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华裔女孩雇凶杀害亲生父母,动机曝光:这个残酷的真相,父母越早知道越好!(组图)
2010年11月9日,加拿大万锦市警察局的审问间里,一位24岁的华裔姑娘詹妮弗·潘,正在紧张地等待着警察的到来。
就在前一晚,三个持枪男子闯入了詹妮弗位于郊区的家,他们用枪抵着熟睡中的詹妮弗父母——潘汉辉和何碧霞夫妇,命令他们下楼到客厅去。随后,一名歹徒把詹妮弗关在了二楼卧室中。
几个人先是在房间内寻找现金,大约一共4000加元。然后把詹妮弗的父母带到地下室枪毙。
母亲何碧霞头中三枪,当场死亡。但父亲潘汉辉在脸部中枪后只是失去了知觉,歹徒离开后,他恢复了知觉,跑出房子求救。
詹妮弗家的房子
被绑在二楼卧室的詹妮弗幸免于难。后来她与父亲一同被送进医院,而父亲则陷入了昏迷。
紧接着,詹妮弗和加拿大警方第一次交流。此时她的身份还是受害人、幸存者和重要目击证人。
一切都很正常,詹妮弗向警察描述了受到袭击的整个过程,然而,收录证词的警察很快发现了她不合常理的地方——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母亲死亡、父亲病危的女儿来说,她的举止过于沉着了。
虽然她几度哽咽,并且声音里透着无助和可怜,但具有多年办案经验的警察深谙,遭遇如此重大的变故,一般人都会表达混乱,而詹妮弗的描述非常流畅,像是早有准备一样。
调查案件的警察
很快,警察发现了更多疑点:
房子的大门没有被撬开或暴力破坏的痕迹,说明歹徒进入时门没有上锁,或者有人给他们开门。
同时,歹徒在逃窜前杀潘汉辉夫妇灭口,却没有杀绑在二楼的詹妮弗,这不符合穷凶极恶的歹徒的行为逻辑。
于是,在案发后的第二天,24岁的詹妮弗已经从受害人变成了这起凶案的首要嫌犯。
这时,案情有了重大突破。詹妮弗的父亲苏醒了。他给警方提供了一个版本完全不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其中一个细节是:
在歹徒施行抢劫时,詹妮弗在家里自由地走来走去,没有丝毫慌张,她看歹徒的眼神就像是他们早已认识。
很快,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和警方的强大攻势下,詹妮弗的心理防线崩溃了,她承认了自己雇凶杀害父母的事实。
詹妮弗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汽车配件厂的工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多伦多北部的万锦市买下了一栋房子,在异国扎下了根,这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成功的象征。
父母认为,他们依靠劳动已经为孩子打下了基础,那么孩子就应该加倍努力成为西方精英。
詹妮弗生命的24年,可以说每一天都受到父母严密不透风的管控。
在小学时,她每天都要练习滑冰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写作业。父亲每天接送她上下学,为的是监视她所有课外活动,禁止谈恋爱,禁止party,禁止在朋友家玩……
有比较解她处境的同学评论说,对于詹妮弗的父母来说,女儿就是一座奖杯,是他们在亲朋好友间炫耀的资本,而詹妮弗本人就像是“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在忙于满足父母的各种指令和期待。
詹妮弗的父母
这样的压力让她很早就出现了精神问题的倾向:她的手臂上,一条条自残的刀痕可以追溯到十几岁的时候。
高中之前,她一直是父母的骄傲,滑冰、弹琴都出色,但自从上了高中,她不得不把重心都放在学业上,但即便如此,她也不再是父母所期望的顶尖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生活在了谎言中。
她开始伪造自己的成绩单,把所有得了B的科目,都改成了A。
整个高中,父母都以为她是一个全A的优等生,然而,她却没有考上大学。
她骗父母说,自己被某所大学录取,然后在接下来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她白天都要在图书馆和咖啡店里消磨时光,伪装成上学的样子,有时候还会买一些教科书,在上面煞有其事地记笔记。
詹妮弗
在此期间,她和她高中时的一位男同学确立了情侣关系。她又骗父母说自己转学去了多伦多大学,需要住在离学校近一点的地方。
父母同意了,他们不知道詹妮弗其实是和男友同居了,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等到即将“毕业”的时候,詹妮弗告诉父母她进了某所大医院实习。
但这时,父亲已经对她的话产生了怀疑。
父母开始跟踪她。很快,谎言被戳穿了,狂怒之中的父母把詹妮弗软禁在家中,被要求继续学习:要么再考大学,要么就成为专业钢琴家。
至于她的男友,父母逼迫他们马上断绝联系。
这可能是让詹妮弗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等到一段时间后,父母对她的掌控不再那么全方位时,她开始用手机和男友策划雇凶杀死自己的父母。
最终,詹妮弗和男友以一级谋杀罪名被起诉,并被判处了无期徒刑。
十几岁时,她开始了她世界里的第一个谎言,随后逐渐让自己生活在了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中。
詹妮弗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今年5月,一名15岁的少女在家中勒死自己母亲的事。
当所有人为她的血腥和残忍所震慑时,她告诉警察,她的杀人动机很简单,就是“没考好,但不想被骂了”。
一切,源于母亲对女儿的严格。
学习上,必须是前五名,一旦成绩下滑,就会受到打骂惩罚。
生活上,必须听母亲的话,母亲提要求,女儿照办,不得有一丁点的质疑和反抗。
这种日子一直延续到惨剧发生。
15岁女孩和母亲
其实,无论是詹妮弗的父母,还是15岁少女的母亲,她们都没有真正渴望了解过自己的孩子。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情绪、所思所想,他们所在乎的,只是孩子能否能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
在这类父母眼中,孩子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仅仅是一个用来实现父母理想的工具。
对于这个工具,好用时大加赞赏,不好用时一顿修理。
于是,这些孩子,在实力弱小时任父母碾压控制,但同时也持续积累恨意。
等实力足够时,某个契机之下,她们不再想听命于他人的强烈愿望会生命深处凶猛地迸发出来——由于这愿望被压抑得太久,带着扭曲的、狰狞的巨大破坏力,使她们做出害人害己的极端举动。
其实,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做出选择。
这样,无论这些选择是大是小、是对是错,我们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我们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
然而,有太多人背负着他人的期待,为别人的选择而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电影《夺冠》的预告片中,郎平和朱婷之间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为什么打球?”郎平问朱婷。
“为我爸妈。”
“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再想。”
“成为你。你满意了吧?”
郎平说:“你永远成不了我。”
为父母,为教练——就像刚提到过的,有多少人在做某些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我们也可以成功。
但那种成功背后有一个沉重的包袱:“你不可以失败,你的失败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为做而做,成功了也体会不到由衷的喜悦,而是怕自己从高处摔下来,让别人失望。
人最难的,是永远去符合他人的期待,因为别人一次失望就可以把你摧毁。
而自己真想做的,才能有勇气抵抗得住失败,承受低谷。因为那是为了自己。
如果你是父母,请记住:
最好的爱里没有期待。
你的遗憾,用你自己的人生去弥补,不要以“爱”的名义,窃取孩子的人生,把你未完成的心愿都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替你去实现、去完成。
如果你是那个背负着期待的孩子:
如果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为别人活,后面的人生可以试试看为自己而活。
不一定要夺冠,不一定要辉煌,只要试着在一件件小事上学会为自己,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慢慢成为了自己。
人生在世,所谓成功,不是功成名就,只是找到自己,活成自己。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