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托马斯:让美国总统们闻风丧胆的女人(组图)
画皮画虎难画骨,带有“高级感”的女性都很迷人,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骨”,在里面滋养更美妙的自己!
有这样一个女人,肯尼迪总统曾如此评价她:“如果她能够扔掉手中的纸和笔,会是个招人喜欢的姑娘。”
里根总统说:“你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令人尊敬的职业记者,你还成了美国总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奥巴马总统对她的形容是:“她总是让总统们——包括我在内——疲于应对。”
而克林顿总统直接以她的名义在白宫设立了一项奖,并将第一届成就奖颁予她。
她就是被称为总统“折磨者”的白宫记者、新闻界第一夫人——海伦·艾美莉亚·托马斯(以下简称海伦)。
海伦一生历经10 位美国总统,绝对让每一位在任的总统闻风丧胆。
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邮报》曾这样评价托马斯:“40 多年来,只要这个女人走近,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
2013 年,92 岁的海伦去世,美国所有的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美联社和福克斯新闻网推出一篇相当长的讣告,用了很多词来形容她,比如:勇往直前,把10 位总统架在火上烤,斗牛犬,拓荒者。
海伦的“高级感” 体现在她的刚硬上。
▲ 让总统们发抖的女记者海伦·托马斯
这世上估计没多少女性喜欢让自己和“刚硬”这个词沾边,因为这个散发着金属味道的词对女性来说实在太不友好了。
可是,你能想象,如果这个世界的女性都是千篇一律的柔情似水、婀娜妩媚会有多无趣吗?
海伦绝对不是这千人一面中的一分子,她靠自己的刚硬征服了整个行业,以及这个行业里所有的男性。
“刚硬”的背后是什么?
我想是一种不屈不挠、不妥协的精神吧。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高级感”才能长久地定格。
▲ 图片来源:纪录片《海伦·托马斯:白宫女声》
而靠着这份“刚硬”,海伦的一生也创造了太多至今无人能及的纪录和荣誉:
她是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首位女性官员;
她是合众国际社白宫办事处首位女性负责人;
她是华盛顿最具声望的新闻组织、一直由男记者统治的格里迪朗俱乐部首位女性成员;
她是白宫记者协会首位女成员和理事长;
她还是首位获得高级白宫记者职位的女性;
她是尼克松历史性访华中唯一同行的女记者;
还有一项无人能及,她做白宫记者一做就是半个世纪,是在记者岗位特别是在同一个岗位干得时间最长的记者。
海伦于1920 年8 月4 日在美国肯塔基州出生,父母是黎巴嫩移民,家里有兄弟姐妹9人。
几年后,他们一家举家迁往底特律,在那里他们靠父亲在社区经营的杂货店过活。
海伦对新闻的热爱很早就体现了出来,高中时,海伦在校报工作,而后进入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 图片来源:纪录片《海伦·托马斯:白宫女声》
她的学费是靠着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和哥哥在加油站打工赚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海伦搬到了华盛顿,曾在老《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当抄写员兼勤杂工。
1945 年,现合众国际社的前身合众社雇佣她撰写广播稿,每天早上5点30 分开始工作,周薪24 美元。
1945 年也是二战结束的时候,当时为了给回国的退伍军人腾出位置许多单身女记者被单位解雇。
幸运的是,海伦留了下来,并于1956 年加入了合众社的国家新闻报道团队,开始正式报道国家要闻。
1960 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时年40 岁的海伦进入合众社的白宫记者站,开始了她长达半个世纪的事业——白宫报道。
当时, 报道白宫新闻的女记者非常少, 白宫女记者们通常只能写写“第一家庭”的花边新闻,而且不允许参加白宫记者招待会。
▲ 图片来源:纪录片《海伦·托马斯:白宫女声》
但海伦向肯尼迪总统抗议:“如果我们不能参加,你也不应该参加。”
她强硬地闯入了男人们的阵地,并被推举为白宫记者团的团长。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年过四旬的女性应该已经被岁月打磨成平和、睿智的模样。
睿智,海伦有;平和,却从来不属于海伦,至少不属于工作时的她。
海伦时常让我想起美国很有名的一支硬摇滚乐队— — “枪炮与玫瑰”。
这个喜欢涂着红色唇膏和指甲油的女人,看上去就像玫瑰花,可她的发问和报道却像枪炮一样,时时轰炸当局者,令白宫的总统先生们坐立不安。
即使与她关系不错,还一同庆生的奥巴马总统,也没能逃脱海伦的发难:“你打算什么时候将军队撤出阿富汗?为什么还在继续杀戮?真正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请别拿布什那套来说事。”
▲ 奥巴马向海伦·托马斯送上生日蛋糕
奥巴马被问得无言以对。
在海伦经历的10 位总统中,被她“怼”的最厉害的要数小布什总统了。
2003 年,她曾告诉另一名记者,她正在做一篇“美国史上最差总统的报道”。
这番话传到了严肃的小布什耳朵里,她被小布什政府“冷冻”,3年内再未接到白宫新闻发布会的参会通知。
3年后,小布什总统还是解除了“禁令”,给了她一个提问的机会,86 岁的海伦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做出的入侵伊拉克的决定造成了数千美国人和伊拉克人死亡,给美国人和伊拉克人带来了一生的创伤。而你给出的每个理由,至少那些公开发表的理由,都被证实是捏造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你如此热衷于战争?”
现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交锋不断,最后,小布什总统被问得无可奈何,只能用非常官方又煽情的方式来回应:“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对美国人民立下的誓言,那就是我们将尽一切力量来保卫我们的人民。”才结束了这场交战。
海伦曾在自传中写道:“我断定我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印刷机的油墨。”
记者是她终生热爱的职业,而向统治者寻求真相则是她的天职。
2006 年,在接受采访时,海伦说:“我尊敬总统这个职位,但我从不膜拜他们。他们欠我们真相,如果不是我们可以不断地质疑他们,他们就可以,而且也会把自己当成国王或专制者。”
正是秉持着这一信念,海伦才成为她的同行们乃至“敌人”——美国总统公认的“大姐大”。
奥巴马总统就曾说:“海伦之所以能成为白宫记者团团长,并非因她任职时间之长,而是因她坚定的信念。即当我们能提出尖锐问题,并让领导者们做出解释时,我们的民主制度才能良好地运转。”
海伦不仅在工作上作风犀利、勇敢,在个人情感问题上也是不走寻常路。
她的另一半既是她的同行也是她的竞争对手道格拉斯·康奈尔。
美联社的白宫记者道格拉斯·康奈尔年长海伦14 岁,1971 年康奈尔退休时,尼克松为他举行了一个欢送会。
欢送会举行到一半,当时的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当众宣布了海伦和康奈尔订婚的消息,还调侃说:“我终于比海伦先抢了个独家新闻。”
当时,海伦51 岁。她和康奈尔相伴了11 年后,康奈尔病逝。
即便丈夫去世,当时已经年过六旬的海伦依旧奋斗在岗位上,直至去世。
在美国新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白宫有两套不同的新闻规则,一套适用于普通记者,而另一套只适用于海伦·托马斯;美国白宫新闻发布厅只有一个座位刻上了记者的名字,就是第一排中央属于海伦的专属座位,在这几十年里,每次白宫新闻发布会的第一个或第二个问题,都由她来发问。
这些无疑都是同行和掌权者在对这个女人表达敬重之情。
而这一切,她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