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床保姆:白天做饭晚上陪睡 加1千提供”贴身服务“(组图)
最近认识了一个新词:陪床保姆。
咋一看震碎三观,了解后引人深思。
什么叫陪床保姆呢?
不同于普通的保姆,她们不仅提供家政服务,还提供性服务。
照料对象,一般都是老人家。
有记者前去家政公司暗访,表示想为家里70多岁的老人找一个保姆。
家政公司负责人说,一般的保姆服务,也就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每个月3000块出头。
但如果每个月加1000块,就可以为老人提供“贴身服务”,白天做饭,晚上陪睡。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老头怎么开心怎么来,就像做老伴一样”。
当陪床保姆的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来自周边的农村,这些保姆基本都是单身离异,家里孩子也不管她们,她们丝毫不在意做的是什么事,只抱着赚钱的态度。
令人惊异的是,很多子女竟然也默许陪床保姆的存在。他们认为反正自己不在老人身边,为老人找个伴儿,就算尽了孝心。
但他们不知道,陪床保姆,也能成为老人家的情色陷阱。
江苏一位70岁老教授,就被30岁小保姆骗走了50万。
老教授的子女因为工作繁忙,所以经常不在家里,在小保姆李某的照料下,慢慢对她产生了感情。
在家中,两人以老公老婆相称,老人也把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了李某。
没想到李某不但没为老人打理钱财,还开始了高额消费的生活,每天出入的场所都是高档场所,买的东西都是名牌货。
甚至还把老人的房子抵押出去,换来钱财供自己挥霍。
要不是最后被老人的子女识破,恐怕就要掏空老人家底了。
还有一位92岁的退休老教师,雇佣了一位35岁的保姆蔡某。
蔡某的悉心照料,让老人很满意。一段时间后,蔡某竟然称自己和老人有了感情,想要结婚。
一番思索后,老人同意了。
婚后半个月,老人将自己名下的唯一一套房产以买卖的方式过户给了蔡某。房子刚过户,蔡某的态度就变了。
她开始长时间地离家,对老人的态度也冷漠起来。老人不得不给她汇去了5万块钱,才换回她回家一趟。
没想到她刚回家,就对老人拳打脚踢,声称老人有了“外遇”。
经检查,老人身上多处骨折,要留院治疗。蔡某也被警方拘留。
受害的老人,还是没有得到网友的同情
这哪是保姆,分明是骗婚+家暴。
陪床保姆的风险在于:她们和老人并没有感情,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
毕竟人为了利益,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所以我会旗帜鲜明地反对陪床保姆的存在:不仅仅因为这可能违反法律,更是对老年人困境的漠视和粗暴应对。
牡丹江市老龄办某科长表示,“陪床保姆”真正映射出来的,是老年生存状态中的几大难题:老年空巢、老年再婚难、长者性困境。
人们往往只是把陪床保姆乱象当猎奇新闻看。
在困境中挣扎的千万老年人,却无人关心。
事实上:老年人的性,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美国杜克大学对 66 到 71 岁老人的调查发现,对性有兴趣的男性为 90%,女性为 50%;
性学家金赛的研究指出,94% 的男性和 84% 的女性过了 60 岁仍有性行为。
即使年纪大了,他们也有渴望,更有权利去享受性的美好。
这不叫老流氓,也不是不知廉耻。
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对这一点讳莫如深。
我们总是认为,老人应该是慈眉善目的,和蔼可亲的。
却往往忽略了,他们也有生而为人最原始的欲望。
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都处于压抑状态,也是陪床保姆出现的一大原因。
当压抑与性欲同时存在,想想看,会带来什么?
