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推汉语教学惹争议这是一场民族争议还是教育改革?
北京时间9月3日,中国北部省级地区内蒙古召开党组会议,政府党组书记布小林主持会议传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早前“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会议达成的共同意见称,“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说法,与当前内蒙古正在推行的一项教育领域改革新政及其引发的一场社会风波不无关联。
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最近将强化汉语授课的消息,在当地引起反响,不少蒙古族家长和学生举行示威抗议,有的拒绝送小孩入学。(微博@呼伦贝尔额尔古纳)
据悉,中国内蒙古教育厅在8月末印发了《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实施方案》,要求自2020年秋季学期起,当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简而言之,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使用全国统一的教材和语言,与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新政“书同文”颇为相似。
许多内蒙古人对此项改革表达了不满。网络中传出的一些视频画面显示了当地人集体抗议、抵制入学、高呼蒙语的场景,不少人情绪激动。在众说纷纭、复杂难辨的信息流背后,这场风波究竟因何而起,官方与部分当地人又在争什么?
文化之争or福利之争
中国境外网络里正在持续传出内蒙古当地人表达不满的视频画面,部分西方媒体则习惯性地抛出了所谓“文化灭绝”、“种族灭绝”等骇人听闻的字眼。其实,这项旨在维护国家统一与内部团结的教育政策,在任何国家有着理所当然的正当性,不可否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地方与族群特色,但是轻易地使用“灭绝”等字眼则明显是有些不负责任和危言耸听了。
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内蒙古此次教育改革只是将原来小学二年级起开设的《汉语》课程改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国家统编《语文》课程,初中一年级将原来《汉语》课程改为国家统编《语文》课程。语文、政治、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全面推开后,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其他学科课程设置不变,使用教材不变,授课语言文字不变,蒙古语文、朝鲜语文课时不变。
事实上,网络所传视频画面里的抗议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另一类是学生家长。在一些观察者看来,他们所谈论的或许是“文化”、“民族”,其实更关心的可能是这项改革落地后将会触动其在教育领域的一些“福利”。
2016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就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和展现了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在教育领域所享有的一系列“福利”。
其第七条称,“自治区对民族教育实行财政优先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机构的发展需求以及办学经费的稳定增长。”而其第六章“投入与保障”部分的第37条至第45条则具体列述了由地方财政纳入、承担、拨付、倾斜、补贴、保障的多种事项,包括蒙古文教材、教辅资料、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或编译、审查,都需实行财政补贴或资金保障。
在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程序上,内蒙古也有侧重于少数民族的途径,如内蒙古政府官网在此次教育改革正式落地前的8月3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列述的“高考加分、单列招生计划、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设立民族班和民族预科班、协作招生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
在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高考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内蒙古每年从计划总数中划出不低于15%的岗位,专门用于定向招录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
可见,内蒙古教育系统对本地少数民族有着力度比较大的扶持政策,而其关键指标就在于其民族身份、教材和语言。尽管正在推行的内蒙古教育新政远远不会将这些扶持政策抵消,或许被当地人认为至少释放了一个“信号”,其所享有的“福利”将来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威胁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可能正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们有所不满和担忧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贫困县不愿脱贫”有着类似的逻辑。
有内蒙古当地人透露,内蒙古实行两套教育制度,其中一套采用蒙文教材和蒙语授课,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高考加分,课程和考卷难度都很低,而且拥有大量高校指标。但是一旦政府取消了蒙语授课,他们将不得不与汉语授课学生同台竞争。因此这场教材风波本质上是教育利益、高校资源之争,而不是民族之争、文化之争。
