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导演张纪中当众扇耳光是啥感觉?董又霖:非常懵,很无辜(视频/组图)
董又霖因为吐槽编剧汪海林上了热搜。在此之前人们知道他是因为GQ10周年盛典上他创造了“灾难般”的主持场面;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中,他表现不出怒气,导演张纪中当众推搡他,给了他两耳光。这两件事情帮他破圈。但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广泛地认知,喜忧参半。他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将这些早已附身的标签摘除。
董又霖又上热搜了。1月4日播出的《吐槽大会》上,董又霖吐槽编剧汪海林:“演员烂,烂一个,编剧烂,烂一窝”。汪海林曾经公开批评“小鲜肉“不会演戏,于是董又霖的这段话在网络上热传,许多流量明星的粉丝大呼“解气”。
但在汪海林看来,董又霖“说砸了”。节目播出不久,他在微博上回复网友,并不因董又霖的吐槽生气,因为“都不成立”。他自称在后台“一直安慰小董”:虽然说砸了,但是说不定也有观众好你这口呢。“果然,被我说中了。”
事后汪海林找董又霖加微信。董又霖心里揪了一下,第一反应是“要命了”。想了想,他还是加了,跟汪海林说:“你骂我不要微信骂,你可以在微博上骂我。”
董又霖参加吐槽大会(图片来自微博)
客观地说,董又霖这次在《吐槽大会》上的发言,算得上流畅、自然,笑点频出,与GQ10周年盛典上的表现截然相反。那次活动中,他是红毯主持人,创造了“灾难般”的主持场面。他卡词、嘴瓢、尬聊、找不到台本,尴尬又好笑。片段被单独剪出,圈里圈外广为流传。好几个月过去了,谁见到他,都要提这一茬。
因为那件事,董又霖被公司老板严厉批评过,他为此写了首《打扰了》,歌词中写道,“尴尬的技能让我成为全场焦点”。
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中,“尴尬的技能”再度让他成为全场焦点。与演员牛莉搭档演《漂亮妈妈》片段时,他饰演被误撞到的小混混。排练时,他表现不出怒气,导演张纪中当众推搡他,给了他两耳光。事发突然,镜头里,他一脸懵然,难以置信地看着对方。他因此上了热搜,承接了人们对不会演戏的“小鲜肉”的怒气。
董又霖被导演张纪中扇耳光
他曾在GQ盛典之后不久的采访中提到,主持翻车后,他气愤地摘掉牙套,不愿再佩戴它们。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夜里睡不着觉,洗澡时,眼泪混着洗澡水一同落下。现在,他依然不太愿意回顾那段经历,“我应该是后面才想开的吧”,“(难过的时间)应该也蛮长的吧”。他像是有意用其他记忆覆盖那段过往——因为害怕面对自己的尴尬,他从未点开过那段红毯主持的视频片段。
这两件事情帮他破圈。但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广泛地认知,喜忧参半。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他通过作品被认知前,外界对他已经有了固有印象。他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将这些早已附身的标签摘除。
他并不是那种目标感强、自我认知清晰的艺人。至少2019年之前不是。在董又霖的描述中,他入行并不艰难,高中时就有公司找上门来,之后签约华谊时尚,也是被老板说服的。至于为什么被说服,“我真的不知道”。
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茫然的、毫无方向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对正在做的事情也缺乏信念。2018年,他参加《偶像练习生》,第一次亮相,就成为100人中的第7名——排名好到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2018年,董又霖参加《偶像练习生》
如今,像他这样的艺人并不罕见。他们年轻、运气不错,开场、成名都容易,捶打来得迟了些。被当头棒喝后,他开始慌了,知道该上紧发条努力,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努力。他形容自己好比要去一家餐厅工作,但根本就不会做菜。
《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让他成为箭靶,但也给他提供了一个转折点。他开始慢慢知道什么是表演——表演就是要让自己“相信”。继而,他开始寻找这个职业中更多让他“相信”的东西。“我想把一个个偶然变得清晰,去寻找到这个职业里的‘why’——为什么我在这个行业里。”
以下是董又霖的自述:
《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找到我时,我很害怕,节目名字里有“巅峰”两个字。巅峰嘛,无论学徒或前辈都是行业顶尖人物。我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很想去学习,但我也很怕丢脸。
参加节目前,我找表演老师培训了两周,比之前拍戏还认真。但刚开始我很不适应。我想过,可能因为表演经验不足而紧张发抖,但没想到现场那么夸张,既要关注舞台表演,又要关注拍摄。不光是我,前辈们也总在问,“我们应该顾镜头还是顾现场?”
他们都这样,更不用说我了。我要面对自己,面对对手,面对镜头,还要面对这么多观众,这是一件很难平衡的事情。我台词不多,不多就会更小心,越小心我就越害怕,得失心就越重。
董又霖与牛莉在《我就是演员》节目中搭戏
第4期节目中,我和牛莉老师搭档演《漂亮妈妈》。张纪中导演扇我耳光时,我非常懵。
这个视频一直传传传,我挺尴尬的。很多人分析张导为什么打我,他们说因为他讨厌流量、讨厌小鲜肉,所以打我。我觉得挺好笑的,我会有警醒,但还是会觉得有点无辜。被打了巴掌,还不无辜吗?
