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广州隐形富豪:包工头起家,殡仪馆开发楼盘,敲孙宏斌竹杠,两次濒临破产!(图)
很多人都知道富力地产,但却不知道背后的老板是谁。
即使知道,很多人也会认为富力地产的老板是香港人李思廉。但实际上,除了李思廉,富力地产幕后还有一个隐形老板——张力。
富力地产是一个很奇葩的地产公司,搞的是“双老板制”,这在地产行业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李思廉负责财务和销售,经常走到台前。所以,很多人都只知道富力有李思廉,而不知道富力有张力。
实际上,富力地产是张力牵头组建,富力地产的“力”字,正是来自于张力的名。
张力非常低调,极少抛头露面,也很少接受采访,是广府的隐形富豪,那他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
张慕林是扬州的书香门第,抗日战争时期,毕业于西南联大。张慕林的妻子叫赵慧兰,也出生于扬州的书香世家。
早期,张慕林加入了国民党,这给他们张家后来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解放后,张慕林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移居到了广州珠江村。
1953年,在广州珠江村,张慕林迎来第三个孩子——张力。
张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读小学的时候,刚好赶上了三年大饥荒,不但肚子吃不饱,也没有机会好好学习。
1966年,好不容易熬到初一,又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由于父亲张慕林曾经是国民党党员,全家被打入了黑五类。张慕林也被下放到广东韶关劳动改造。
刚上初中,又被停了课,张力又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张力生性好动,不安份守己,没能学习在学校就调皮捣蛋,释放着他的精力和荷尔蒙。
到了高中,有一天张力突然顿悟了,居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父亲张慕林回到广州工厂,做技术工程师,经常给张力补课。
据说当时张力记忆力超好,背唐诗能过目不忘;领悟能力超强,一道数学题能想出几个解题方法。之前还被学校记过处分,后面连续2次考全校第一名。
这是一个学渣逆袭学霸的故事,但是好景不长,张力没有等到高考的机会,差点要被安排去上山下乡。
幸亏母亲赵慧兰据理力争,已经有两个孩子上山下乡,按政策张力和妹妹都能留在广州。
人算是留在广州了,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能分去最差的单位——广州东风五金社。
张力的童年和青少年,可以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命运在他工作之后,开始悄然改变。
二
1973年,张力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在东风五金社做底层工人。
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经常要搬运两三百斤的货物,腰肌劳损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要晚上烧电焊,烧到天亮,眼睛都看不清东西。每天工作20多小时,可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元。
张力感觉在这里看不到希望,熬了三年,被广州郊区轻工业园党委书记梁家良发掘,调到了机关做团委副书记。
初入政坛,张力跟到了一个好领导。
1981年,梁家良被提拔到广州郊区乡镇局当副局长。梁家良爱才,又把张力调来当副科长。
张力脱产读了两年电大,拿到了大学文凭。1983年,他受命负责局属梅花村酒店的建设。
对建筑工程一窍不通的张力,边干边学。他先是跟银行要贷款,又在外面找了点投资,花了两年的时间,把酒店建起来了。正是这个经历,让他对建筑行业有了全面的认知,为他开创地产事业,打下了基础。
酒店建好后,局长说要试营业1年,张力不懂人情世故,坚持开业了。他没想到,无意之举却让别人不高兴了。
1987年底,为了感谢支持他建设酒店的施工人员,张力带着他们去九寨沟玩了一圈,回来之后,他就被免职了。
仕途受挫,让张力心灰意冷。张力被调到了天河区政府工作,看不到前途的他,开始兼职帮别人管理装修工程。
张力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搞工程的料,之前建酒店也证明,他有做生意天赋。于是,1988年10月,张力辞掉了公务员的职务,正式下海。
张力拿着2000元启动资金,成立了“天力”公司,专门做工程施工。他接的第一单生意,是从一个总包那里分出来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砌墙、砸洞、建楼梯。
生意虽小,张力却干得非常卖力,起早贪黑的干。当时,天力公司只有10来个人,租在一个20多平的小房间里面。由于活好,而且做公务员积累了些人脉,广州的一些工厂也找他做工程。
张力正是靠做包工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三
1992年,张力觉得包工头做不大,想要开展更大的生意。当时,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开始热起来,张力敏锐地觉察到了其中的机会。
