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16.5°C-18.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2020-05-03 来源: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三月上旬,北美疫情刚爆发之时,加拿大人民也加入了抢购卫生纸的浪潮中。

加广中文报道,在加拿大,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病例的增加,恐慌情绪也在蔓延。一些城市的Cosco 商店出现了抢购卫生纸的现象,在3月10日前后,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尔市和周边的几家商店早上开门不久货架上的卫生纸就被抢购一空。一位店员说,她们一天就卖掉了平常一个星期的量,过去从未发生过这种事。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公众储存一些必需品,包括常用药,可久放的食品和卫生纸,但是也告诫人们避免“恐慌购物”。囤积够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卫生纸显然是没必要的。一位蒙特利尔市郊的Cosco 店员说,那种超大包装的卫生纸,一包够一个人用一年半,有些人一下子就买了三包。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 1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抢购卫生纸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几乎席卷世界各地。这个现象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澳洲、欧洲甚至香港地区甚至中国内地部分城市都有发生。

最夸张的一个例子,2月17日港媒报道,香港的3名小偷偷走了放在超市外面的600卷厕纸,舆论一时哗然。

疫情爆发初期,为何各国人民都抢购手纸,甚至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目前已经有各种推测,很多人也觉得依旧困惑或不得要领。笔者干脆整理个抢购厕纸的八大猜想,供大家参考。

猜想1:保质期“超长待机”,经久耐用,不抢白不抢

网友“树先生要睡觉”写道: 为什么囤纸巾?我搜了一下,因为纸巾比食物保质期长,不易腐坏。而且对于鼻涕,如厕,擦嘴,没有替代品,所以大家才囤。还有,日本以前一次大地震后,发现最缺乏的东西,不是食物,不是医药,而是厕纸。此后,日本政府建议国民家里要囤纸。

确实,卫生纸一大特点是保质期“超长待机”,囤个三年五载可以照用不误。不像肉蛋奶、蔬菜和米面粮油,都有一定时间的保质期,常常在半年或1年以内。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 2

食物,大家都喜欢吃新鲜的;卫生纸嘛,只要家里有空间,则是多多益善。

不过,其实囤太多还是有可能后悔。比如另一个网友“万欣”说:我也囤过厕纸,双十一搞活动一下买了好多箱,把阳台都塞满了,好几年过去了才用了一小部分,跟房价比起来几百块的厕纸常年占了一大块地方,还增加火灾隐患,实在得不偿失,再也不囤了。

猜想2:需求量大,是生活中的刚需必需品,且可替代性差

确实,用惯了柔软的厕纸的人,再回去用充满油污的报纸或硬邦邦的书本纸张擦屁股,估计体验会差很远。

公众号“大象公会”在《为什么世界人民都在抢厕纸》一文中分析,相比于食物,厕纸的需求刚性且可替代性差。食物具有广泛的可替代性:不能吃米饭有面条,没有面条有饼干,没有饼干还有面粉杂粮零食罐头等等。饮水来源广泛,且只要有火源就可以简易消毒。而厕纸几乎没有可替代性,来源也十分单一。

此外,厕纸一般只有在商场货架上才有,比起可以占用数十排空间的食品,往往只有一排货架。而且密度低,体积大,一个货架上最多也只能摆放几十件,一旦出现了刺激人们集中购买的信号,极易被抢购一空,引起「恐慌-抢购-加剧恐慌」的连锁反应。

猜想3:流感或冠状病毒感染后容易拉肚子,卫生纸需求量飙升

这是一个不正经的猜想,但在网上也不时看到这个说法,且对很多人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

当下正值北半球春天到夏天的过度期,特别在加拿大和美国,不少地方依旧天气寒冷,本身是流感或感冒的高发期。以往经验,感冒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流鼻涕或拉肚子的情况,用纸量确实会飙升。

此外,新冠疫情刚发生时,国内便有一种说法流传,如果不幸中招,无论轻症或重症,可能会伴随一定腹泻现象。

比如楚天都市报1月24日报道,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唯一首发症状,有患者腹泻确诊。

此外,中国驻外使馆的关于新冠疫情的提示中反复提及,有些患者可能会有疼痛、鼻塞、流涕、咽痛或腹泻等症状。

作为隐性或显性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之一,各国人民在疫情高发期间宅在家里时,或多或少要为腹泻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但事实上,医学专家们指出,新冠病毒不是诺如病毒、不会造成跑肚拉稀的问题;那些抢购厕纸的人绝大多数是看到别人买自己也跟着抢购。

猜想4: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活方式奢侈,卫生纸张厚,消耗快

仔细看各种统计数据,中国居民的卫生纸使用数量,其实是比较节省的,远没有美帝等发达国家人民奢侈、豪放。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 3

据statista在2018年的调查统计,美国人每人每年需要消费141卷卫生纸,也就是2-3天消耗一卷,是世界第一,而中国每人每年消耗49卷卫生纸,大约是一周一卷的量,远低于这次发生抢购的那些发达国家。

此外,据NRDC2019年的报告,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使用100卷卫生纸。

无论美帝人民每年平均消费100卷还是141卷卫生纸,都基本秒杀中国人。有网友留言称:难道没人注意到美国人平均每2-3天就消耗一卷厕纸么?

