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习特会 北京要警惕贸易战背后的玻璃心与幼稚病
11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即将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他将在这次峰会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中美能否达成贸易战停战协议备受关注。
中国官方已经表现出通过这次G20峰会结束两国贸易战的意愿。11月26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如果能够及时在互惠的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将提高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心,并称这是两国共同的责任。11月15日,中国向美国递交了相关谈判清单,包括142个项目。此前10月4日,崔天凯也曾经表示,如果美国有诚意,中国方面准备做出一些让步。
中国不让步背后的玻璃心
尽管中国官方已经做出可能让步的表态,但在国内仍有被激进民主主义把持的贸易战不能让步的舆论。
在中美贸易战初期,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曾表示,中国绝不会屈从压力,在国家利益上妥协,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让中国屈服打错了算盘。而另一家中国媒体《环球时报》则称,如果华盛顿主动挑起并扩大贸易战,中国绝不会躲闪,一定会迎头回击,甚至鼓励中国以“抗美援朝”的意志打击美国。自7月份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以来,中国媒体将这场贸易战描绘为关乎“国家命运中华民族前途”的关键一役,呼吁中国民众与政府一道抗击美国,表现出强硬而又煽情的一面,丝毫未提及中国在贸易战中可能做出的让步。
在这些舆论看来,中国不让步是原则性问题,一旦让步则意味着中国认输。这是中国政府近些年来对内宣传的常态。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调,宣传中国的种种优势,塑造中国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与爱国心,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了中国民众在贸易战上不能让步的心态。
这种玻璃心已经与现实完全不相容,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现。被民粹主义情绪包裹下的言论,过度强调对美强硬姿态的民族主义政策将导致中国与美国交锋过程中出现灵活度不足的问题,使得本来就身处不利的北京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民意负担:一旦在贸易战中让步,就容易被套上卖国贼,丧权辱国的骂名。
这种激进的民粹主义情绪之所以能够发酵,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在中国文化中,很少有妥协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上气节,崇尚“宁可玉碎不可瓦全”,中国南宋时期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世世代代相传的名句。另外,19世纪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人对任何外交事务中的让步都表现的非常敏感。
历史上成功者的妥协
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成功案例,可以回击这些认为中国让步就是失败的言论。
古往今来,一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都不怕让步,懂得妥协的智慧。例如中国春秋时代晋文公能够退避三舍,越王勾践可以卧薪尝胆,击退了敌手,成就了霸业。而在19世纪的欧洲,奥地利首相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在1809年瓦格拉姆之战惨败于法军。维也纳被法军占领的情况下,他在1809年对法国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做出了妥协,通过联姻保留了奥地利本国的实力,使得该国避免了进一步被吞食的危险。
即使是在对外事务中表现极其强悍的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也有妥协的一面。自2014年强势介入乌克兰与叙利亚局势,俄罗斯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规模经济制裁,他主动寻求变局,与中国加强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主动改善与日本关系,普京在东盟系列峰会上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一改以往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强硬的立场,同意安倍提出的协商解决主权问题的建议。这些措施使得普京可以安定俄罗斯东部,以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是一种利益取舍行为。
可以说,在国际政治中任何妥协让步都是常态,有的情况下是对于不同利益的取舍选择,有的情况下则是基于自身实力还未成长壮大采取的隐忍,以等待自身实力发生质变,打破平衡。 认为中国在贸易战让步就是失败的言论,并没有发现妥协可以在很多情况下保留自己的实力。仅仅看到了一时的得失,是非常狭隘的视野,这并不是外交决策应该具有的思维。
中美长期博弈中的妥协
当前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实力,科研力量以及军事实力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专家倪世雄对多维新闻透露,美国白宫官员与他交流中,认为中国仍需要约30年的蛰伏期,来追赶与美国经济、军事与科技领域各方面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中国不可能在贸易战中大获全胜,也不可能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占据优势。
中美两国的竞争是一个长期过程,两国的竞争在经贸、南海、台海、网络安全以及人权等多个领域展开,是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的较量。贸易战仅仅是双方博弈的一个战场,并非两国竞争的全部,即使是做出具体让步,也不一定在这场博弈中成为输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不断积攒力量,以避免中美发生严重冲突,阻断自身的发展。与中国的长远发展相比,在贸易战中做出让步并不是不可接受的,而是有策略性的选择。
美国政治具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总统”的政治特点,特朗普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当总统,发动贸易战意在争取较高的支持率,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争取民意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通过给特朗普台阶下,适当让步来避免近两年内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恶劣影响,而在美国总统换届后,新政府或改变对华贸易战的政策,到时对中国或许是新的发展机会。 认定在贸易战中让步就是失败,显然低估了中美博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是非常短视的。坚持鱼死网破,恐怕既不会赢得现阶段的中美贸易战,也不会赢得中美长期博弈的大局。
没有大获全胜的现实世界
不论是在国际关系中还是在商业谈判中,博弈都是永远的主题,但要想每次博弈都大获全胜,是不可能的。
任何博弈的双方都会面临取舍问题,赢家并非方方面面都获得胜利,而是赢得核心利益。
例如这次中美贸易战,不可否认美国占据优势,但不能说如果中国让步,美国就大获全胜。美国的消费者与企业已经在这次贸易战中遭到了很大的损失,美国股市也因为贸易战而暴跌。而中国尽管也遭受了经济下行与汇率下跌等问题,但如果能够借助让步达成停战,可以进一步减少经济损失,并获得更好的外部环境,不能说是完全的输家。
认为让步就是输,实际上是不能承受博弈中的损失。这种心态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博弈、什么是谈判、什么是战争。
总的来说,中国要警惕贸易战背后玻璃心与幼稚病,避免被这样的民族情绪裹挟,没有必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应该从长远来看,保住中国的持续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