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马伊琍的“自爱”,佟丽娅的“忍耐”:父亲的角色,在一个女人的婚姻里到底有多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种,有的种子一来到世界,就有人在旁静候,为他们浇水、施肥。
后来,他们长成独特的形状,或是参天大树,或是万紫千红。
而大部分的花种被拉被扯,被用剪刀不断修剪。
有的在开放之前,就已枯萎;有的要很努力,才能绽放。同样是婚姻触礁,马伊琍和佟丽娅的应对方式截然不同。
前者淡定说出“且行且珍惜”,又能适时感谢“彼此成就”。
后者对婚姻的最高要求不过是:“回家就好。”
为什么?答案有些简单,前者被父亲狠狠地爱过,有着充盈丰沛的精神世界。
她是幸运的,在自己的花期中静静地开花结果。
那是因为有父亲给她滋养,给她爱,她便不必急,不必躁。
而佟丽娅的身后却是空无一人,被父亲悉心教导:要多干活,多伺候陈思诚,要有一颗忍耐的心,幸福才会来。
父亲,究竟怎么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呢?
01
没被爸爸爱过的女孩,一生都在找爸爸
奥黛丽.赫本被称为“20世纪最美丽女性”,她的美貌优雅令世界折服,却没能遇见一段美好的婚姻。
2次离婚,3次流产,数次被出轨,人生最美丽的23年,都在与两任渣男纠缠。
为什么?
她说:“我6岁时,父亲就离开了我,让我非常伤心,我受不了再也看不到他。可是,一天又一天,他再也没回来,也让我一生远离了安全感。”
真是印了那句话:没被爸爸爱过的女孩,一生都在找爸爸。
怎么找呢?
第一,男性观。
爸爸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往往会给孩子树立起“男人应有的样子”。
赫本出演《罗马假日》后风光无限,却选择了一位大她12岁的二三线演员费勒,并且费勒结过3次婚,生了5个孩子。
最让人不解的是,费勒还有变态般的控制欲。
他不接受赫本任何意见,完全掌控赫本的衣食住行。每次新的剧本,他都粗暴地删减掉自己不能接受的戏份。甚至,赫本出席活动的发言稿,也必须由他一手操控。
人人都说费勒古怪霸道,偏偏赫本认为这些控制其实是爱意。不仅如此,赫本还反思到:“费勒敏感暴躁,是因为我名声太大。”
于是,刻意隐藏自己的光芒。
“我忙于工作,对家庭付出太少,所以费勒才这样。”
于是,她怀过4个孩子。等到36岁,怀着四胎时,费勒还在出轨。
这时,赫本才醒悟:这真的不是爱,这是控制。
没被爸爸爱过的女孩,总在陷入泥潭后,无法抽身。
其实,她们是那么地渴望,渴望有一个理想中的父亲,渴望补偿曾经缺失的爱。
只是,她们要么找一个与爸爸相似的男人,要么找一个与爸爸截然相反的男人。
而这种选择,从一开始就错了。刻舟求剑般地寻爱,换来的往往不是爱,而是再一次地头破血流。
第二,关系能力。
爸爸如何和孩子相处,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跟异性相处,发展关系的能力。而在爸爸缺位的家庭里,这种情感的联结少之又少,甚至让人感觉不到。
正如作家刘墉说,“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都没有手。”
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的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这样的孩子,成人以后,你或许总能听到她们说自己缺乏安全感。其实,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她们没能发展出这两种关系的能力。
1、回避亲密
她们无法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轻松、安全。
人民日报转发过这样一个视频《男人如何用一个词描述父亲》,看评论,却是句句扎心:
“父亲,是让人厌男的第一步。”
“我爹让我越来越厌男,从小就打定主意不婚不育。”
“没错,我爸出轨不止一次两次了,但是被发现了还特别理直气壮,让我觉得恶心。从那以后就特别讨厌男人,我以后自己一个人活着也挺好的。”
“这辈子都不想结婚了。”
她们受伤后,为了保护自己,将自己紧紧包裹,疏远他人,同时,也疏远了真实深刻的温暖和爱。
2、忧虑被弃
东出昌大和渡边杏曾被评选为日本“模范夫妻”。在演员的黄金年龄,选择家庭,退出荧屏,心甘情愿地相夫教子。
杏结婚后,整整5年,渡边杏甘愿放弃当时正红火的事业,在演员的黄金年龄,选择家庭,退出荧屏,心甘情愿地相夫教子。
她两度怀孕,抚养3个孩子,一心一意经营家庭。
没想到杏怀着二胎时,东出却忙着出轨未成年少女,婚外情持续了整整三年。
被日媒踢爆后,东出一边安心做起缩头乌龟,一边继续跟情人保持联系。
最狗血的是道歉记者会中,东出被问到:“更喜欢杏还是唐田?”
