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暂停经济战又起 中国长期容忍印度酿苦果(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作者及原出处观点,仅供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印两国发生在阿克赛钦地区的边境冲突持续两个月后,终于在两国政府高层介入下暂时平息,双方从冲突地点后撤两公里脱离接触建立缓冲区。然而,在经济层面印度对华展开的“战争”却并未结束,59款中国移动应用程序(APP)仍被印度政府禁止,印度政府甚至还要求该国法院阻止中国公司对APP禁令发起的挑战,中国进口商品在印度港口清关进度仍然停滞。面对印度经济层面的报复行为,在贸易战上与美国都能打的有来有往的中国却沉默了。
继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度又在经济层面另开战场,禁止Tik Tok等59个中国APP。(视觉中国)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现状与中美贸易极为相似,中国都在贸易中占据优势,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贸易顺差,只是规模差了很多。以2019年为例,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达人民币3.73万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45美元);中印贸易总额达6,395.2亿元,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从美国获得贸易顺差达2,958亿美元,中印则为人民币3,917.4亿元,以贸易顺差在贸易额中的占比论,中国在与印度贸易中所占的优势比中美贸易更大。
印度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实际只是印度外贸劣势的冰山一角。据印度商工部数据,2016年印度进出口总额6,262.36亿美元,贸易逆差970.92亿美元;2017年进出口总额增加到7,493.86亿美元,贸易逆差却暴涨到1,503.56亿美元;201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1.99%至8,392.16亿美元,逆差增长26.17%至1,897.09亿美元;2019年进出口总额降低3.72%至8,080.27,贸易逆差降低15.82%至1,597.01亿美元。从最近四年外贸数据来看,印度的贸易逆差随着外贸的增加而扩大,其增加速度远快于贸易额的增加,反映了印度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严重不足。
中国曾连续多年蝉联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直到2019年才被美国取代,但依然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国还是印度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目的地。颇为有趣的是,中国长期是印度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来自中国逆差占印度全部贸易逆差的约40%,而美国长期是印度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当然,来自美国的顺差仅占来自中国的逆差的三分之一略多,并不足以弥补来自中国的逆差。
也正是由于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印之间的贸易战或者说印度对中国单方面的贸易战早已开打。在世界贸易领域,中国拥有多项桂冠,其中有一项鲜为人知却又长期蝉联第一——遭反倾销调查数量世界第一。据统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至2018年,中国连续23年蝉联世界反倾销调查第一大目标国和对象国,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总数约占全球1/4,反倾销调查占23%,反倾销措施约占25%。
中国曾长期是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直到2019年才被美国超过,同时中国还是印度第一大进口目的地、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图为2006年7月6日中印乃堆拉山口边边境贸易通道开通仪式。(AFP)
而印度又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同样长期蝉联印度第一大反倾销调查目标国。1995年至2016年,印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99起,占同期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6.35%,位居第一;印度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152起,占同期中国遭受反倾销措施总数的17.55%。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措施的执行率高达76.3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执行率的64%,更高于对中国71.2%的执行率。
与之相对应的是,1995年至2016年22年间,中国对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只有7起,相比印度对中国发起的199起连个零头都不够。仅2019年1月到10月,印度就对中国发起了7起涉及20多个税号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同期对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共计234起,印度占比也不过3%,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确实给予印度极大压力,如果印度政府不出手,其国内制造业会被中国商品挤垮,这也是印度拒绝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最大原因。一方面,可能也正是因为中国对印度反倾销的长期忽视,助长了印度的气焰,频繁诉诸反倾销保护国内制造业。
中国的目标从来都是美国,印度虽已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以进出口总额论只不过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国,中国官方多称印度为南亚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以满足其虚荣心。可以说,中国有足够的理由去忽视印度,对印度的蔑视在中国互联网上蔚然成风。然而,如果排除香港、荷兰两个转口贸易地,印度将是中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顺差来源国。近年来中国虽已不再片面追求贸易顺差,转而谋求贸易平衡,但忽视第二大顺差来源国印度有些不应该。
更为重要的是,印度近年来谋求发展所谓的“印度制造”,按照后发国家制造业发展规律,第一步不外乎就是进口替代,印度大量进口的中国商品首当其冲。被印度视为印度制造典范的手机产业,就是印度通过不断提高进口关税,迫使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手机厂商在印度落地生产的;而当手机组装厂落地后,印度又分阶段提高零部件关税,迫使手机零部件工厂落地印度。中国手机品牌的崛起离不开中国手机产业链的建立,从山寨机卖遍全球到品牌机全球热销,都离不开中国完整的手机产业链,一旦印度建立手机产业链威胁就大。
针对印度的贸易保护行为,美国早在2019年6月就取消了印度的最惠国待遇,而中国似乎仍无动于衷。就国际形势而言,印度确实是中国拉拢的对象,以免其倒向美国。此次中印边境冲突中国明显占据优势,官方却保持沉默,任由印度政府及媒体“表演”,印度得了面子中国得了里子倒也各得其所。然而,此次印度在经济层面对中国动手,却似乎是面子、里子都要,中国应该有所表示了。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作者及原出处观点,仅供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