此外,还有网友指出:美国这边厕纸用的快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厚,巨厚,(一卷)我上三次厕所就快用完!

猜想5:物资短缺的记忆根深蒂固,抢购卫生纸成本低且成果显著

本条分析主要针对海外华人。综合各方信息,无论在美国、加拿大还是澳洲、日本的华人,很多都在抢购卫生纸的“大作战“中收获甚丰。

在我们父母辈,大饥荒和长期食品的限量供应、凭票购买,使得很多老一辈的人,骨子里有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和对物品匮乏的恐惧感。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 4

于是,当危机发生时,一些华人潜意识中的物资短缺的不安全感再次被唤起。在经历了前期抢购口罩、大米、消毒液、洗手液的恐慌后,卫生纸又不幸中招。不是嘛,看着屋子里一堆堆的卫生纸,安全感和自豪感顿时爆棚。

此外,正如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之后,国内疯狂抢夺碘盐一样,卫生纸同样价格不贵,携带轻便,容易引起恐慌性抢购。

猜想6:国外历史上存在抢购厕纸的恐慌记忆,容易再次引发担心

本次抢购卫生纸的热潮中,国外很多地方除了华人身影,很多老外也参与其中,不亦乐乎。比如有网友留言说,疫情刚爆发的3月中上旬北美各Costco人满为患,都在抢纸;更有网友说,厕纸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风向标。

在物产丰富、自由流通的北美地区,按理说抢购卫生纸现象不应该存在。而且北美森林树木储量甚多,用于生产优质卫生纸的原料根本不缺乏,且很多卫生纸生产工厂都位于本地,并非需要大量进口。

但好玩的是,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卫生纸抢购潮。1973年,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美国人已经在担心汽油、电力和洋葱等产品的供应会出问题。当年,一份政府发布的关于卫生纸可能短缺的警告引起了媒体的大量报道,但并没有出现完全的恐慌性抢购,直到著名的深夜电视节目主持人约翰尼•卡森(Johnny Carson)在开场独白中拿这个问题开玩笑。人们没有笑,而是认真对待,于是开始囤积厕纸。

此外,日本多次自然灾害中也出现卫生纸短缺现象。2014年,日本政府为了预防在下一次自然灾害中遭遇1973年和2011年的厕纸短缺,发起了一项公众运动,号召居民除了日常使用的卫生纸外,还应当额外储备更多的手纸。

当然,当下的抢购潮是短期行为,一旦人们看到超市卫生纸有足够的储备,就不会恐慌了。这也是最近加拿大和美国的Costco等超市,一次性补货N多卫生纸,几十米堆起来放在超市显眼处的原因,配合限购措施,确实开始起到了缓解恐慌抢购的效果。

猜想7:“零风险偏差”:恐惧的传染性比病毒还要强

加广中文报道,恐惧时会传染的。魁北克省心理医生学会主席克里斯蒂娜.格鲁(Christine Group)说,无法控制正在发生的事是产生恐惧和焦虑的一大原因。但是人在恐惧的时候是不理性的。我们在非常害怕的时候不会思考,只会做出反应。另外,人也是喜欢模仿的动物。在电视上看到英国或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人在抢购卫生纸,有些人自己也会去做同样的事。

疫情中世界各国人民抢购卫生纸之谜的八大猜想(组图) - 5

尽管澳大利亚的卫生纸供应充足,但那里也出现了抢购卫生纸的现象。该国的一位风险专家这样解释:“囤积卫生纸……是一种相对便宜的行为,人们喜欢在感到有风险时认为自己‘做了某事’。”

这是一个“零风险偏差”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人们宁愿尝试去完全消除一种可能只存在于表面上的风险,也不愿做一些事情来大幅降低他们真正的风险。

猜想8:最后,不能缺席、参与见证历史的仪式感

看到大家都在抢购卫生纸,甚至这已成为了疫情期间抢购的标注性事件,不参与一下,是不是少了点某种见证历史、亲历历史的仪式感或参与感,内心有点失落和焦虑呢?

就如同农历春节的大年三十,不放个鞭炮挂个彩灯贴个春联包个饺子,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人们骨子里都有获得认同的、“共襄盛举”的渴望,不是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