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再也不想当中国人了!”澳洲华裔妹子一句话,戳痛华人父母的心!在澳洲长大的孩子,真的太难了...
随着移民数量不断增加,
移民家长们常常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是让他们接受开放的西方教育,还是遵循传统的东方教育呢?
殊不知这些亚裔孩子,也遇到了很多烦恼,甚至痛苦。
作为亚裔移民的后代,
由于原生家庭和外表的不同,
他们以为自己和大家一样,
却经常面临这样的尴尬,
其他澳洲小朋友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
但亚洲人也不承认我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到底是谁?
在澳洲,做一个亚裔孩子到底有多难?
之前Twitter上,一条华裔妹子发出的帖子,
说出了所有亚裔孩子的心声。
她在帖子的故事里写道:
“我不想说中文。”
“我再也不想当中国人了”短短几日内,获得近12万转发,38万点赞。
8岁那年,你还是小学三年级,一天,班里刚好有人点了中餐外卖,而送餐员刚好便是你的爸爸,他是你的英雄,居然能在学校里意外看到爸爸,你真的特别开心。但很显然的是,其他小朋友并不觉得你爸爸很酷,他们都开始在不怀好意地模仿你爸爸的口音,一边模仿还一边笑。这是你第一次不想做华人。
9岁那年,你去参加芭蕾舞夏令营,有人告诉你别的女孩不喜欢你,而原因竟是因为你长着一双亚洲人的眼睛,那些女孩觉得你眼睛很难看。你更讨厌自己长着一张亚洲的面孔,你再也不想做华人了。16岁那年,在万圣节的化装舞会上,班里有两名同学化装成“亚洲游客”,用胶带蒙着双眼,脖子上挂着相机,一边比着剪刀手,一边做着各种古怪丑陋的造型。当老师问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被冒犯时,你却坚决说“没有”。你再也不想做华人了。
17岁那年,当你在大学里结识了其他亚裔同学时,你惊讶地发现,他们都很为他们自己民族的身份感到自豪和骄傲。其中一个同是华裔的男生还问你,你为什么居然不会说中文,居然喜欢吃烤奶酪而不是小笼包?你只能撒谎说自己家的生活方式比较西化。其实你知道,是从很久以前,自己就刻意去抵制中国的文化,拒绝去说中文,甚至还跟妈妈说她做的中国饭菜很“恶心”。可这一刻,你却突然觉得很后悔,她开始拼命去找回那些她曾经最讨厌的东西。那时,是你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想当一个中国人。
20岁那年,你经过这两三年的努力,已经开始慢慢回归到自己的文化,你甚至把自己的中文姓氏纹在了身上。她已经再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嘲讽或者其他什么话,而产生过去那种让她难受不舒服的感受。现在,你为自己是一名华人而开心和自豪。
Kimberly的故事不是个例,不少华裔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成长里的“孤独故事”。
在学校不敢说中文 ,
中文名字曾经让他们感到苦恼,
甚至有些亚裔孩子发现,
越拒绝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越在当地受到欢迎 。
许多在澳洲的亚裔孩子,或许都正在经历着这些。在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期。
作为一代移民家长,这正是我们的孩子,即将或者正在面对问题。如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引导他们?这是作为一代移民家长必不可少的一课。
学校里的教育是,所有人都是“澳大利亚人”,可回到家里又大多是华人,深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感觉特别别扭。
华人移民子女,逃离不掉的文化“怪圈”...
不少华人家长,
在面对子女教育的时候,
都会面临这样的难题:
究竟是让孩子和同胞“抱团生长”,
还是彻底置于西方圈子?