事实上,内蒙古对蒙汉双语教学推进工作早已开启。图为2018年,全区《蒙汉双语授课中小学理科教学法实践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开题仪式。(微信@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五中学)
北京吸取教训
事实上,内蒙古的“教材改革”并非孤例。据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小学校长达来透露,“这事(教材改革)不仅在我们内蒙古范围实施,而是在全国范围实施。这是党和政府的部署决策。”不过,包括4个民族自治区在内的中国其他地区尚未出现类似情况。
中国共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些地区各是某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但其人口数量未必多于当地汉族。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族人口在1953年仅有88.82万,到2015年已经增加至430.98万,增加将近4倍,多于蒙古国的320万,但在内蒙古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始终不及20%。
内蒙古是中国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也有“模范自治区”的称号。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区,以及自治区以下的自治州(盟)、自治县(自治旗)、民族乡、民族村与普通省、市、县、乡、村呈对应关系,并无太大区别,都需接受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不过相对享有一些额外的自治权利。保留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和使用,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在中国政治制度设计里的这项权力赋予,近年暴露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2000年获任新疆教育厅厅长的沙塔尔?沙吾提在2017年2月“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据悉,沙塔尔?沙吾提在任期间,利用汉族官员不掌握维吾尔语的局面,在2000年至2009年其主导编写新疆版维吾尔文等少数民族《语文》教材及教辅材料时,宣扬不利于国家统一及民族团结的“泛突厥主义”思想和存在“去中国化”的排汉论述。当2017年被发现时,这些教材已经被使用了六七年之久,足以塑造一代人的思想观点。很多新疆维吾尔人一度以“土耳其之父”凯末尔为偶像,2012年4月时任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访问中国新疆受到维吾尔人泪流满面夹道欢迎,都被认为与新疆的教育问题有关。
另外,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也给中国的决策者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后,香港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如占中运动、旺角骚乱,还有蔓延1年有余的修例风波。许多反思指向了香港教育领域,丑化中国内地和中国政治的学校通识教材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如今,香港已经着手调整教材内容,多个出版社已经公布新修订的通识教育教科书删去或修正了数十处错误或具有政治煽动性的内容。
目前看来,作为“模范自治区”的内蒙古的教学教材之中是否存在类似情况尚难定论,而中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教材和语言,至少应该是吸取了语言和教学不统一所带来的深刻教训。
新政推行需更有智慧
尽管国家安全和教育公平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够构成推行这次教育新政的充足理由,不过也要考虑到中国的改革牵扯“民族”问题时就会变得比较敏感。即便中国这项新政已经筹备甚久,而且有意通过渐进的方式在不同地区先后落实,更是将内蒙古地区置于新疆、西藏之后,中国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在开学前特意选择到内蒙古和宁夏两个民族自治区视察,应该已经预想到会在当地遭到某种程度的抵触,或者是已经注意到出现了类似的苗头。
内蒙古当地人的网络和坊间舆情暂且不为外界所知,但通过偶尔传到中国境外网络的视频画面,以及画面中所展示的多次公开集体活动,可以推知其反弹情绪应该比较强烈。
中国官方则采取了比较强硬的应对措施,例如内蒙古通辽市似乎是当地人抵制行动比较多的地区,该市科尔沁区辖区公安分局在9月3日一次性集中发布了129人的当地人头像,公开悬赏征集线索。外界目前仍然不知当地是否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冲突性事件,但是客观来说,这样做能够起到比较明显的震慑效果,有助于恢复社会秩序,防止局面进一步失控,不过也可能激起更多的不满。
针对违法越界行为,确实需要雷霆手段,但是仅有雷霆手段是不够的。例如,此次内蒙古中小学普遍在9月1日开学,这项教育改革新政策仅仅提前6天发出通知,显得有些仓促。相关机构事前可能没有预料到会引起反弹,或者是希望淡化改革冲击,因此缺少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没有给予民间一个心理适应期。
民间和网络里的不实传言、严重夸大甚至骇人听闻的说法,以及中国境外一些媒体舆论的误导,可能也在内蒙古相关工作人员的预料之外。对此,不仅需要防止谣言、阴谋论、偏激言论的进一步扩散,还应尽快对外做出澄清,以合适和有效的方式做出普遍且有针对性的政策解读。
整体而言,内蒙古的教育新政有着基于中国人共同命运和集体利益的正当性,而在具体实施之时,仍然需要讲究方法和智慧,还需对社会民间保持通容,避免过度的政治化。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显然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