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美打得正酣,美国那边突然传出:美元霸权地位不保了(组图)
本文转载自智谷趋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年头的中文互联网,几乎全民都听过“美元霸权”。
然而,就在中美冲突逐步升级之际,今天的世界却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声音,为美元霸权地位敲响警钟!!
高盛:美元面临失去其世界储备货币的风险。
摩根士丹利:美元指数将下跌35%,美元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美国《外交》杂志:“美国付出的代价太高,是时候放弃美元霸权了!”
不仅如此,自打今年美联储疯狂扩表了2.8万亿美元之后,西方媒体就刮起了一阵“美元崩溃论”的妖风,国际大投行、经济学家不惜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紧紧抓住市场情绪,甚至连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也在忧心忡忡讨论美元的未来。
国际货币体系正在酝酿一场危机吗?
美元真的地位不保了吗?
有件事情大家注意到没有,美元已经连续下跌了八个星期!
美元指数出现2010年以来最长周线连跌,也就是10年来最差表现。
明明现在是国际形势最为波诡云谲的时候,往常这个时候美元都会被很多人视为“避险资产”受到大家热捧,为什么反而会遭遇抛售呢?
其实,早在7月底黄金一路走高之时,最擅长自我打脸的高盛发出一则大胆的警告,美元面临失去其世界储备货币的风险。
这种担忧始于通胀重临。
高盛认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和大量发行货币引起了“贬值恐慌”,将来经济活动正常化之后,央行和政府就有动机提高通胀率,以此来减轻债务负担,这可能会终结掉美元作为全球外汇市场主导力量的统治地位。
彭博还一本正经地跟进分析说——这份报告清楚表明,疫情之初华尔街不情愿对通胀发出警报的克制态度已经开始减弱了。
之前华尔街一般不轻易对通胀发出警告,特别是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因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祭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华尔街就曾发布过物价失控的预测,结果自尝苦果,分析师们不敢冲动了。
虽然摩根大通站出来反对说——过去五年美元和通胀预期指标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推动美元疲软的因素是有限的和有条件的,而不是广泛的、持续性的和结构性的。但赞成高盛的不乏其人。
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罗奇Stephen Roach就大胆预测,美元指数将下跌35%,美元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在罗奇眼里,美国宏观经济的失衡在前所未有地加剧。
一方面是美国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储蓄占收入比率已经跌至1.4%,是2011年以来最低,罗奇估计还要跌到-5%至-10%的水平,直接进入负储蓄率,这对中国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另一方面,美国没有承担起全球领导地位,反而在忙着反全球化、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忙着中美脱钩。
虽然自打2008年起,看跌美元从不缺理由,但这次更值得关注的一个声音是,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举足轻重的《外交》在7月底刊登了一篇专栏。
德国新经济论坛的经济学家Simon Tilford和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官员Hans Kundnani提出:“美国付出的代价太高,是时候放弃美元霸权了!”
全世界有越来越强烈的声音在呼吁,让美国主动放弃美元霸权!!!
众所周知,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镰刀。
戴高乐的财政部长就将美元霸权称之为“美国人嚣张的特权”。
二战后的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
当时美元能成为储备货币,是因为美国政府向全球作出了承诺,35美元就一定可以换到1盎司的黄金。
但是1971年8月15日晚尼克松一通电视讲话,正式宣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黄金脱钩。美元相对于黄金已经违约了。
没有黄金支持的纸币,拿什么当锚定物?
在危机中,美元又成功找到了锚,也是美元霸权的基石——石油。
美国政府和沙特合谋,推动国际石油贸易全部只用美元结算,只要你需要石油发展工业,就离不开美元。
同时沙特又将贸易所获的石油美元回流购买美国国债,美国也承诺向沙特出售大量武器装备并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巩固了中东地位,美国则圆满完成了美元的回流。
70年代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转折点,因为从此以后,全球向信用货币制度大转向,大通胀来临,收入分配开始向资本家集中。
图片来源:微博@有限次重复博弈
储备货币一定要和黄金挂钩的逻辑,已经逐渐在大众的脑子里淡化。
美国用几分钱的成本就能印出100美元绿纸,其他国家却是要真实投入原料、人力来生产提供100美元的商品,最后真实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
美国可以低息获取其他国家的贷款,寅吃卯粮。
从1947年到2019年,以黄金计价,美元已经贬值了95%,以石油计价,美元贬值了94%。
但是,只要美国仍是No.1,所有人都得认这个储备货币。。
向全球收铸币税多好的事,美国能有什么代价呢?
