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希泽姆努钦致电刘鹤 拖延策略正中北京下怀(组图)
北京时间3月12日上午7时,中国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中国官方称双方就文本关键问题进行具体磋商,并确定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披露的通话内容虽然没有明确点出双方讨论了习特会何时举行一事,但是根据白宫方面近来的言论,此次通话实际上是美国明确告知中方习特会不会在3月举行。
在同刘鹤通话之前,美国官方已经释放了一系列明确的信息。白宫女发言人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当地时间3月11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尚未决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的日期。
桑德斯对记者说,如果符合美国最大的利益,特朗普愿意达成协议。如果他认为不是一个好的协议,“仅仅在一张纸上签名是不值得的。”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3月8日表示,美中贸易协议不会很快达成,特朗普与习近平见面的日期还未敲定,双方也没有像此前预期的那样就两国元首3月底的峰会展开筹备工作。3月9日,美国白宫贸易顾问威廉斯(Clete Willems)说,特朗普政府官员尚未制定任何派遣代表团队到中国进行面对面贸易谈判的新计划。
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姆努钦(Steven Mnuchin)通话刘鹤,是将一个众所周知的的定论通告中方。从美国做事的方式看,特朗普政府试图营造一个突然发难、临时改期的对华强硬形象。将决策提前公告给大众,表明特朗普政府需要对内交代,需要舆论公关。
习特会延期风波的前提是中美双方均宣布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就是说如果举行习特会中美双方绝对是有共识可谈,有协议可签的。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习特会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中美之间的分歧,而是如何将习特会包装得对双方都有利。什么时候举行习特会的决定因素是政治因素而不是事务性因素。
莱特希泽姆努钦主动给刘鹤打电话,就文本关键问题磋商,就下一步工作安排沟通,本质上是美国的说辞和借口。在自身面临其他内政考量时,美国当然要拿谈判本身还未完成的细节说事儿。
而这中间值得称道的是美国和中方良性的沟通氛围。G20习特会后,中美贸易谈判牵头人多次通话、谈判。中美互相较劲的对抗氛围已经大大降低。中美处在解决问题的轨道上。在这样的轨道上,协议是否签署,会见是否推迟,对北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中美关系状态才是北京需要的。
经过一段时间互相加税,美国的经济界已经认识到相互摊牌的危害和痛点。第一轮的贸易战起到的作用是让美国方面警醒,不敢轻易使用加征关税手段,不敢轻易动用经济对抗武器。于北京而言,第一个阶段的贸易战已经达到了目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中美签署任何协议的影响都不会是两国范围的,而是世界性的。
2018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问美国时曾经向特朗普提出看看中美贸易协议的细节。2018年5月中美第一次达成贸易共识后欧盟曾反应激烈。这些都说明,中美之间签署协议不是中美的事儿,还关系到中欧关系、美欧关系以及世界格局。
在美欧贸易战还未开始,美国同其他各国的贸易纷争还未充分发酵的背景下,北京是否急于同美国签署一个有定论的贸易协议,未可知。毕竟面对中美协议,欧洲是相当不安的。
同样,特朗普政府急于同中国就贸易战告一段落,有着内政的考量也有着对欧贸易战的考量,美国试图对中欧日印这些经济体一个个分开去谈,分开去敲诈。北京愿意做被特朗普政府称为对美让步的第一人吗?
习特会延期,中美在有共识的基础上协议未定,对北京来说亦不失为一个好的状态。中美在暂停加征关税、互相谈判的基础上持续拖延,持续进行谈判,这样的状态持续到2020年美国大选后,北京也可以接受的。只要中美关系可控,不持续恶化,贸易谈判一直拖下去,或许也是北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