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轮到华人当美国总统,你信吗?(组图)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特朗普已经上台两年多,意味着他余下的任期不足两年。
也就是说,新一届的美国总统大选肥皂剧又要开演了。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就格外热闹,不时有人跳出来说自己要参选总统。
相比往届,从目前来看这一次的形势格外混乱。
共和党那边当然没什么悬念,特朗普肯定要寻求连任,估计共和党内部不会有什么有分量的人出来挑战他。
好玩的是民主党这边,参选的人数特别多,但又没什么人看上去有总统相,有点群魔乱舞的感觉。
《纽约时报》网站统计了到目前为止有意参选的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running,就是明确表态,确定参选,民主党一共有14位候选人,这些人大多已经开始认真地在为选战做准备了。
第二类,likely to run,有可能参选,一共3位,奥巴马时期的副总统拜登就在其中。
第三类,might run,也许会参选,可能性更小一点,一共9位。
其中包括每届大选都跃跃欲试甚至投入巨资做调研最后又放弃的前纽约市长彭博,以及可能会以独立身份参选的星巴克前CEO舒尔茨。
这三类加在一起,一共是26人。不排除未来还会有人加入这场混战。
另外还有unlikely to run,不太可能参选,包括现任纽约市长白思豪和奥巴马时期的国务卿约翰·克里。
以及,明确表示不会参选的not running,其中有希拉里。
#
在总共26位可能参选的民主党候选人里,有一个人让中国人以及美国华人社会特别感兴趣。
他就是华裔候选人Andrew Yang,中文名杨安泽。
长得有一点像村上春树。
他是50年以来第一位参选总统的华裔,承载着美国几代华人通过参政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梦想。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他的参选应该是认真的。
这是他的竞选网站。
根据民主党的竞选规则,候选人要获得进入党内初选、参加今年6月份的候选人辩论大会的资格,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第一,是在全国性民调的支持率不低于1%。
第二,是得到至少6.5万人的小额捐款,捐款人必须是美国公民。
至于每个人的捐款数额则没有限制,哪怕是1美元也行。
应该说这两个条件的门槛都不高,第一个条件杨安泽已经达到了。
第二个条件,目前给杨安泽捐款的有4万多人,还差两万多人。
所以他的竞选团队在美国的华人社区里发起了募捐,口号是“一人一美元,送杨去辩论”。
杨安泽今年44岁,第二代华裔,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小城市,来自一个非常标准的“模范华裔”移民家庭。
父母都是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都是加州伯克利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物理学家,后来在IBM工作,据说有69项发明专利。
杨安泽从小就是好学生,读了两个精英学校,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大学毕业以后,他先是进入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年薪15万美元。
读常青藤、做医生律师、拿高薪、完成阶层跳跃,对于华裔来说,这本来是最标准的人生模板。
但杨安泽只工作了半年,就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律师这个职业。于是,他在欠着10万美元大学贷款没还清的情况下辞职创业。
经过了几次失败后,到2009年,他和朋友合办的GMAT培训学校被美国最著名的教育机构、《华盛顿邮报》旗下的卡普兰(Kaplan)教育集团以几千万美元收购。
再之后,拿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杨安泽,决定用自己的钱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
他看到美国中西部内陆州以及小城市,因为留不住人才而发展停滞;同时,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却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于是他创办了一个叫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营利机构,先安排年轻人到中西部和小城市的初创企业工作,等他们积累了几年经验以后,再投钱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创业。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帮助3000个年轻人找到了工作,但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要创造10万个工作岗位。
#
这样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竞选呢?
