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妈妈带娃回国,全程口罩防护!刚下飞机昏倒,送医猝死,防疫人员吓懵,当心旅途中的“沉默杀手”
今日话题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
境外华人回国避疫人数剧增。
为保平安,
不少人仍甘愿付出天价以求一票,
然而,飞机上的风险,
也许超出了你的想象…
近日,一名华人妈妈带着两娃,
从澳洲飞回国与家人团聚。
全程穿戴口罩、手套、防护衣,
却在下飞机的一刻,
忽然晕倒在廊桥,
送医后仍宣告不治。
原本回国全家团圆,
却变成了天人永隔…
01
澳洲华女回国下飞机晕倒廊桥,送医仍宣告不治!
谁都不曾预料到,一趟平常无奇的回国之旅,一条健康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为了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杜女士一家五口刚办理了澳洲投资移民。
杜女士带着两名12岁的双胞胎儿子,在墨尔本学习生活,丈夫与大女儿则留在国内。
新冠疫情在澳洲爆发后,杜女士决定带着两个儿子回国与家人团聚
3月25日中午约12点半,三人搭上了返回中国上海的航班。当天澳洲边境已经开始收紧,很多PR或是澳洲公民被拒绝登机。
为此,杜女士庆幸的表示:“还好我们不属于PR,可以回国。”排队登机时,为了安抚孩子,杜女士笑着为儿子打了剂“预防针”:“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
为了防疫,母子3人全副武装,个个都佩戴口罩和手套,穿着塑料雨衣当防护服。途中,儿子戴着口罩时而觉得缺氧,为此摘了口罩透几口气,杜女士看到后也立即制止,让儿子赶紧戴上小心感染。
机舱里,与上百人密集共处,为了防止潜在感染,在近10个多小时的旅程中,母子三人全程一动不动始终坐在位置上
两个儿子吃了飞机餐,杜女士却只吃了半块巧克力饼干喝了几口水在和妈妈看飞机上的电影时,儿子发现杜女士看上去特别累和热,眼睛有时无法集中在屏幕上,半睡半醒地样子。快下飞机前,杜女士也感觉闷热。
当晚7点20分(北京时间),飞机抵达上海,乘客被分批检疫下机。一个小时后,才轮到杜女士3人。据杜女士小儿子小宝描述:当时他和哥哥走在前面,妈妈走在后面。
他们刚出机舱门不远,只听到身后妈妈喊了一声“小宝,等一下”。等小宝回头一看,却发现妈妈已经倒在了机舱门外约4米的廊桥上。吓坏了的儿子急忙飞奔到妈妈身边,机组人员也马上联系安排120救护车。
期间,小宝不停趴在杜女士身边和她说话,同时用湿巾擦拭妈妈的面部。杜女士不适的说:“我身体很虚,你让我睡一会。”
正当儿子打算给爸爸打电话时,杜女士开始呕吐,接着很困难地大声喘气,双目无神,精神变差,并逐渐失去意识,此后,不再回应儿子的呼唤…
据儿子小宝叙述:最初,空少怀疑杜女士是低血糖,送来一盒飞机餐,在询问杜女士是否需要氧气机时,得到了儿子肯定的回复。8点50分左右,空少又拿来一瓶清凉油,让防疫人员给杜女士涂,不过防疫人员却让空少涂。
双方推诿后,最终还是由防疫人员为杜女士涂抹。期间,还有一位空姐在录制视频。5分钟后,两名医护人员拎着急救箱赶到,此时距离杜女士晕倒,已有半个多小时。
约9点15分,杜女士终于被送上救护车。医生观察到她的心跳快要停止,立即为她做了心肺复苏,并打了几支肾上腺素。然而,任凭医生怎么抢救,心脏检测仪上始终是一条直线。
约一小时后,杜女士因抢救无效宣布死亡。据医生分析原因:认为是在飞机上久坐不动,引起肺栓塞导致猝死。
原本美满的家庭,却被这场意外击碎。
双胞胎儿子在目睹了妈妈逝世的整个过程后,就被送至酒店隔离,大女儿肩负起了照顾他们的任务,要求一同隔离。
如今,孩子们只希望隔离赶紧结束,好能再见妈妈最后一面,送她最后一程…
杜女士的丈夫悔恨的表示:“一想到妻子就流泪”妻子生前身体健康,没有病史。正是因为这样,“没人会想到,一个健康的人会毫无征兆地猝死。”
他也想通过自身经历,来提醒在澳华人,尤其是那些正准备回国的人,提高风险意识,不要冒险回国,路上的风险永远无法预测…
疫情期间坐长途飞机,为了减少潜在的感染几率,不少乘客宁愿长时间久坐不动然而,这可能让我们的身体不适应、而发生些状况,甚至会丧命…
02
10天接诊4例危急病人,多人乘坐长途飞机后死亡!