一年前,张力认识了香港来广州做生意的李思廉。李思廉原来在香港的证券公司上班,见证了香港楼市的发展。他也有从事房地产生意的想法,张力和他一聊,两人一拍即合。
1993年,张力和李思廉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富力地产。名字来由也很有意思,当时李思廉经营一家名叫“极富”的贸易公司,张力经营着“天力”公司,取两家公司最后一个字,寓意:富而思进,力创新高。
把富放在前面,力在后面,也可以看出张力谦让李思廉。在职位上也是如此,李思廉任董事长,张力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思廉是高学历人才,又有金融经验,负责管财务和销售;张力公务员出身,包工头发家,善于经营政府关系,管理工程建设。
两人能力非常互补,彼此也非常信任,创业之初,连一纸协议都没有签,全靠默契。当然啦,这并不值得创业者们学习。
张力有很多体制内的朋友,很了解政策走向。当时广州开始清退一些有污染的工厂,张力从中看到了低价拿地的机会。
1994年,张力看上了一个外迁化工厂的地皮。这块地皮一边是煤地,一边是铁路,地上的煤有一寸多厚,没有人敢买。
但张力却能看到其中的商业价值,胆子也大,别人不敢要,他偏就敢要。
把地买下来后,他们把煤铲走,用水把地冲干净。当时很少人建设普通住宅,广州几乎是没货。他们第一个楼盘富力新居在此建好后,市民们排队买房,每平米卖到3000元,卖房如卖白菜一样简单。
富力新居
富力新居的大获全胜,张力借此摸索了一套“拆旧厂、建新房”的发展模式,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很多别人不敢拿的地,张力就敢拿。
张力曾在东山黄花岗拿了一块地,这块地原来是殡仪馆,搬走后的地块。当时没有开发商敢碰,但张力就拿了下来。房子建好之后,富力给它取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御龙庭。
1995年,张力知道广州铜材厂和同济化工厂要搬迁,想拿这块地,得先打3000万元定金。当时,政府还没有审批这块能不能卖,冒然转账有很大的风险。
张力胆量过人,硬是付了3000万过去,最终拿下了这个地块。这个项目对富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果房子卖不到,富力可能资金链断裂失血而破产。
最终,张力还是赌对了。1996年富力广场开盘,每平米卖到了6000元,由于整体环境好,很快就卖完了。
至此,张力成了旧改策略非常成功,富力也成了广州的“旧改之王”。之后广州的几个旧改项目,包括杨箕村、猎德村、冼村都由富力地产操刀。
由此可见富力的旧改能力之强,在广州的政府关系之深,这些旧改项目,没有关系,开发商根本就不敢碰。
这段时间的富力,在张力和李思廉的带领下,业绩从1995年的3000万元,每年业绩翻番,到2002年达到了20亿元。踏上地产行业风口的张力,个人财富也随之暴涨。
四
富力地产的快速成功,让张力信心十足,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此时,危机也开始潜伏,只是张力还没有发觉。
2003年,广州决定重启珠江新城建设。此时,规划了10年的珠江新城,仍然一片沉寂。
张力在政府的人脉再一次发挥奇效,得知珠江新城将建成广州最核心的CBD,张力和李思廉也开始了商业地产的开发。
二十年前的珠江新城
从当时来看,很难判断这会不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从富力后面的走向来看,显然转向商业地产这个决策有点过于超前。
2004年,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市政重点配套设施广州歌剧院、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超高双塔(分东塔和西塔)等六大标志性建筑纷纷布子珠江新城,且力保要在2010年“广州亚运年”前建成。
先知先觉的张力早已抢先一年捷足先登。在2003年9月30日的土地拍卖中,富力以7.7亿元独揽4幅地块,楼面地价仅在2380元/平方米。
2004年一年,富力又拿到3块地,总建筑面积达到52万平方米。张力更是放言,珠江新城的地“出一块拿一块”。
珠江新城的富力中心
当时所有业内人士,都认为张力疯了。彼时,富力一年的销售额只有60亿元,大手笔进军商业地产,极其冒险。
极度膨胀的张力和李思廉,都没有看到其中的风险。
2005年,对张力来说极其关键,富力在他和李思廉的带领下,登陆了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
2006年,富力大举拿下21宗土地,全国布局蓝图全面打开;2007年,富力继续高歌猛进,仅天津、佛山、广州三幅地王合计地价就要112亿元。
这一年,富力拿地103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增加了46%,总建筑面积达到约2617万平方米,以161亿元销售额夺得“华南五虎”之首的桂冠。
上市、销售额持续暴涨,一直掩盖着张力埋下的风险,而这个风险越积越大,只要政策一发动,马上就会点燃。
张力大肆买地投资,富力的负债率开始高企,这一数字从2005年上市之初的20.5%,到2007年底飙升为139.5%。
五
2007年底,万科的王石抛出房地产拐点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万科率先降价过冬。
此时的富力地产,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达到了惊人1:1配比,投入资金大、回款周期长的商业地产,冻结了富力地产大量的资金。
