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重谈乃无稽之谈 中美贸易战处于怎样的节点(组图)
近来,全球的国际时政新闻都已“让路”给疫情,唯独中美在疫情之上、之余的博弈,还一再现于报端。值此时,两国此前鏖战一年半,却因疫情而搁置的贸易谈判,仿佛又生出了一丝变数。
这主要与这几日的三个新闻相关。
美国总统特朗普目前正敦促各州重启经济。(Reuters)
第一,中国贸易谈判代表刘鹤5月8日应约同美方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及努钦(Steven Mnuchin)通话。两国除了提及疫情之下的合作,也重点谈到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第二,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5月11日引述知情人士,称中方“接近贸易谈判的顾问”已建议中国政府重新商讨一份更向中国倾斜的新协议。而特朗普当日晚些在白宫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听闻中国想重新谈判,认为中方只是想要一份更有利他们的协议,“我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又指,想看看中国会否遵守已经签署的协议,大幅增加购买美国产品。
第三,中国财政部于5月12日发布了税委会公告(2019)2号,决定对第二批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公布第二次排除清单。
三则与中美贸易相关的新闻接连发生,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被誉为“两国关系压舱石”、动辄牵连两国各领域博弈的中美贸易,究竟处于怎样的节点?
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商品豁免清单中的细节:
让我们一一盘析这三个新闻的意义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首先,5月8日双方贸易谈判牵头人的通话。遍览两国就是次通话公布的通稿,可看出两个细节。
先拣次要的讲,中方通稿提及两国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协调,美方通稿则强调“两国皆有十足把握地预估可按时按协议内容兑现各自承诺”(both countries fully expect to meet their obligations under the agreement in a timely manner)。
中方对“宏观经济”的强调,与中方在国际场上强调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倡议一致。如今的全球经济已经愈发漠视主权国界,诸如此次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更非一国所能独自面对,中美这些大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更直接影响国际社会。
美国方面对“皆有十足把握……兑现各自承诺”的强调,则更多关乎美国选举政治。白宫方面有必要向国内听众奉上“定心丸”,尤其是那些从事中美贸易的美国商会。尽管这“定心丸”可能只是口头上的安抚。
特朗普在其选民面前树立起一个强硬对外的形象。(Getty)
这也就牵扯到更关键的细节: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落实应当正面临颇大的问题。
中方在通告中表示“努力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推动取得积极成效”,美方则表示“在为了成功落实协议而建立必要政府架构方面取得良好进展”(good progress is being made on creating the governmental infrastructures necessary to make the agreement a success)。
何为“为协议的落实创造有利氛围和条件”?孰谓“为落实协议建立必要的政府架构”?很明显,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还未能真正开始落实,尚处于铺垫阶段。
相关文章:
为何会如此?外界无法断言。但无外乎“刻意不落实”或“无法落实”两个可能。“无法落实”的原因众所周知,COVID-19疫情真的是无法预知的“不可抗因素”。但这是否就是全貌?会否有“刻意不落实”的因素?
这也就牵引到近期的第二个新闻: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会否重谈?二字以蔽之,不会。何以然?因为重谈协议既不符合美国利益,更不符合中国利益。
美国不想重谈的原因显而易见,对白宫而言,这是一份成功的销售单。美方得到了中国两年内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的采购承诺,而中国相应的金融、外企限制等改革,纵使符合中国既定改革进程,也一定因美国的压力而加快了速度。
中国也没有重谈的理由。毕竟第一阶段协议对中国而言,无外乎是“买买买”和“加速自身改革”,这本来也是中方既定要做的事。而美国则需修改根据“301条款”制定加征关税决策的行为准则,改变过去数十年该条款被滥用的情况。此外,一系列中美对话机制的重启,意味着美国国内对华温和派势力的倡议也得到了体现——这才是中方最想要的结果:一个互惠互利的,或至少稳定的中美关系,以供中国继续发展自身实力。
因此,一如《Global Times》所述,所谓“中国应重谈协议”的建议,只不过是来自“接近贸易谈判的顾问”。美国有强硬派,中国也有强硬派。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政策时而由温和派主导,时而由强硬派主导,靠政权交替的方式来平衡。而在中国,向来都是通过内部协商,在温和派与强硬派主张中得出“持中”政策——让两派都不满意,也让两派都能接受。
美国靠的是"Checks and Balances"(制约与平衡),中国靠的是“允执厥中”。这是两国政治文化共通却又不同之处。美国如今由强硬派主导,中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若非遭遇国内大变,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最后,两国涉及关税的最新措施,便是中美不会重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有力证据。面对COVID-19疫情这种突发因素,中国生产力消费力纵然能比其他国家较快恢复,也需要时间,而美国能否生产出供中国购买的商品产品,也取决于美国何时“重启经济”。这是第一阶段协议遭遇阻力的原因。
即便如此,两国贸易冲突也在持续改善。事实上这并非由2020年1月两国签署协议才开始,甚至要早于2019年12月两国宣布达成协议之时,而是2019年7月底的“上海会谈”,正如“3000亿新关税9月开征 上海会晤才是中美谈判的真正起点”一文所言,中美两国在“上海会谈”始摸清对方底细,自那之后谈判便已开始走向缓和之趋势。
2019年7月底中美两国代表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二轮谈判,可谓是第一阶段贸易谈判的转捩点。(Reuters)
美国方面,白宫先后五次公布对华加征关税商品豁免清单;中方也于2019年9月、12月,2020年2月和如今5月先后公布“第一批第一次”、“第一批第二次”、“第二批第一次”和“第二批第二次”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清单。
要意识到的是,中美贸易谈判还在进行时,今年1月疫情前签署的只是“第一阶段协议”,因此两国缓和的方式都是对加征关税商品进行“排除征收”,而非直接“取消已加征关税”,后者要等到最终协议签署才可达成,这还取决于特朗普能否连任。
不过归根结柢,纵有疫情这个不可抗因素延缓了第一阶段协议的落实,影响了后续谈判的进程;纵有中美博“疫”所造成的、前所未有的中美舆论战,但这并不改变美国方面“特朗普要达成大协议,和中国方面“要在符合国家既定发展轨迹基础上确保外部环境稳固”的中美贸易谈判基本盘。
因此,“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有可能重谈”终究只会是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