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哈佛华裔毕业生遭15岁少年强奸,她竟把亲身经历写成小说...(组图)
黑夜不期而至
她却伸手召唤星星
今日(12月18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女记者伊藤诗织遭性侵的民事诉讼案作出裁决,判决伊藤胜诉。四年的坚持,她用行动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支持,并鼓励更多受害者站出来。
拥有相同悲惨遭遇的,还有哈佛学霸、美籍华裔作家李怀瑜。
2008年,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于美籍华裔作家李怀瑜来说,这更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恐惧的一年。这一年,一场犯罪改变了她的整个人生。
不敢再走出户外
出门买个牛奶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从小热爱文学的李怀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天赋,如愿敲开哈佛大学的校门。本科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伦敦大学,并获得金匠学院创意写作文学硕士学位。
热爱生活的她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社会活动家。工作之余,喜欢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做做户外运动。从小,李怀瑜就对旅行和户外运动很是着迷。她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沉浸在户外风景中的远足更让我兴奋了”。
29岁的那一年,李怀瑜的足迹来到了爱尔兰乡间。
嬉戏山水间,李怀瑜并没有发现背后悄然靠近的黑影。正当她驻足溪水间时,一名15岁当地少年跟在她身后,趁她放松警惕的时候,像猎豹似的扑上来,边殴打她,不顾她的反抗,实施了性暴力。
直至性侵发生后多年,她都不曾再去远足。最难受的时候,她甚至害怕看到陌生的男性面孔,连出门买瓶牛奶都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谓诉讼
不过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就性侵案件而言,李怀瑜的案件有些特殊。因为性侵她的,是未成年人——一名15岁少年。
现实中,性侵案十分难以进行。一方面,对于性侵行为,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标准;另一方面,性侵案件对于受害者而言无疑是二次伤害。一次次的回忆,一段段的复述,对被侵害者来说都是精神折磨。
这些,李怀瑜都知道。在朋友的支持和扶助下,李怀瑜选择了报警,站上证人席。因为她知道,她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正义。
强忍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李怀瑜开始了艰难的诉讼之路。
法庭上,辩方律师多次以她年龄过大、涉溪水时脱下鞋袜等荒谬理由,试图合理化少年犯下的性侵行为。争吵间,对方甚至指控29岁的李怀瑜勾引了这名少年。
作为一名美籍华人,在寻求正义的过程中,李怀瑜更是遭遇了种族差异和性别成见带来的各种冲突。
身心俱乏之时,诉讼案迎来了最后一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害少年认罪了。
获知这一消息后,心力交瘁的李怀瑜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感到心情复杂。她事后谈到当时的心情,“我不用出庭了,但也感到被剥夺了以我的视角还原事件的机会。”
性侵的遭遇,使李怀瑜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事发后的多年间,无助、愤怒、远离真实世界的抽离感、知觉的空白、惧旷症、PTSD都深深困扰着她。每一个来临的黑夜和白天,于李怀瑜而言,都是无底的深渊。
文学,这个她一生为之着迷的东西,成为她黑暗中最后一道光。事发后,李怀瑜一直希望通过写作疗愈自己。事发后几周,她就动笔写下了一小篇序言,但心理创伤使她并未能完成这篇序言。
李怀瑜一直希望通过写作治愈自己,探究少年性罪犯行为。事发后几周,她写下了一小篇序言,因内心的创伤而中断。
五年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崩溃大哭和破碎时刻,李怀瑜又一次选择了勇敢,将自己被性侵的真实经历写成了小说《生命暗章》。
与大多数非虚构性侵类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李怀瑜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了自己的这一经历。笔风敏锐犀利,又不会过分煽情。故事以受害人薇安和强奸犯钱宁两条叙述线索穿插而成,同时将性侵、少年犯罪、种族矛盾、阶层困境等社会议题交织其中,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发表后,《生命暗章》荣获2017年“非布克奖”(Not the Booker Prize)、SI Leed文学奖、《设计师》杂志十大值得关注的处女作等奖项。
再真实的语言也描绘不了当事人万分之一的痛苦,但李怀瑜还是希望它能够照亮其他深陷于黑暗中女孩的世界,让她们知道,她们并不孤独。
面对公众质疑的声音,她说道,“我写下这本书、在媒体上谈论我遭受的侵害……这一切都是为了试图消除受害者可能会有的羞耻感。遭遇这样的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犯罪人决定这么做。我个人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并不感到羞耻。”
性侵事件或许剥夺了她再次走向户外的念头,但却夺不去她生活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愿各国政府能提起对性侵事件的关注,加强对罪犯的惩罚,也愿社会对被害者多一点同情和宽容、少一点批评和异样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