不难想象,他非常关注贫富差距,也知道收入分配不公是当前最让美国人愤怒的社会议题。
过去20多年,美国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GDP总量增长了50%,但中产阶级的收入却只增长了4.7%。
2017年,最富有的1%家庭,拿走了全美国20%的收入,这个比例已经接近了三十年代时的历史最高点。
也就是说,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进了富人的口袋。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是美国人焦虑的源泉。
每一个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主张,不可避免都会触及这样的社会现实。
但杨安泽提出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却非常荒谬不现实,如同天方夜谭。
他最重要也是媒体报道最多的施政纲领,叫“全民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简称UBI。
在他的设想里,联邦政府应该给每个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按月发放补贴,每人每月1000美元,一直发到64岁。
不分职业,不分收入状况,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笔钱,他把这笔钱称为“自由分红”,freedom dividends。
他认为,这笔钱可以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刺激消费,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
他曾经出过一本书鼓吹全民基本收入的主张,书名叫“一场针对普通人的战争”。
副标题“美国正在消失的工作岗位背后的真相,以及为什么全民基本收入才是我们的未来”。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杨安泽还找了新罕布什尔州一个贫困家庭做发钱实验,自掏腰包每个月给他们发1000美元。
但这样发钱,会不会助长很多人的惰性不去工作?
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会不会引起许多连带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面对媒体的追问,杨安泽似乎也没有做出让人满意的回答。
1000美元看起来是个小数目,但乘以庞大的人口基数,数字就非常可怕了。
即使只是给5000人发钱,一年下来开支也要6000万美元。
如果按杨安泽的设想推广到全美国,一年的花费是2万亿。
而在2018年,美国联邦政府全年花掉的钱是4.1万亿。也就是说杨安泽的发钱计划,相当于美国政府现在开支的一半。
这笔钱从哪里来呢?
杨安泽说,可以向大企业收增值税。
亚马逊上的每一笔成交,谷歌上的每一次搜索,都应该由这些企业向政府缴税。
听起来很社会主义是吧?在现在的美国,出现这样的讨论倒也合情合理。
但讨论是一回事,真要把这样激进的方案当成竞选主张,就有点太疯狂了。
#
虽然我也很想为杨安泽加油欢呼,我也很期待华裔能够在美国社会里发出更大的声音,但现实是冰冷的。
即使不考虑他那些离经叛道但其实又吸引不了太多眼球的竞选纲领,他最终的胜算也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坦白讲,他的这次参选,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你看他的履历,如果用一般人的标准,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堪称人生赢家。
可是如果用一个总统候选人的标准,那这份履历就太单薄了。
问题还不在于他的亚裔和华裔身份——只有当一个人有足够的竞争力时,族裔因素才会被外界关注。
问题在于,杨安泽连最基本的竞争力的门槛都还没有达到。
绝大多数的总统参选人都有丰富的政治生涯,至少也做过州长或者参议员。
希拉里在政坛那么多年,2016年竞选时还总被质疑无法胜任总统职位。
奥巴马也不是凭空出世从石头里冒出来的,在当选总统之前,他已经做了八年州参议员、四年联邦参议员,是当时华盛顿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
杨安泽没有任何从政的经验,也没有任何的知名度,如何说服选民相信他的能力呢?
特朗普是个特例,但特朗普是美国人都知道的商业大亨,又一直在电视上露面,自带流量,说什么都会激起声响。
而杨安泽呢?他的推特账号到现在也才只有89000个人关注,这个分量恐怕连竞选地方议员都不够。
所以不难理解,在他宣布参选以后,美国媒体对他的报道非常少,因为他没有话题性,没有太多新闻报道的价值。
相比之下,这次另一个亚裔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更值得关注,母亲印度人、父亲牙买加人。
身兼亚裔、非裔、女性三重身份,被美国媒体炒得火热,称之为女版奥巴马。
她今年54岁,曾经当过加州的总检察长,现在是国会参议员,经常在推特上痛骂特朗普。
很多人都看好她,《卫报》说“她似乎是民主党2020年打败特朗普的最佳人选”。
如果有朝一日她当选总统,我不会太吃惊。
华人从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说起海外华人,总会觉得他们只顾埋头赚钱,胆小怕事,不知道争取自己的权利。
但其实最近这十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全美国各地已经有不少华人成功地当选了市长、市议员、州长、州议员,乃至国会议员。
他们,才是踏踏实实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也许在这一批人、这一代人里不会诞生总统,但是当基数越来越大,一切也必然会水到渠成。
我不想把杨安泽断定为投机分子,姑且认为他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家吧。
至于类似这样不负责任的胡吹,最好还是少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