同样是在大洋彼岸的澳洲,一位在悉尼居住的30岁的年轻妹子Rani Vincent,从悉尼飞往温哥华,飞机刚一落地Rani就突发脑血栓昏倒。
当她从昏迷中醒来时,已躺在了医院里。
医生表示:“您的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刻进行开颅手术。”
最终,她的头上密密麻麻的缝了50针,不但留下了永远的疤痕,还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
可以说Rani 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
因为还有许多人就因为坐了长途飞机
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2000年10月,一名28岁的英国女乘客,搭乘从澳洲飞往英国的飞机。
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
一到机场便昏倒在地,
仅2个小时后就由于血栓
在医院不治身亡
在另一起事件中,68岁的澳洲大叔Thomas Lamb,
从英国希思罗机场经停新加坡飞往墨尔本后死亡。
飞机刚抵达澳洲时他曾抱怨呼吸困难。在被送往医院后昏迷了五天,死于肺部血栓。
之前,一条央视网的新闻报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连续10天,仅上海某医院的创伤急救中心,
就连续接诊了5例从机场送来的危急患者。
其中4人不约而同的,都是因为乘坐了长途飞机,
而引发了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脑梗
又称“经济舱综合征”。
据新闻坊称:
55岁的美国人迈克在坐了14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后,突然昏倒在地,
在送医抢救后,医生很快就把迈克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但躺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他,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仍有一些问题。
24岁的小王(化名),也没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却也因为长时间坐飞机
突发了脑梗!
被人从机场送来医院的时候,人已经昏迷了,一侧肢体还有偏瘫,
万幸的是抢救及时,最后转危为安。
不难看出,
这些突然疾病甚至死亡的乘客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都曾坐过长时间的乘坐过飞机,而经济舱与此又有着什么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03
每年2000人死于“经济舱综合症”
据有关部门的资料,
在英国每年因“经济舱综合症”死亡的人数为300人到2000人。
呢哦称作“经济舱综合症”的深静脉血栓(DVT)。
每年抵达悉尼机场的旅客中,约有400例“经济舱综合症”发生。
根据美国国家血栓联盟数据,
平均每天有274人死于血栓,
每年有60万人死于非致命性血栓。
而大家乘坐飞机旅行会增加这种风险。
由于飞机的经济舱位狭窄拥挤的空间,
无法移动双脚,从而造成小腿的血流淤滞,导致血栓的形成。
每静坐一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
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
同时机舱内通风不良,空气干燥,
中间的乘客为了避免频繁去洗手间而减少喝水,
造成人为的血液浓稠,这些更加剧了血栓发生的风险。
如果栓子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阻塞肺动脉,
就形成了“肺栓塞”。
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咯血等不适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晕厥、休克,甚至猝死,
它的致命速度并不亚于心肌梗死。
你以为换个商务舱或头等舱就能解决了吗?
已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4年乘飞机对欧洲、中东和苏联进行访问,
长时间的空中旅行,使左腿深度静脉血栓。
看,连总统都会得的病,更何况我们普通老百姓呢?
因为坐飞机时,很多时候都面临伸不开腿,
一次飞行十多个小时下来,
不但腰酸背痛,两条腿也跟着麻木浮肿。
然而,这还不是更要命的!
原本就空间狭小的经济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还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04
经济舱悄悄发生了可怕的变化
原来,一些航空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悄悄的压缩机舱空间,增加了经济舱的座位。
你可别小看了这个举动,经济舱乘客之间的活动空间原本就不大,
这一改,让本就活动范围狭小的座位,更是拥挤不堪。一些经济舱的空间已经从原本的34-36英寸之间,缩水到如今的29-31英寸。
经济舱变小的航空公司中,不乏我们熟悉的身影。
因为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时候,如果前座座椅后靠,小桌板甚至都无法放下来,更别提伸直双腿了。
不少乘客上了飞机后,还遭遇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窗户去哪儿了?
也有媒体表示担忧,由于经济舱空间过小,发生意外时,乘客很可能无法做出有效地支撑防护动作,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安全疏散。
Flyers Rights就曾对FAA(美国航天管理局)提出诉讼,
表示标准经济舱座位的平均空间的缩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Flyers Rights认为一些航空公司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置乘客安危于不顾。
在这样狭小的环境里,乘客血液无法自由流通。身体也会僵硬,哪怕不出现意外,不用应对撞击风险,也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状况,引发“经济舱综合症”的发生。
05
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症”
对于常常要坐长途飞机回国的朋友,
这梦魇一般的综合症到底怎么预防呢?
久坐不起的人一定要注意,每一两个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一下。
在长途旅行时要努力补充水份,也可以时不时地再去个厕所。
有过病史的人也可以选择穿加压弹力袜,促进经脉循环。
健康的小习惯可能在关键时候帮你保命!
今日结语
随着国外的疫情变得更严重,
大批海外华人涌入国内。
这时候坐飞机,
上百人在一个密封狭小的空间里,
共度十来个小时,
更加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无论采用何种防护措施,
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有人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甚至全程一动不动坐着。
殊不知可能让我们的身体无法负荷,
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除非有特殊原因需要回国,
大家尽量不要长途跋涉。
如果要回来,
除了做好个人防护,
记得每隔1-2个小时,
站起来活动一下,
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至关重要!
留在澳洲的小伙伴们,
也请保护好自己。
最后,希望所有人,
无论身处何地,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