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流感致6600人死亡,远比非典可怕?(图)
查证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27年以来首次再现致命乙型流感病毒。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数据: 从2019年9月29日至今,美国至少有1300万人感染流感,其中12万人住院接受治疗,死亡人数达到6600人。
死亡6600人?当年非典全球死亡还不到800人。因此有人说:当年的非典、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不如流感可怕。
这样说到底对不对呢?
1.流感患者的基数比较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美国CDC估计每年流感死亡数是12000- 60000,所以今年流感季目前只是6000,根本不是40年一遇的致命流感。
虽然6600人看上去很多,但是因为每年流感感染基数比较大,计算出来的死亡率还是非常低。以CDC的这个最新数据为例,死亡率只有0.05%,也就是每2000流感患者中会有一例死亡。
相比之下,根据WHO的数据,2002~2003年爆发的SARS,全球确认感染人数是8431例,死亡人数813人[1],总体死亡率约9.6%,是流感的193倍。
从致死率角度来看,SARS比美国这次的流感严重。对于这样的流行性传染病,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防控,一但失去控制,造成超大人群的感染,灾难性堪比历史上发生的瘟疫、黑死病。
2.美国 CDC所报道的流感死亡数,其实是与流感相关的死亡数
即便流感的死亡率很低,但是因为基数大,绝对数字还是很惊人的。美国从9月底到现在的死亡数是6600人,听上去还是比较吓人的,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美国 CDC关于流感的发病及死亡数,都是估计数值。
美国CDC有一个“流感住院监测网络”(FluSurv-NET),这个网络里有分布于美国13个地域里的医院采样点,有9%的美国人口生病后都会到这些医院就诊,美国CDC就是根据这些人口里发生的流感病例数,推导出全国的发病数。
但是,并不是所有得流感的人都会到医院住院,可以说相对于发病总人数,住院数只是冰山一角。所以 美国CDC还会从历史数据中算出一个“流感住院率”,再从实际住院的患者数反推出全美国发生的流感病例数。
而流感死亡数,不仅仅要统计患者因流感住院时发生的死亡数,还要把患者出院后一定时间内因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而去世的数据,因为CDC认为这些死亡跟流感都有关系。所以,在CDC的这6600人死亡数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弱、病者,可能本来身体就很差了。
所以,即便流感在死亡原因中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只要参与了,不管贡献有多少,CDC就会把死亡病例归于流感。
美国CDC认为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统计出流感的相关数据,否则就会低估。
3.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系统,统计数字不能直接比较
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2019年11月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在该月所发生的流感有156205例,死亡只有5例。
如果使用以上数据来直接比较,就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中国人口比美国多,但流感发病数反而更少,死亡率也更低,平均3万流感病例里才有一例死亡。
是不是中国有什么比较有效的对付流感的偏方呢?
其实,美国和中国的数据是没法放在一起比较的。
美国CDC有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只要能粘上一点关系的,死亡数都归流感了。这么做,是因为在美国的系统里,问题越大,反而能显示出工作的重要性,而工作越重要,经费和资源就会更多。
其实在流感这件事上,闹事的是流感病毒,如果说要找一个负责任的,那确实应该去找病毒,而不是“吹哨者”。
因为中美两个系统存在这些差异,把数据直接比较,就没有意义了。
比较客观地说,美国的数据可能高估了流感的伤害力,而中国的数据低估了流感的影响。流感所导致的死亡率,应该介于中国和美国的数据之间。
4.病毒的最大风险,在于其可变性
流感病毒的伤害力一般来说要比SARS病毒小,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不管是流感病毒还是冠状病毒,都有机会变出“超级病毒”,对人类的杀伤力瞬间爆表;同时,这些病毒也会发生弱化杀伤力的突变,让病毒潜伏下来。
以SARS为例,虽然在亚洲死亡率很高,但是在美国发现的27个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死亡。不了解病毒的人,甚至因此而轻易相信了这样一个荒谬的阴谋论: SARS就是美国制造出来的生物武器!
再以流感病毒为例,虽然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致死率都不算高,但是1918年发生的“西班牙型流感”,全世界有5亿人感染,死亡率高达10%~20%!
真是因为有这样的可变性,当传染性病毒出现时,都需要尽快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毒在扩散中出现 “超级突变”,给人类带来灾难。
即便是对于每年出现的流感,也建议预防,以减少病毒传播。有效的方式包括:注射流感疫苗;在打喷嚏、咳嗽时用衣袖挡住住嘴巴和鼻子;彻底干净地洗手,等等。
总之,不管是什么病毒,染上都不是什么好事,都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