去做GQ红毯主持那次也一样。一开始我很抵触,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主持。后来我想,这是GQ十周年的活动,规模很大,阵容更不用说。在这种场合,我不以嘉宾的身份出现也挺好,对观众来说,主持人身份会是截然不同的记忆点,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因为第一次做主持人,我当然想过可能会丢脸,但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他们其实不让我准备,到了现场也不让我彩排,这是GQ嘛,有想法、有创意。
在现场我很紧张,脑袋一片空白,面前有二三十个镜头,闪光灯闪得我什么都看不见。我还戴着牙套,讲话一直在颤抖。
后来红毯主持结束,我一进会场,所有人热烈欢迎我,大家都在看我的热搜和直播。晚宴结束后,我发了一条道歉微博,跟工作人员一起吃了个火锅。当时气氛还挺凝重的,我没怎么吃,我的助理喝醉了。
董又霖在微博道歉
那天晚上我没睡,一直在翻评论。很多人发我主持的片段给我,下到2005年出生的,上到1950年出生的都有。我怕看到自己尴尬的样子,不敢点开那些视频,就回复他们5到8个“哈”,希望他们不要再说了。
后来我去很多工作场合,碰到别的艺人,他们也会跟我说,那个谁谁谁老发你的视频呢。我因为这样交到很多新朋友。
因为是朋友,他们当然觉得我太好笑了,但不是朋友的人肯定会骂我。我没有忘记那段经历,我怎么可能忘记呢,那个难过的时间应该也蛮长的吧。我到现在也没有很开心啊,好与不好,肯定是不好的多。
不过我觉得我和GQ共同完成了一个漂亮、难忘的夜晚,这就够了。与此同时,我也很感谢《我就是演员》这个节目。我已经不去考虑它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了。第二次录制时,陆川导演为我量身打造了一个驻唱歌手的角色,这个角色需要自弹自唱,这是我擅长的。它赋予我“被需要”的感觉,给了我强大的信念。从那时起,我开始期待去杭州录节目,去表演、学习。
我在这个节目上的收获超过我过去通过拍戏、学习得到的所有经验。之前我找过两次表演老师,他们都在教我解放天性,让我模仿各种动物。但老实说,那两次学习我并没有解放天性,反而是这个节目,给了我一把解锁表演系统的钥匙。我的进步更多是心态上的进步,因为这个舞台给了我巨大的冲击,迫使我迅速找到更多适合我的表演方式。
最后一次录制时,我得到现场所有老师、导演的肯定,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我来到这个舞台,并不是要去展现我所拥有的技能,而是要经历从落到起的过程,这才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慢慢找到什么是表演,找到我到底能做什么。
我入行是个偶然,所以这些东西我过去不清楚也不相信。我对自己完全没有定位。现在,我开始想要寻找定位。我想踏实地去学习,认真地做每件事,我不想再迷茫,我想把一个个偶然变得清晰,去寻找到这个职业里的“why”——为什么我在这个行业里。
我从小就有很多入行的机会,家庭是一部分原因。高一那年,环球唱片的人找到我。当时我没想那么多,只想到我的偶像贾斯汀·比伯是环球唱片的。虽然我不想做艺人,但我觉得和偶像在同一家公司挺酷的,就说服我妈签了。
董又霖在录音棚录制个人单曲
合约在那儿摆了三年,我什么都没做就高中毕业了。上了大学,我刚读了一年书,就遇到现在的老板,我又一次被说服签约了。现在想想,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说服,我真的不知道。
2018年参加《偶像练习生》,我还没有找到那个“why”,节目是公司“逼”我参加的。当然,节目总监制姜滨也说服了我。他当时告诉我,这100个人里,有90个都怀着明星梦,大家都有备而来。我问他,那我去不是很尴尬吗?写歌、唱歌只是我的兴趣而已,不足以给我足够的信心去节目里跟大家比赛。这就好比我要去一家餐厅工作,但我根本就不会做菜,那我去干嘛呢?
姜滨特别诚恳地跟我说,“什么都不会”正是我在这个节目里的特别之处。另外他还说,这个节目是当时国内首档偶像竞演养成类真人秀。这个说法打动了我,首档,你成了就真成了。
我所有好胜心和战斗欲都是在第一次排名出来后才有的。第一次出场,我排名第7,这是我根本没想到的——我还不知道我去这个节目干嘛呢,我什么都没做呢,就第7了。我开始上紧发条,想要努力,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努力。因为我不相信,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这一切事实,不相信一切未知的。我觉得好累啊,不管我怎么努力,每一次我的排名都在后退。我非常矛盾、痛苦,整个比赛过程,我状态都不太好,希望节目赶紧结束。
但我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会觉得很美好,想想都会笑。这个节目很棒,塑造了一个新的我,这个“我”是大家过去没有看过的。我是一个表演者,能够影响、改变其他人,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小时候,我的家人、朋友、同学......所有人都对我很好,我挺怀念过去的,但我不想回到那个时候。现在我想学习对别人好,虽然这时我发现,别人开始对我不那么好了,因为我到了人更多的世界里去了。
董又霖粉丝应援
过去我一直找不到和粉丝互动的方式。以前我对粉丝超级好,人家会说,idol不应该这样。我对idol这个称呼没有抵触,但什么叫“偶像”,代表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有包袱。我不想给自己包袱。2018年刚出来时,大家都有包袱,也会影响到我。
那时我好像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要去闯、去玩,也没想去找那个“why”。后来我觉得有粉丝才有我,我好像成了他们的精神力量。我是一个很需要“被需要”的人,被需要就是我的“why”。不管我的价值有多大,一块钱也是价值,那我就要在这个价值里做好我的价值。我现在慢慢会跟同期出道的人对比,我也会后悔,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积极、浪费时间。但是对比永远都对比不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尽量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就像以前我也做过那种很帅的歌,请了韩国给BIGBANG拍MV的导演给我拍了《9 To5》,但最后,我发现那种东西不是我想要的,还是走心的音乐比较适合我。这和表演其实是一样的,我要找到让自己相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