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丢掉幻想的中美真的能握手言和吗?(图)
从“存在较大分歧”到“达成原则共识”,再到“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磋商,自去年2月开始至今,历经13轮高级别谈判,终于在12月13日等来“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消息。
为了公布这一重大磋商进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临时于当日晚间22时30分召开记者会。记者会前,中国舆论普遍猜测,如此兴师动众于晚间召开记者会,要么是“好消息”,要么是“坏消息”,而且持有“坏消息”的为数不少。毕竟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在贸易战之外的“战场”上,比如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等等,已经是剑拔弩张。
具体到贸易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已经消耗了人们的耐心和期待,中美撕破脸面、脱钩,乃至新冷战,终将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等,众说纷纭,弥漫在中美两个大国上空,挥之不去。而当协议达成的消息传来,人们也分明从中美各自不同的表述中看出了端倪。
中方发布的声明侧重于说明这份协议达成之后的宏观好处,譬如符合中国深化改革的大方向,符合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协议相关内容的落实,将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更好维护包括外国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保护中方企业在对美经贸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等等。对于外界关心的已加征关税会否取消等,中方声明亦仅从侧面回答,“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再看美方的声明,则更为着眼于具体数字,譬如在加征关税部分给出了具体的降幅,“根据就中国在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和做法的301条款调查,美国先前对中国进口施加关税。美国将对价值约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维持25%的关税,以及对价值约1200亿美元中国进口的7.5%关税。”此外,美方声明在字里行间也流露着“中方就此作出重大让步和妥协”的意味,譬如声明中写道,“第一阶段协议还包括中国承诺在未来几年大规模采购更多美国商品和服务。”以及白宫所言,“美中已达成一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在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农业、金融服务以及货币和外汇领域对中国的经贸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
不管是宏观还是具体,达成协议这一结果本身至少是值得肯定的。中方媒体不出意外地集体报导了官方“通稿”,一些过于突出中美两方“一议各表”的文章已经无法查看,敢于在热点话题上博出位的《环球时报》所刊社评也并没有大张旗鼓去“庆贺”,反倒低调表示,“如何定义双方迈出的这一步,它对重整被贸易战搅乱的全球市场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能否持续稳定,形成正能量的更多聚集,还取决于中美双方接下来的努力”。西方媒体也期待不高,因为以往有过太多“翻脸不认人”的情况,今天的握手言和最终能走多远,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下定论。
作为美方负责谈判的牵头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即表示,谈判取得了“非常多”的进展,在两国贸易关系的重大领域取得“重大改善”。但他也警告说:“大量艰难的事情还没有解决……我不会盲目乐观。”因为虽然“双方已同意在任何一方认为出现违背协议的情况时,通过磋商体系来强制执行协议。如果未能解决争端,惩罚性措施(如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可能重新施行。”
“不会盲目乐观”,这大概是中美两国当前对彼此最为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背后,其实是中美两国已经对彼此丢掉幻想的境况。于美国而言,不少人幻想,或至少期待中国可以在不断的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后走上西方道路,但过去这么多年,中国不仅没有走上美国预设好的道路,反倒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和一套模式,更让美国觉得后背发凉的是,中国这条道路越来愈成为一种切实的挑战和威胁。而今,美方已经丢掉了“中国会走上西方道路”的幻想。
而于中国而言,此前一直幻想美国可以认可自己的和平发展理念,就算是中国崛起,也是和平崛起,不会谋求霸权,也无意于世界老大的位子,因为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得下中美两国。但中方的这一幻想也已经丢掉,因为中国固然可以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但一旦要超越美国,就不可能是和平的超越。因为超越本身,已经让美国坐立不安,无法忍受,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和中国超越,美国必然会做出一系列反应。持续了近两年的贸易战,还有华为遭遇的围攻堵截,不正是美国反应之下的结果吗?
所以,基于这样的前提,中美之间就算是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也不用大惊小怪,过于乐观,就好像在新疆法案、香港法案之后,美国再来一个台湾法案或是西藏法案一样,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这就是中美两国的现实,也是世界大变局下必然要经历的一场你来我往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