在这样的思考后,
有不少家长选择了后者,
无论是考虑语言的融合性,
还是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性。
然而,对于移民子女来说,
与澳洲文化融合需要,
抽丝剥茧地去探究其本质。
研究学者曾将移民对于移居国的文化适应程度,
进行了四种象限的区分:
第一种:文化整合“Culture Integrition”,这是中西方文化共生共存的最理想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移民子女不会摒弃自己族裔的文化基调与底蕴,拥有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可以接纳并适应移民国的语言、交流、学习、工作环境,重视和维护与他人的关系。
第二种:文化隔离“Culture Seperation”,这种子女意识形态的养成,来源于父母对中西方文化的偏重性选择。这也是目前澳洲许多华人家庭存在的常见现象:
很多华人父母比较偏重中式教育,东方文化,因此即使移民了,依然躲在自己的文化圈层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人圈”,鲜少触碰白人社会圈层,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导子女生活在这个圈子里。
这种文化隔离现象在澳洲华人社区十分常见,在这种现象下,移民本身的文化属性得到了延续,和移民国当地的文化几乎没有融合,等于换个地方生活,很多人如此的移民生活其实也过得有滋有味。
第三种:文化同化“Culture Assimilation",这样的教育结果,是指移民子女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祖国文化,并彻底认同移民国当地的文化,比如一些华人移民的子女,甚至连中文也不会说。
第四种,也是最可怕的一种,叫做:文化边缘化:Culture Marginalization,这样的教育结果,表现为移民子女在自己族裔的圈层和移民国的文化圈,都无法完全融合,高不成低不就,既缺乏与同胞的沟通交流,同时对移民国文化产生排斥感,没有积极融入的兴趣。
在澳洲,很多华人父母落入了文化隔离的象界,父母当然是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与当地文化的不兼容性,给自己所带来的困扰与问题,这也唤醒了他们对子女教育上,更渴望融入的心声,
然而,澳洲的很多华人孩子,最终都落入了“文化同化”的区间,更令人无奈的,是也有很多的华人孩子,落入了“文化边缘化”的区间。
Monika是一位已经年过六旬的澳洲母亲,
作为早期来澳洲打工闯荡。
孩子一出生就在澳洲长大的家庭,
她非常真切地体会着,
“文化同化”在她孩子身上的体现。
年轻时的Monika因为要赚钱养家,
所以对子女教育上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都是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来培养。
三十年过去,孩子们早已长大的长大,
成家立业的成家立业,
已经年迈的Monika开始回顾反思,
“三个孩子长大了,一句中文也不会讲,都成了local,每当到了中国春节,我就总是怀念之前在中国过年的热闹景象,怀念我在中国的家,那种全家人围坐一桌吃团圆饭的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在女儿三岁半的时候,
华人妈妈Livia刚刚拿到澳洲移民局的获批信,
打算带女儿离开祖国,
前往完全陌生的澳洲展开全新的生活。
妈妈Livia的最终教育目标,
是让女儿从中国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进行西方教育学习,
进而实现二者的融合,
到达“文化整合”的区间。
然而,在澳四年生活后,
她在回头反观,
却形成了与当时不同的感受,
“四年前,我在移民前夕,已经对女儿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做了准备并给出了我的计划,但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
自己当年的思考还是太天真了。”
“作为家长,我可以去引导她向着我的预想方向来成长,但实际上
愿不愿意去学,去做,
其实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有时候家长真的有心无力。”
“我当年想的是:
虽然不需要我女儿四书五经样样精通,
但起码的唐诗宋词可以流利地来几首,
但事实上呢?
把孩子放到完全脱离中文教育环境的氛围里,
别说唐诗宋词了,
她还愿不愿意说中文都是个问题,
不同的文化氛围下,
小朋友的性格也会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所影响。”
像Fiona,Lucy,Livia这样的华人妈妈,
在悉尼,在澳洲,还有很多。
她们中,有人担心孩子失去中国文化的根,
有人为孩子融不进澳洲社会忧心忡忡...
文化环境对于子女的教育影响至关重要,
作为移民父母,
不仅要对孩子融入西方社会的文化认同危机具备警惕意识,
同时要通过细致观察,
合理地判断与选择,
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不要让孩子落入“文化隔离”“文化同化”,
甚至是“文化边缘化”的怪圈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