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洲华人同性恋者的自我剖析:一根手指的代价,年过半百的归宿(组图)
【今日澳洲2月28日电】(记者 唐城)“Yes, definitely!”伴随着掷地有声的回答,Anthony与伴侣在欢呼声中交换戒指,相拥亲吻。
1968年出生在台湾,Anthony已经年过半百。早已准备好孑然一生的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在悉尼与爱人步入婚姻殿堂。
Anthony婚礼现场(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这是我们相恋第十年,今天也是他的生日,我选择从此与他携手开启新征程。”他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
这不仅仅是Anthony一个人的纠结与痛苦,他是那个时代同志群体中的最普通一员。从压抑到放飞,从台湾逃至澳洲。在这个可以从容讨论性取向的年代与国家,他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面对媒体,希望给还在痛苦的“柜中人”带来些许勇气。
16岁懵懂醒悟 “很害怕被人发现”
16岁的花季男女总绕不开情窦初开。对于Anthony来说,没有“小鹿乱撞、甜蜜初恋”,有的却是没完没了的“自我剖析与努力自我认同”。
已经51岁的Anthony谈起当年,依然会不自觉紧皱眉头。
“当时我也尝试交女朋友,可是喜欢男女这件事根本无法勉强。”Anthony说,“Love is love.”
童年时期的Anthony(图片来源:供图)
今时今日,台湾同志婚姻将会立专法保障,可以合法登记伴侣和举办结婚仪式。
尽管仍未纳入民法,这对Anthony这一代人来说,已经是巨大进步。因为他经历的是白先勇著名小说《孽子》中那般压抑的社会环境与状态。
《孽子》聚焦民国六十年代,台北新公园里一群被称为“青春鸟”的同性恋少年,反映1960年代前后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与社会、国家放逐,呈现同性恋者身心双重流亡的困境。
Anthony说,“没人会把性取向这件事摆在台面上,即使后来我越来越接受自己,可在亲人朋友面前,依然压抑真实想法,很害怕被人发现。”
压抑中遍寻‘秘密基地’ “犹如被割裂”
自我认同后,最重要的是寻找同伴。Anthony坦白,犹如站在一座孤岛之上。
“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能获取的资讯非常少。想要认识同类,必须冒更大风险。”
Anthony称自己是幸运的,在“引路人”带领下,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台湾深处的世界”。
公园隐蔽的角落、车站人流密集某处、拐角处好似民宿的酒吧……“这些地方暗藏玄机,都是‘秘密基地’,只有懂得人才能找到。”
年轻时期的Anthony(图片来源:供图)
他回忆,“不小心闯入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面临同样问题,当年在酒吧碰到过很多娱乐圈明星。”
这样的日子,Anthony过了很多年,“犹如被割裂两半。”
Anthony的左手食指因做过连接手术,异于其他手指,骨节处有将近一公分的隆起。这是他当年遇人不淑留下的终身印记。
躲避催婚逃离台湾 澳洲打开新世界大门
1994年,26岁的Anthony开始有成家压力。
“在台湾太压抑,又一直被催婚,索性不管不顾逃到澳洲。”Anthony说,幸运的是,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中父母有三个哥哥照料。
在澳洲开始的新生活,为Anthony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
记者与Anthony约在悉尼Oxford街见面,他兴高采烈地向记者介绍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哪个拐角有红极一时的club、哪里亚洲人最多、哪家店铺被彩虹旗包围……
年轻时期的Anthony(图片来源:供图)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活,原来世界是这样的!”Anthony笑着说。
1995年至1997年,他连续3年都参与悉尼Mardi Gras游行。“很自然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2001年,Anthony的父母来澳探亲,“他们的目的其实是催婚。”
只不过这次“催婚”意外结束在父亲的一句话中,也卸下了他心中一直存在的“重担”。
家人心知肚明却从不戳破 “放手已是祝福”
Anthony父亲从军,早年随蒋介石退到台湾。
“不知道怎么向他们开口。”在他眼里,经历过战争的父亲“严肃又古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拖”。
不过,“虽然从来没摆在台面上谈过,可家里人都已经知道。”
但具体哪件事,哪个行为让父母窥见真相,他并不清楚。
结婚现场证婚人指导见证人签字(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探亲的时间不长,也足够让父母了解他的生活状态。积极、善谈的他,跟曾经在台湾的隐藏与压抑判若两人。
“我其实蛮意外,父亲离开澳洲之前说,你如果愿意,可以一直待在这里。”Anthony谈起这段回忆,脸上依然满是动容。
“这种行为对于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已经算祝福!”
父母相继离世后,Anthony更是无所畏惧,“社会上其他人的看法,我根本不在乎。勇于做自己,才是父母对我最好的祝福。”
“步入婚姻要谨慎,有权利更有义务”
2017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26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Anthony身旁许多朋友,都正式登记结婚。
2月27日,Anthony与伴侣也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一脸幸福步入婚姻殿堂,总算找到归宿。
婚礼现场(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但对于圈内的年轻人,他仍然提出二字忠言——谨慎。
他认为,无论性取向,无论男女,喜欢玩乐的人可以多看看这个世界,多经历,多认识,但不要仓促步入婚姻。
“同志婚姻合法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和所有婚姻一样,享受权利,更要承担义务。”Anthony说。
“请别妖魔化,认识真实的我们”
一路走来,虽然Anthony经历过挣扎,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这是个很好的年代,LGBTIQ群体得到许多认可,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发声渠道。时代的改变我们不但能看得见,更能感受到。”
“剩下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打开自己,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他说。
Anthony与伴侣漫画图(作者:Selene)
不过Anthony表示,能够理解有顾虑的人,特别是国内对待同性恋的看法并不十分友善。他的伴侣虽然已经来到悉尼,但还是希望能避免让国内家人朋友看到这篇报道。
他告诉记者,“我在广州、上海都待过很多年,这个群体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了,这也是我一直想要改变的刻板印象。”
2019年Mardi Gras华人方阵排练现场(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只要人在悉尼,Anthony基本都会参与Mardi Gras,2019年也将参与华人方阵游行。Mardi Gras是澳洲有名的悉尼同性恋狂欢节,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百万。
“我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游客能参与到游行中来,让他们有机会感受这个活动的魅力,也认识真实的我们!”
记者手记
跟Anthony聊起同性恋群体,他的坦然大方略有点出乎预料。
无论面对镜头还是聊及敏感问题,侃侃而来,时时流露出开心。
婚礼现场,谈起两人的十年相守,亲朋好友都颇为感触,“实在太不容易。”
婚礼现场合照(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他们的爱情并不惊天动地,算不上荡气回肠,但足够真实,也坚守不易。就像他们的为人,呵呵朴实地乐着,努力过好每一天。
Anthony的结局算是圆满,但还有很多同性恋者,在为最后的归宿而“修行”。
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原本并无二样,世人的眼神让他们变得“特殊”。
给他们多一点包容,以一颗平常心去善待。事实也正是如此,毕竟,“love, is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