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高晓松人民日报直播遭集体叫骂,被批文革回潮(组图)
《人民日报》官微稍早前在宣传时因遭遇大面积留言辱骂而删除文字,随后直播如期上线,但当高晓松手持纸扇上线时,网友的骂声接踵而至,不少留言“高晓松滚”“公蛆滚”“狗屎”“垃圾”“一个美国人死皮赖脸赖在中国,还一直阴阳怪气”“抵制公知”。随即,官微紧急中断节目。
至于为何网友怒骂不断,有声音指,这些都指向高晓松,因为他在过去的舆论场中有过触犯中国底线的公开言论,包括曾称中美最大区别是前者靠潜规则生存;在涉台问题上,说过郑成功——官方称其是民族英雄——是倭寇;文化方面,曾说古代四大发明是假的,阿拉伯文明优于汉文明。
此外,还有质疑高晓松是美国籍,理由是其在2011年因酒驾面对警察时拿出美国护照,试图逃避法律制裁。不过,在2019年加入中国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后,高晓松解释该党派不接受外籍会员,暗示自己仍为中国籍。
对于一片骂声,有支持高晓松,也有反对高晓松的。支持者认为“一个高晓松都容不下,这不是一个大国人民的胸怀”,不过这条微博的留言反对多于赞成,一些网友拿“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来反驳。还有支持者声称文革回潮,“红小兵又回来了”“民智未开,叫骂的人都是被关在井底的青蛙”。
近来,高晓松在舆论场的热度一直不低,但此次遭遇集体抵制,令人大跌眼镜。(微博@高晓松)
反对的声音多指向“公知”群体——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知识分子统称,认为“高晓松事件”意义不亚于湖北作家方方“封城日记事件”,因为当下网友对各种言论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意味着“以为先被启蒙又想启蒙别人的言论走红的时代”已然终结。
纵观近10年来的中国舆论场,可以很明显看出,“公知”群体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譬如曾经知名的网络大V薛蛮子、李承鹏、任志强、潘石屹等纷纷退场,很少再就公共事件发声。一些批评者认为,中国的言论自由被限制;但也有声音认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和中西方软硬实力的悄然转变,使得“公知”言论不再可信,退场是必然的。不过忧心者却是看到,中国舆论场的撕裂感越来越强烈,二元对立的情绪也日益浓厚,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热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