是失控与混乱。
在滁州,一位73岁的老人嫖娼被抓;现场还有另一位67岁老人在排队等候。
在温州苍南,警方捣毁一处设在养猪场里的卖淫窝点,现场抓获6名卖淫女和3名嫖娼人员;嫖娼人员里年龄最大的75岁。老年人到又脏又臭的猪圈“买春”,其性需求的迫切无需赘言。
在一些公园或树林的僻静处,很多四五十岁的妇女,专为老年人提供性服务。一到入夜时分,生意便络绎不绝。
2016年,我国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 1.3 万例,是 2010 年的 3.6 倍。其中80%都曾嫖过娼。
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我除了震惊,还有哀叹。
是什么把我们的老年人,逼到这种地步了?
在网易新闻的纪实频道里,有一则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位老人家常常到“烟花巷子”里买春,屡教不改,让社区民警头疼不已。
他的邻居和家人,都对他心生厌烦。
反倒是常常接待他的“小姐”表示同情。
她说老人早就失去了大部分性能力,每次过来只是抱着她,聊聊天。
因为老人的子女总是不在身边,老伴又早早离世,有时过年过节都是一个人。
反倒是常被光顾的“小姐”,还能耐心地听他唠叨几句。
陈晓楠主持的节目《和陌生人说话》,有一期聚焦在了北京的菖蒲河公园,那里是老年人的相亲角。
与年轻人的相亲不同,老年人的相亲常常直奔主题。
遇上心仪的对象,说几句好听的情话,讲几个黄段子逗逗乐,有感觉就继续往下发展,没感觉就再找下一个。
一位姓胡的大爷就在那儿找过多个对象,还骄傲地说自己能“一天四次”。
但当问到频繁相亲的原因时,他相当悲凉地说道:
“你不知道一个人多孤独寂寞。在这屋里一待着,电视一宿一宿的开,成宿,灯全开着。
经常开着电视睡着。倒不是害怕,不是一个人烦吗,天天这样,四五点钟醒了,电视还开着呢没关。”
当一个老人离群索居,失去了人间的温暖,失去了对未来的期盼,他还剩下什么呢?
似乎只有最原始的欲求了。
生理的需要,总是很容易解决。
内心的空洞,要怎么填补?
有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
也许真正侵蚀并折磨着老人的,不是欲望。
而是孤独。
我常常觉得,年轻人挂在嘴边的孤独,其实都是小儿科。
因为我们还有数不清的明天,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但老年人呢?
当你一眼能够望见生命尽头的时候,孤独成了一件尤其可怕的事情。
最极端的结局,莫过于一个人死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无人知晓,直到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种可怖的景象,已经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出现。
在日本,每年有3万人孤零零地死在家中。
这种现象,被称作“孤独死”。
由此还诞生了一种新兴行业:特殊清洁公司,员工被称为“孤独死清洁员”
在住宅管理员或死者亲属的委托下,清洁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呼吸器具,负责收拾房间、整理遗物、清扫消毒。
其中一个案例,当清洁员到达时,死者已朽成一具骷髅。
死者62岁,行动不便,没有工作,家里的水电和煤气都已经停了很多年。
由于老人长期独处,在社区毫无存在感,连管理员都极少见过他。死后两个月,还是邻居闻到了臭味,才最终被发现。
最令人心酸的是,老人还写过一张纸条:“管理员,请救救我吧。”
但这句绝望的呼喊,最终还是没有传出他死去的房间。
尽管这只是个别案例,但成千上万孤独的老年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卡罗琳·亚伯拉罕斯曾经这样说过:“简单的与人打招呼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最新的数据显示,英国成千上万的老年人都是孤独一人,没有人可以分享,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话。”
所以我理解那些被保健品,养生讲座等五花八门骗术骗取金钱的老年人。
骗子虽是骗子,起码也能虚情假意地嘘寒问暖。
也许对于老人们来说,有个能说说话的人,比金钱更重要。
转念一想,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当然像陪床保姆这样的违法乱象,我们要坚决抵制。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背后数千万“孤独等死”的老年困境。
这样的困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甚至我们的亲人身上。它无处不在,却不是无法避免。
如果我们能多给予老人一些关心,一些爱。陪他们聊聊天,唠唠家常,打打麻将,看看剧。
我想,他们就已经很满足。
毕竟,在人之间,才叫人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