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签赚10万?首批创业板注册制股票打新火爆,中签率远低于以往均值
导读:创业板注册朱首批新股锋尚文化和美畅股份网上申购倍数分别超过6200倍、4800倍,远高于创业板历史均值。不过,20%的涨跌幅限制意味着新股上市后股价振幅可能极大。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不断推进,就在昨天,首批新股申购正式启动。
锋尚文化和美畅股份已于昨日同步启动申购。8月5日蓝盾光电,8月7日大宏立、卡倍亿、安克创新也将纷纷进入打新时间,创业板注册制下,新股打新的大幕全面拉开。
锋尚文化作为发行第一股周二旗开得胜,以创业板史上最高发行价138.02元将申购热情直线炒高,又以极低的中签率给广大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
毕竟人们会说,“反正中不了签,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关系可以有。
01
可能是大肉签
A股市场上,新股永远是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好像只要中了就只需等着吃肉。
近期多支“大肉签”案例已将市场预期捧至高点。7月27日,科创板上市的眼科医疗新股爱博医疗暴涨616.84%,中一签赚超10万;甘李药业一签赚超20万元。于是对于首批创业板注册制下的新股,投资者们自然也是抱着极高的期许。
随着锋尚文化创出最高发行价,有分析人士参照当前首日无涨跌幅的科创板估算了一下,如果能中一签500股,对应的金额为6.9万元,上市涨145%,就有很高的概率可以一签赚10万。
根据创业板交易特别规定,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股票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这意味着新股上市后股价振幅可能极大。
天相投顾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表示:
参考科创板开板时的情况,涨跌幅可能会比较大,超过100%的上下波动也是有可能的。
一位公募基金经历表示,本次打新股上市首日虽不排除会出现破发的情形,但从过往的创业板以及科创板打新经验看,上市首日破发的可能性很小。
与此同时,创业板市场整体今年表现也极为亮眼,年初以来创业板指已录得70%的涨幅,6月以来更是急速飙涨了35%。
02
中签率低于以往
然而,由于新股申购火爆,首批创业板注册制打新中签率也明显低于以往。
深交所周二晚公告称,锋尚文化和美畅股份,中签率分别为0.0161%和0.0208%。
根据分析人士统计,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的一年半以来,平均中签率为0.0353%。依此来看,创业板改革及试点注册制后首次亮相的两只新股中签率远低于过去平均水平。
从申购户数来看,锋尚文化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274.40万户;美畅股份的网上有效申购户数为1281.89万户。
由于网上申购火爆,两家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均启动了回拨机制,回拨后锋尚文化和美畅股份网上申购倍数为逾6200倍和4800倍,仍然远高于上述统计所得的一年半以来创业板平均申购倍数3052倍。
依此来看,中一只签实在是难上加难。
03
中签率这么低如何分一杯羹?打新基金来助阵
既然个人投资者打新中签率这么低,投资者要想参与创业板新股投资又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还有另一条途径,即购买部分打新基金。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首批企业IPO,以及近70%的创业板指年内涨幅,公募基金对认购创业板注册制新股打新的积极性很高,各基金公司筹备的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纷纷启动建仓。
根据美畅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共有安信、景顺长城、国联安基金等70余家公募基金的4399只产品参与初步询价报价,涉及,相当于大半个基金圈。申报价格从每股67.7元到16.89元不等,大多集中在43-44元。
一位公募基金经历表示,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公募基金作为投资机构,在创业板打新上有一定优先权。
相较之下,前期公募基金发行的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因为可以提前拿到优先股份,更占打新优势。
不过,因为成立时间不同、建仓力度不一以及挑选个股差异而存在业绩差别,截至8月3日,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 A类、C类份额成立以来以3.59%、3.57%的净值涨幅暂时领先;其次是富国创业板两年定开、中欧创业板两年定开A,收益率分别为1.25%、0.43%;而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则微跌0.02%。
首批基金成立不久后,南方、万家、银华、中融基金接力,拿到了第二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资质,另外还有万家、南方基金旗下的两只产品即将迎来发行期。
打新方向来看,公募基金经理大多更青睐诸如生物医药、新能车、芯片等近期成长型较好的领域。
南方创业板2年定开基金经理应帅则称,将采用“一级市场战略配售+二级市场精选个股”投资创业板,对赛道的选择重点投资于生物医药、科技、新能源、5G、半导体等成长行业龙头公司。
在医药方面,对比美国成熟市场,我国医药生物行业市值比重偏低,市值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医药核心细分领域增速有望达10%-30%,医药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同时看好半导体领域,从行业特性上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周期成长;此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临界点,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欧洲以致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都给予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