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冲突:印军反败为胜与莫迪改口,解析新德里的新动作(组图)
6月19日至23日间,新德里当局面对中印西部边境对峙的动向,又有了些许新动作。
首先,《今日印度》、《印度斯坦时报》等主流媒体突然开始宣传印军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的“武功”,他们借印度国防部“南栋”(即印度海、陆军办公区)匿名官员的情报,称印军突袭了解放军哨所,落入水中的印军官兵也消灭了些解放军。到23日,《今日印度》等媒体还借匿名印军军官之口称“解放军至少阵亡一名军官”。
新德里这种转进的态势较之此前的风头大不一样。如果说6月中旬的印媒战地秘辛都在间接吐露一个事实:我军败了,且伤亡不小。那么,此番新德里就在集中精神,统一思想,要让所有印度人立即接受一个新结局:我军胜了。
对熟悉印度当局操作的分析人士来说,这种操作有较大的可能性意味着一件事,即印度退出了中印西段边境地区的争斗。环顾2017年中印在洞朗前沿“解除接触”(discharge)后的印方舆论,就是一片“中国败了、印度胜了”的声音。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印度第四大报《不灭之光报》(Amar Ujala)的报道,即“中国最终向印度低头”。
近日,因为中印在边境发生冲突,印度多地蔓延着一股“抵制中国制造”的情绪。很多印度人甚至会集中敲打一两台电视机并表示其爱国心。(美联社)
尽管截至6月22日,环顾《今日印度》、《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外界可以发现中印两军仍在加勒万河谷前沿瞠目相见;印度全境底层还掀起了“不买中国商品”的热潮;部分非人民党执政地区,如马哈拉施特拉邦甚至出现了撕毁与中国企业签订的合同的风波。但总的来说,媒体的风向标仍然能暗示一些情况。
事实上,印度当局可能已经在6月19日就展现出了对中印西段边境冲突的真实立场。而这就引出了印方的又一新东西,即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6月19日被印度媒体抹消的发言。
据《印度斯坦时报》披露,在莫迪当天举行的集合了印度16大党政团体的“全党大会”上,这位印度最有权势的强人亲自强调,解放军既没有闯入印度国边境,也没有占领任何哨所,印方还有“20个士兵(jawans)殉职”。
印度总理莫迪在与印度各地首席部长(即地方最高主官)们举行视频会议时,向在拉达克地区与中国士兵对抗中丧生的印度士兵致哀。而20人丧生也是印度方面所能宣传的最高限度的损失。(美联社)
这种坦诚战况,并希望印度全体政要接受现状的态度对普通民众无疑是巨大的冲击。莫迪的表态,甚至也暗示印度高层间接接受了1962年控制线。这句嗣后被印度媒体删除的发言,蕴涵着颇具爆炸性的信息量。它意味着新德里方面试图结束对峙的态度或有所显露。
的确,到6月22日,仍有部分印度边缘党派鼓吹中印一战,如新德里执政党平民党(AAP)即是如此。该党不仅强调对华强硬,散布“中国病毒”论,更强调要“打赢对中国的战争”。这些强硬党派大都没有得到6月19日“全党大会”的邀请,可算印度政治大环境下的饿鬼(preta)。
必须承认,印度各界人士对华强硬、对华开战的想法是有原因的,他们仍沉浸在莫迪当局对巴基斯坦的两次“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胜利”中,它们分别是2016年帕坦科特(Pathankot)袭击事件后的乌里(Uri)战斗和2019年普尔瓦玛(Pulwama)袭击事件之后的巴拉科特(Balakot)空袭。很多普通印度人希望莫迪能以同样的方式在中印西部边境对解放军“还以颜色”。
可中国与巴基斯坦终究不同,印度如以上述方式对中国采取行动,这将意味着对华战争。这种前景无疑是新德里不希望看到的。
对此,《不灭之光报》在6月21日的一篇通讯中认为,印度目前仍没有做好备战准备。且不说中国在其他印度经济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有所增加,更不用说遭遇新冠疫情的印度需要时间以及外力支持才能重回正轨。因此,印度任何试图挑动战争的行动“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深远的国家利益”,还会让该国树立侵略者形象,并破坏其“博爱”的传统国际形象。
新德里在边境问题上难以与中国握手言和,加勒万河谷一战印军损失较大的结果,更让印度各界短时间内难以平复情绪。幸而,以莫迪为核心的印度执政党系统确立了回避冲突的意图后,印度的国家机器和暴力机构仍能基本贯彻其意志。当新德里明确表现出了回避冲突的意愿,且新德里高层也展示了对1962年控制线的默许时,印度隐藏在谈判桌下的立场就显得逐渐明晰。而新德里的新动作,对于两国尤其是印度而言,可能都算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