富力第一次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张力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据说李思廉还数度落泪。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一次,张力果然裸泳了。
当时,富力上下的口号就是“撑过明年”。金融危机既让富力的风险暴露出来,又救了富力一命。
2009年,国家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张力才得以度过危机。
资金链险些断裂,让张力收敛了不少,减少了拿地。商业地产并没有带来足够的收益和资金,富力也开始被专注住宅市场的恒大、碧桂园拉开距离。
受了教训,张力此时对国家宏观政策把握不准,没有把握好市场趋势。
2013年,富力重启扩张,但投入对象却是二三线城市,因为那里拿地便宜。这也有可能受限于商业地产的重投入,实在没有更多资金投入一线城市。
而恒大的许家印和碧桂园的杨国强,趁着行情低迷,在一线城市囤积了大量土地。
2014年,房地产又迎来一次新的调控,富力再一次站到了破产的边缘。张力也感到非常无力,被市场左打一个嘴巴,右又打一个嘴巴。
2015年,政策再一次放松,许家印和杨国强大搞高周转,趁着房价大涨快速卖房,迅速回笼资金,低吸高抛,快速挤入房地产行业第一第二位置。
让张力感到悲伤的是,富力完美的错过了这一波行情,别人家业绩突飞猛进,富力只能苟且活命。
富力没有踩对市场的步伐,最主要还过早涉足商业地产,虽然张力在珠江新城拿了很多便宜的地,但他们重度投入商业地产的决策,耗费了富力太多的资金。
可以说张力和李思廉过于超前,也可以说他们缺乏足够宏光的眼光。
六
到了2016年,富力的年销售额只有651亿,而恒大、碧桂园,曾经跟在富力屁股后面的小弟,早已突破了3000亿的规模。
在张力和李思廉领导下的富力,失去了快速发展的10年,也在一线房企中开始掉队。在住宅地产失去地位的张力,仍然想在商业地产和酒店行业扳回一局。
2017年,张力和李思廉认为等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在国家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王健林的万达遇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经过深思熟虑,王健林决定打包卖掉万达旗下的13个文旅城和77个酒店资产。
王健林第一个找到的就是孙宏斌,孙宏斌经过极短时间的考察,就决定了以631亿的价格整体买下来。
张力看到孙宏斌接盘王健林资产的消息,知道孙宏斌更看中的是万达的文旅业务,对77个酒店则兴趣不大。于是,他打电话给王健林,表示想接盘77个酒店。
可是,直到签约的前一晚,张力还在摇摆不定,实际他是想再杀杀价,又说不想买了。
到了签约当天,张力和李思廉还是来了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原定下午4点正式签订协议,但又延后了一个小时。
王健林、孙宏斌、张力、李思廉4个大佬,在会议室里讨价还价,据说还传出了摔杯子的声音。最终还是谈成了,张力敲了孙宏斌一笔,把77个酒店的总价谈到了199亿元。631亿的总价是不变的,这意味着孙宏斌要出更多的钱。
在这场世纪交易中,笑得最开心的,当属张力和李思廉。买回来的酒店,平均每个成本2.6亿元,相当于富力自己盖酒店的成本的一半。
这一战,张力捡了个大便宜,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豪华酒店物业公司,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是,一次性付出199亿资金,让本来负债率极度之高的富力,更是消化不良。
2019年回过头来一算,孙宏斌吃下的13个文旅,已经产生了1600多亿元的销售额,孙宏斌大赚了一笔;而张力6折买下77个酒店,却给富力带来了4.6亿元的亏损。
同一笔买卖,孙宏斌赚了大钱,而张力却亏了钱,是不是张力继商业地产之后的第二次滑铁卢?
七
尽管这几年,富力地产过得很艰难,一直没有产生正现金流,但这并不妨碍张力成为超级大富豪。
2020年2月26日,张力和儿子张量的财富合计260亿元,父子两名列《2020全球胡润富豪榜》第729位。
低调的张力,依然和李思廉这个相处了20多年老伙伴一起,带领着富力地产负重前行。
在早期,张力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旧改的发展模式,带领富力地产迅速成长。成功也让张力过于自信,过早的涉足了商业地产,在珠江新城拿了大量的地,以到业内人士戏称珠江新城为富力新城。
富力并不败在珠江新城,而是败在张力极端的扩大商业地产的版图,导致富力在住宅地产失血过多。
受商业地产拖累,富力在住宅地产几乎全部踏错了市场节奏,被专注住宅的小弟恒大和碧桂园加杠杆扩张而迅速超越。
住宅市场失意了,张力病急乱投医,想迅速在豪华酒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一口吃下了万达77个酒店,至今还消化不良。
地产大佬张力抓住了机会,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旦决策稍微有些失误,就一落千丈,被对手狠狠地甩在后面。
大佬之间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残酷,他们在获得超额财富的同时,也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