《外交》杂志上那篇专栏就分析了,与“美元特权”相伴的是沉重的政治和经济负担:
庞大资金流入美国,美国是在替全球存放过多的货币;
美元霸权在美国国内造成收入分配失衡,银行成了最大赢家,输家则是制造业及其员工;
对“铁锈带”这些摇摆州影响更甚,反过来加剧了社会经济分化和政治扭曲。
上述苦果要详细展开分析的话,一万字是打不住的。所以大家记住一个结论就行了:美元霸权地位,在让美国收割全球人民韭菜的同时,也让美国内部陷入了混乱。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也在《外交》上撰文分析,美元霸权地位不是没有代价的。
基于SWIFT结算系统,美国的单边制裁就变得轻而易举,这种将美元武器化的方式会激发美国的盟友和敌人发展替代性储备货币,甚至是联手干这件事,这也是欧盟一直在努力推动国际贸易中使用欧元的原因。
即便疫情之后的“美元荒”证明了世界其实表现得更加依赖美元,双边美元互换协议也再度扩展和强化了美元的地位,美联储充当“最后贷款人”,也承担起了全球央行的职责。
但《外交》专栏上这两位国际关系学者还是力劝美国放弃霸权。
美国主动放弃霸权的方式他们都想好了:
一是减少美元的全球供应,逐步将美元汇率推高。但这就会降低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是放下身段,“主动邀请”中国或者欧洲等经济体取而代之。然而目前来看,还没有谁能取代美元。
三是尽管没有明确继任者,美国未必就要紧握霸权,比如美国可以开征一门新税减少资金流入,通过惩罚短线投机性的海外资金,同时对长线投资豁免。比起设置贸易壁垒更加管用。
四是,更理想状态下,中国、美国和欧盟一致同意根据IMF的特别提款权建一篮子货币,监管交由国际机构。虽然中美冲突使得国际合作的远景难以实现,但两位专家还是相信可以成为现实。
五,最后一步,实在不行,美国就单方面舍弃霸权,顶多断掉金融机构的发财门路而已。
他们相信,美元霸权的终结,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朝着更公正的未来稳步前进。
至于人民币和欧元想要接棒美元,现在还属于想太多。
中美脱钩背景下,西方国家连华为5g都拒之门外,怎么可能采纳人民币?
得益于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在近年来确实提速不少,2020年一季度IMF的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达到了2.02%。
但是,比起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60%水平,有点不够看。
而欧元的实力,还不如20年前诞生之初。
受欧债危机打击之后,在2012年到2019年间,欧元在全球支付中所占比例从44%下跌至34%,在流动性方面也根本没办法和美元比。
虽然说最近欧洲联合发债为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市场对欧洲财政联盟的期望值很高,但欧盟的改革之路还很长。
虽说美国仅占全球经济活动的四分之一,但在所有跨境银行贷款和国际债务证券中,约有一半是以美元计价的。
美元市场的深度和强流动性对于非美实体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国际储备货币的更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美元取代英镑,用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而美国国家实力在此前几十年就已经超过了英国。
一战后大英帝国实力出现衰落,无力协调各国央行调剂黄金储备余缺,重塑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破灭。
与此同时,美国实力大涨,在1919年到1929年期间黄金储备增长了11.49亿美元,货币性黄金在全球的持有占比达到40%,但美国并没有意愿和能力成为全球霸主。
这就出现了“金德尔伯格陷阱”,英国霸权衰退之后,全球群龙无首,美国未能接替英国提供国际公共品,结果导致了全球经济体系陷入衰退、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
直到二战后美元才正式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高层在全球大危机的相关研究中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根本上取决于大国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
“由于转换成本巨大,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迁通常滞后于大国综合实力的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增量式变化的调整过程。同时,在大变迁的过程当中,核心货币国家卷入世界性战争,或者是长期实施以自我为中心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通常使其他外围国家最终决定脱离其货币体系,引发货币体系变革的触发点。”
如今全球综合实力的对比在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
眼下除了美元,我们别无选择。
但谁也不知道时代的巨轮会加速驶向何方。
在大时代,最不该缺的就是想象力。
本文转载自智谷趋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