他沉默了整整12秒,答:“我现在把心中所想在这里说出来的话会伤害到妻子,所以恕难回答。”
反而是杏先站出来向公众道歉,忙着给对方擦屁股。
让人唏嘘的是,东出昌大和杏的父亲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杏的父亲是日本影帝渡边谦,就是《艺伎回忆录》中,那个被章子怡惦记了一生的男人。
渡边谦风流成性,成功离婚后,把杏扔给杏妈,飞往美国娶了小三。此后,杏爸彻底没了联系。
为什么她全心为家付出,受伤后仍旧一忍再忍?许多人会在和一个缺位爸爸相处过程中形成一个错误的认知:爸爸不爱我,是我不值得被爱,别人也不会爱我。
这种认知又在无形中影响着她们的每一段亲密关系,她们会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
为此,她们可能不断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断原谅来挽留一份早已不存在的爱。
无法放手,不过是因为贪恋那一点点温暖。
她们不知道好男人是什么样,不知道如何跟异性相处。
那些爸爸没能给她们的东西,有的人用尽一生寻觅,却终究无法找回失去的父爱。
02
你要找的不是爸爸,而是自己
渡边杏的纪录片中,有一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望着嬉闹玩耍的女儿们,工作人员很好奇:“你看到了什么?”
杏沉默良久,说:“比起同一条道路,还是不一样比较好,如果再有选择,我还是会选择不同路线。就好像是发觉这条不通,但只要一步一步的前进,就总会有到达目标和山顶的一天。
我自己不是属于精明的人,绕远路的时候也很多,用兔子和乌龟来比的话,我绝对是乌龟。但,我不认输。也绝对不会!”
是呀,没能被爸爸好好爱过,的确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爸爸,无法选择自己年少时被如何对待,却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创伤,如何经营现在的亲密关系。
有人沉溺于过去的伤痛,认为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责任,等待别人的救赎。
但,也有另一种选择,把过去安放在过去,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
走出阴影,重启人生,需要两种能力:
第一,区分过去和现在的能力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一个人?
本质上就是:过去总是存在于现在。
而重启的能力,意味着一个人能辨别过去和现在,有意识地减少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比如说,玛丽莲·梦露把名字从诺尔玛·琼·莫媵森改成玛丽莲·梦露时,说:“我必须重生,这次比以前好多了”。
她通过改名来完成一次重启。
也可以通过检验自己的信念来区分过去和现在。
比如,男人是不可靠的,绝对不要依赖别人。
比如,我总是搞砸一切,没有经营关系的能力。
再比如,别人看到真实的我,发现我脆弱的一面,就会离开我。
看到信念,是改变的第一步。
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停一停,思考新的应对方式,有了新的选择,而不只是过去信念的自动反应机器。
第二,哀伤的能力
哀伤的能力是说:我们需要承认无法找回失去的父爱。
这种承认本身是一件悲伤的事,你可能会愤怒,会有恨意,这都没关系。
重要的是,在愤怒和怨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资源和力量。
而走过哀伤,也意味你在心理上不再是那个无望无助的小孩,而是一个可以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
很喜欢心理学家萨提亚的这段话:
萨提亚认为人有三度出生。
第一度出生里,我们就有了足够的资源;
但是在第二度出生时,资源就开始被掩盖;
而第三度出生开始,我们又可以找回这些资源,重新选择。
你本就拥有足够的内在资源,当你愿意去看见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