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真的领先美国吗?很多人有点不太敢相信(图)
【文/ 方兴东】
近来,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中国在5G领域,真的领先美国了吗?大多数人既很期待,又有点不太敢相信。
5G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众多技术集成的复合体,更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全新生态。在5G这场大戏中,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与产品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生态链,而且还在快速的演进和发展之中。
中国领先位置获得世界认可
最直观地说,围绕5G而形成的5G经济,这个正在浮现的巨大金字塔,起码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技术和设备层面、基础设施层面、应用与经济层面。三个层面相互促进、共同演进,掀起了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新浪潮。
各路人马在不同的赛道和领域各显身手:美国在芯片和终端操作系统方面依然一枝独秀;中国的华为、中兴在设备方面有异军突起之势;欧洲作为通信技术的发源地依然是老牌劲旅;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几乎是一骑绝尘。
但是,综合来说,随着华为的崛起,国内运营商这些年建设上的快马加鞭,以及中国8亿多网民绝对第一的体量,中国在5G上的领先优势已经初露峥嵘。
世界各地智库和机构发布的各种5G报告,虽然角度和方法各有不同,但几乎都一致认同中国的领先地位。最近,由技术顶尖人士组成的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了《5G生态系统:美国国防部的风险和机遇》,并在其中强调:“通过一系列大举投资,中国在5G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谁会在5G领先?telecoms.com此前给出的估计
任正非日前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5G、光传输、核心网、接入网上一定不会受美国影响。在光系统上,我们是远远领先世界,不需要美国任何帮助。在5G上,我们也领先世界至少两三年。”在设备方面,与华为直接竞争的诺基亚和爱立信,这些年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虽然依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但在研发投入和创新突破上,明显缺乏足够的动能。
其实,不仅仅是5G,我们在4G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已经领先。前几天,我与中国移动董事长聊天,他告诉我一个数字,中国移动4G基站约有240万个,三大运营商加起来近400万个,而美国AT&T、Verizon等三大运营商加起来也就在10万个左右,中国差不多是美国的40倍。在5G建设方面,美国运营商目前因投入与产出问题,整体积极性并不高。可以想象,在5G基站的建设方面,美国与中国的差距很难得到缩短。
虽然在未来的6G领域美国很可能出现突破性的技术,但在这种复杂、综合、叠加式的科技集成领域,长期的研发投入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中国在5G方面的领先,以及市场规模的优势,中国企业在下一代新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将会进一步加大。因此,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在未来6G方面的领先优势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5G浪潮刚开始,中国只是暂时领跑
当然,5G最大的效益是在5G应用和经济层面。这方面,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10亿级用户大规模同时在线的单一市场,无疑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5G牌照的提前发放,中国不仅将成为5G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有望成为诸多5G创新应用和服务的发源地。
市场永远是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最大力量源泉,当软件业在20世纪50年代刚刚起步的时候,全球80%以上的计算机都在美国。当90年代中期,互联网商业化浪潮崛起的时候,全球60%的网民集中在美国。美国科技创新的神话固然有硅谷和华尔街等创新制度的支撑,但更重要的还是二战之后其国内市场得天独厚的领先优势。而今天,市场优势已经明显转移到中国本土。中国在5G的领先,是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研发积累的结果,也是国家整体经济和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如今,中国在5G领域的三大层面都开始显露不同程度的领先优势,而这正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性的优势积累和爆发。中国在5G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是现实,也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也得清醒地看到,5G浪潮刚刚开始,领先也仅仅是一场长跑竞赛的开端而已。
在无比开阔的科技领域,5G领域只是人类科技进程中的一朵浪花,在科技的绝大多数领域,我们依然还处于模仿和追随阶段,我们远没有到可以骄傲自满的时候。
美国在整个高科技领域起码引领了半个世纪,而且今天也在整体实力上一马当先。中国高科技的崛起无疑受益于美国的技术优势。而今,我们刚刚开始的这种领先,并不是称霸世界的理由,而恰恰是真正为全球做出更多中国贡献的开端。
一个国家科技的崛起,除了为本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外,更重要的衡量标准还是在于为世界各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是未来引领者的真正格局,而在这一方面,中国才刚刚开始而已。
中国在5G开始领先,在一个领域中走出了过去长期追随的态势,摆脱了核心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虽然这是全球科技发展的主航道,但我们也应该保持最大程度的谦抑和努力,积极面向更开阔的未来。
(作者是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全球互联网口述历史【OHI】项目发起人。本文首发于《环球时报》,作者授权观察者网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