港失业率上升接近0.2个百分点。
港龙永久停运成为历史
说起来,国泰航空也算是香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了。
国泰航空1946年成立,2年后被英资商行太古洋行(太古集团前身)收购,但自80年代起经历多次股权变更。目前太古还是国泰的最大股东,持股约45%,中国国际航空则持股近30%。
1946年9月,国泰成立。中国航空公司退役机师法尼尔及堪兹奥合组航空公司,取名Cathay PacificAirways,中文名为国泰航空公司。(图片取自《太古之道—太古在华一百五十年》)
国泰上世纪的本地竞争对手是港龙航空,1985年由商人曹光彪、包玉刚、霍英东及中资机构华润、招商局等组成的“港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惟由于持续录亏损,至1989年,国泰航空部署将港龙收归旗下,翌年以第二大股东身份接管港龙。
2006年,国泰宣布斥资82.2亿元全面收购港龙航空。当时港龙的主要股东包括中国国航,国泰全面收购港龙,与国航达成协议,国泰增持国航,国航亦购入国泰股份,令国泰与国航变成交叉持股关系。
至2016年,港龙航空易名“国泰港龙”,机尾的“红龙”不再,换上与国泰一样的“鱼翅”,但保留小飞龙图案在机头。
2020年10月,国泰宣布重组计划,其中第一点就是宣布港龙将即日起停止营运。
由全球最佳到裁员重组 国泰发生了什么?
在独占香港航空界的数十年间,国泰在1960年,为首家国际航空公司开办前往大阪的航线;1982年,推出首个香港直飞加拿大温哥华的不停站服务;之后再先后推出香港直飞英国伦敦的不停站航班。1986年,国泰正式晋身蓝筹股之列。
1983年,国泰开办首个香港直飞英国伦敦的不停站航班。
踏入2000年后,国泰多次获奖,更分别于2003年、2005年、2009年,及2014年,获Skytrax评为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虽然风光数十载,但国泰亦不时爆出工潮,也并非首次大规模裁员。
1981年6月,1,500名地勤人员就加薪问题,与资方谈判破裂,于是发起3日罢工,当时所有乘客行李因此毋须过磅。
1992年底,国泰出现人手不足,劳资就此谈判,空服员工会拒绝加班,资方解雇3名员工,结果到1993年初引发员工大罢工,历时17日,最终由当时立法局介入,设立监察会,确保员工不被秋后算账,3名员工复职,终化解工潮。到2007年,劳资双方就医疗自付诊金政策再起争拗,计划于圣诞节旅游旺季罢工,事件由劳工处介入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之后2012年底,250名国泰员工在机场示威,抗议加幅仅2%,并发最后通牒,再次计划于圣诞节期间罢工,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化解工潮。
国泰裁员从不手软。在香港回归后,旋即面对亚洲金融风暴,旅游业受重创,国泰当时亦受到打击,决定裁员760人。
到2017年5月,由于之前燃油对冲录得85亿元的巨额亏损,最终国泰由盈转亏,需裁员600人;同年11月,国泰被剔出恒指成份股之列,失去逾30年的“蓝筹股”地位。
到2019年,国泰卷入修例风波,机场曾举行多次示威,另有包括国泰在内的部分航空业职员,参与8月5日的大罢工。
踏入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国设入境限制,航空业首当其冲,国泰多月载客量按年跌逾九成,即使推无薪期等措施,亦无补于事,最终政府于6月宣布,向国泰注资273亿港元。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若国泰出事,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政府遂决定打救,保护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不过,国泰始终难免裁员重组命运,至于前景如何,仍然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