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如果不是美国 这事不会闹成现在这样(组图)
伊朗政府7日宣布将突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规定的浓缩铀丰度上限。伊核问题和由此带来的紧张局势引发国际社会担忧。舆论普遍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中东地区矛盾升级。
伊朗方面如此“高调”宣布,是对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的回应和反制,意在引起国际社会对伊核问题的足够关切,维护伊核协议下伊朗应得的经济利益。
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信守诺言,充分履约,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但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逐步恢复对伊制裁。今年以来美国采取“极限施压”,不仅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同时集结大量武力到波斯湾水域,向伊朗施加经济和军事双重高压。
4月13日,美国海军“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海域。新华社/路透
作为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回应,伊朗外长扎里夫直言,伊朗“永远不会在受胁迫的情况下进行谈判,正确的行事方式是通过尊重而非威胁”。
在伊朗看来,欧方做得也不到位,抑或是说得多做得少,而英国扣押装载伊朗原油的油轮的做法更是火上浇油。伊朗最高领袖外事顾问韦拉亚提指出,伊朗并不打算退出伊核协议,可是协议的一些签字方却在直接和间接地一步步违反协议,伊朗只能采取对等的回应措施。
伊核问题对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至关重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对伊朗政策的任何变化,其外溢范围将大大超出中东地区,加之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国际原油运输要道,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国际能源供应和全球经济乃至国际地缘政治稳定。
这张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局提供的照片显示,6月13日,一艘邮轮在阿曼海上起火。当天,两艘油轮在阿曼海遭遇袭击发生爆炸。新华社/美联
自美国5月宣布全面禁止伊朗原油出口以来,海湾地区发生的多艘油轮遇袭和沙特重要设施频遭袭扰、伊拉克油田遭导弹袭击等事件,已令中东地区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波斯湾水域尚未被完全打捞起来的“全球鹰”无人机残骸,被紧急叫停的美国对伊朗有限军事打击行动,都不断警示双方,如果不停止这种试探底线的危险游戏,就可能擦枪走火进而引爆中东火药桶。而在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任何“加码”举动都犹如在“钢丝上跳舞”,只会导致波斯湾风急浪高。
妥善解决伊核问题,关键还是靠对话协商。
6月2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召开伊核问题公开会。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尽管局势恶化,但有关各方还是留有余地。伊朗称突破伊核协议规定的行动都是“可逆”的,愿意给“外交手段”留出充足时间。为挽救伊核协议,法、英、德等与伊朗协商建立特别结算机制以避开美国制裁;即便伊朗宣布提高浓缩铀丰度,英国还是表示将继续遵守伊核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则与鲁哈尼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电话沟通,寻求在本月15日前举行一次伊核协议有关各方的对话。
解铃还须系铃人。
当前伊核形势有轮番升级的危险,美国政府需摒弃霸凌心态与极限施压,回到协商对话的轨道,避免在波斯湾擦枪走火乃至局势失控。而确保全面协议得到完整、有效执行,才是解决伊核问题、化解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唯一现实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