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2500万国宝,中国大妈:我做的,80一件!(组图)
文物,或许还有追回的一天,
但传统技艺失传,极难再次复原。
留住手艺
非凡君有一个喜好,对文物类节目尤其热衷,
从《鉴宝》、《寻宝》到《国宝档案》,每一期都看得欲罢不能。
看的过程中,既为节目中持宝人,所带来的古董被鉴定为真,发自心底感到振奋;
也为某些藏宝者一掷千金买下宝贝,却被专家鉴定为赝品,感到由衷的惋惜、遗憾。
不过最近,日本一档历史悠久的鉴宝节目《开运鉴定团》,却因开播以来最重大发现,意外在中国迅速走红。
《开运鉴定团》于1994年在东京电视台开播,曾获日本民间放送联盟优秀奖。
节目中,专家们发现了一件让世人震撼的国宝级文物:曜变天目碗。
为什么它让世人震撼呢?
因为建盏(天目瓷)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曜变天目又是其中的极品。
烧制技艺早已失传,目前中国仅存碎陶片,
世界上仅有的三件完整曜变天目碗,
全部藏于日本,被官方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所以,如果这第四只曜变天目碗,被鉴定为真,那绝对是了不起的大发现。
现场的五人专家团,在仔细鉴别,谨慎商议后,鉴定该碗为真,并给出2500万日元的参考价。
日本陶艺家更是放言:
“曜变天目碗是无价之宝,每只估值起码100亿日元!
2500万有多少我要多少!”
然而让日本专家们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年后,他们被一位中国大妈啪啪打脸。
中国陶艺家李欣红,看了这档节目后,一眼就认出“这不是我做的碗吗?”
TBS电视台听闻此言,赶紧跑到阿姨的家乡,
建窑发源地:福建建阳企图发掘事件的真相。
没想到阿姨斩钉截铁,
“错不了,就是我做的,这是我学徒时的作品,卖80块钱一个。”
记者表示难以置信:“这可是我们的国宝,你这话不能随便说。”
阿姨当场表示错不了,这碗底的“供御”两字,都是我刻上去的,
还故意做了旧,因为刻我的名字根本没人买啊!
而且你们所谓的曜变天目花纹,是我画出来的。
“我们管画的叫蝴蝶盏,非人工窑力所为、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窑变极品,才是曜变天目。”
这下整个日本文物界炸了锅,他们赶紧再召集专家,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重新鉴定,最后得出结论:这碗的确是假的,是现代仿品。
如此一来,不少日本网友嘲笑所谓的“砖家”。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受不了国宝变仿品的刺激,矛头一转直接对准中国。
“你们中国就会山寨、造假,连大妈都在不遗余力地防制!”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了解曜变天目的历史,会发现部分日本网友的言论绝对是倒打一耙。
曜变天目的烧制技艺,源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本是中国陶瓷文化最神秘的一部分,
它不能人为控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古代的中国工匠也是偶然发现:
只有在独特的阳光、温度条件下,才会烧成闪耀七彩光晕的耀斑。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种烧制技艺,已经失传700多年。
而曜变天目茶碗0最早是日本镰仓时代,由在我国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带回日本。
日本的贵族,看到这恍如星空、繁星点点的瓷碗,瞬间着了迷。
人人都争抢0这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一只顶级天目盏,据说可以换一座城池。
拿藏于日本静嘉堂,被国际陶艺界公认为“天下第一名碗”的曜变天目盏来说。
它从中国流入日本后,先后经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日本传奇女性春日局之手,三菱集团总裁也曾拥有过它,不过他觉得“这样的器物,我配不上,所以终生都没用过这个碗。”
正因其如此珍贵,中国、日本的陶瓷科学家技艺师都曾想仿制,但终因工艺难度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不过出生于烧窑世家的长江惣吉却不甘心,1995年一辈子致力于复活曜变天目的父亲死后,他子承父业。
前后28次访问中国,带回近80吨原料。
潜心研究22年,于2017年6月成功再现“曜变天目”的绚丽斑斓。
而我们开头所说的“大妈”61岁的匠人李欣红,
同样在中国,为复原“曜变天目”埋头了几十年。
本是陶瓷工厂里给老师傅打下手的她,
在得知家乡建盏(天目瓷)曾经的辉煌后,便下定决心,
不论此生花多少时间,也要亲手将技艺复原。
白天请教瓷厂的老师傅,夜里就盯着书籍苦学,
得知日本有曜变天目保存后,便自学日语,准备到日本寻访。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她从瓷厂一名普通工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盏大师。
80元一件的瓷碗视频爆火后,有人欣赏李欣红的技艺精湛,
也有人愤慨质疑:“为什么我们南宋的名瓷,都跑到了日本,中国一件也没留下来?”
其实不仅天目盏,非凡君仔细一搜才发现:
中国传世孤品和传统技艺,流行日本,成为日本国宝的事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
被日本收藏的十件顶尖中国国宝,第一件便是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它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是不折不扣的神品,琵琶一都是四弦,而这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琵琶。
此外大名鼎鼎的七星剑、丙子椒林剑,
甚至在中国没落,在日本却传承有序的唐纸、活字印刷术。
然而庆幸的是,在我国虽然有很多技艺衰败,
但依然有老师傅不求名利,愿意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复原这些技艺。
花38年时间,找回失传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的郦越宁
震撼于五弦琵琶,复原改良唐五弦琵琶的方锦龙。
参考唐八棱铜镜,结合古代木镶嵌技术,制作出“宝相花木镶嵌镜”的祁天。
文物,或许还有追回的一天,但传统技艺失传,极难再次复原。
我们一直在与过去告别,但就怕有一天,我们自己都忘记从何而来。
留住技艺,敬重匠人,应该成为我们内心深处,永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