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令人失望的四位特首(图)
近期,有媒体引述了一段据称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早前与香港商界人士会面时的录音,当中林郑语带哽咽地承认,她在香港引起了“不可原谅的混乱”,“如果我可以选择,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辞职”。
毫无疑问,香港的几位行政长官均具有着令人尊敬的专业行政精神,但随着这座城市近年来政治风暴的接连发生,如今很多人开始转变看法,认为他们普遍欠缺着一种“政治家”的气质。(Getty)
虽然她后续表示,自己从未向北京方面请辞,并强调不会一走了之,但录音证明了,她曾有过辞职的念头。香港的反修例运动至今,已经持续数月,城市里,官民互信尽失,港府进退失据,这些现象反映出,林郑已没剩多少政治能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港人怎能相信她还有能耐,未来能够推动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香港重新出发?而更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香港回归这些年来,城市里总是没有杰出的管治人才?
某种程度上,林郑的失败折射了香港欠缺政治家的问题。政治人物若要成为为人称颂的“政治家”,首先必须明白,政治不是个人事业,更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对时代、对香港有所承担的使命。
对于社会问题,政治家不应采取小修小补的态度,而是应该负起了解情况、无惧挑战、谋划未来,以及切实执行的重任。香港正面对社会转型的巨大挑战,“居安思危”与“火中取栗”都是香港政治家本应有的认知,这样的人必须具备足够识见与魄力,才能推动社会与经济改革。
林郑并不是第一个“出事”的特首,事实上,香港回归以来,又有哪个特首没出过事?两位前特首董建华和梁振英,看似都有政治抱负,但他们都是眼高手低,前者的“八万五”政策最后无疾而终;后者虽然一度展现了解决香港住房问题的决心,但虎头蛇尾的施政手法,到头来还是让香港房价飙升,而政治上,其以斗争为纲的管治方式,甚至令香港社会曾陷入到严重的撕裂当中。
出身公务员的前特首曾荫权和现特首林郑月娥,他们两人则是无法摆脱自身的短视及利己心态,并且深受“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思维束缚,往往把商界的利益置于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上,长期以来,漠视了太多基层民生议题。
这么多年来,香港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政治家,事实上,这城市也一直都缺乏培养政治家的土壤。对港府来说,当务之急肯定是要让社会从反修例的喧闹中尽快走出,让城市及早恢复平静,但这不是终点。经历政治动荡后的香港,必须要凝聚改革共识,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培育新一代能够急港人所急、想港人所想的政治人才。否则,香港恐怕会继续蹉跎,重蹈这四任特首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