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分析】深究“上山下乡”五年政策实施可能性!
请各位观众坐好,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靠背和小桌板。同时,确认您的各种零食妥善安放在伸手可触的范围内,因为我们今天的内容,非!常!重!磅!
偏远地区强制移民简史
今年五月份,当谭保政府开始宣布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就是天方夜谭的“偏远地区移民计划”时,小成也是不信的,但是当移民局的魔爪一步步的伸向幼小无助的移民er时,我们开始担心:原来,新政府和移民局可能是玩真的!
那下面,
这一苛刻新政是如何发展的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5月中旬
据前·总理谭保政府(Malcolm Turnbull)的一份新计划称,持边远地区技术移民签证(regional skilled visa)来澳的人士获得永久居留权后,可能会被强制留在乡村地区。就此,偏远地区移民开始进入我们的眼帘。
8月24日
土澳杨超越·科特·莫里森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第30任总理。偏远地区强制移民的政策也转移到该届领导班子手中。
8月29日
据澳洲多家媒体称,莫里森打算要求新移民在悉尼以及墨尔本以外的地方定居长达5年。偏远地区移民的新闻甚嚣尘上。
9月10日
莫里森在新州奥尔伯里发表演讲称,联邦政府正在研究一种地区性移民方式,这种方式将鼓励移民前往不同地区定居(主要包括主要城市和边远地区)。偏远地区强制移民的言论正式从官方口中流出。
10月9日
城市规划与人口部长Alan Tudge宣布,莫里森政府将对每年数千名移民施加新的签证条件,要求他们在悉尼和墨尔本以外的地区定居长达5年。在政府对外宣传中,偏远地区移民推广政策开始提上日程。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划上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了吗?
不!
我们的重中之重还没有开始,接下来小成将从政治、人权、实施方向、承载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的为大家解析这个令无数同学头疼不已的偏远地区移民政策——“到底可行性有多高?”独家!独家!独家!除了通成,别无他家!
政治大背景
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其移民政策也是工党与自由党博弈的重要筹码。本周,工党也表态会支持自由党的偏远地区强制移民政策。
到底为何一直势不两立的两个党派在此政策上如此的一致?
首先我们先看下两党代表的利益方:
工党
代表的是蓝领劳工为主的阶层,所以工党移民政策的侧重点是家庭团聚为主,接收难民为辅,他们认为新移民以廉价的工资和较强的技能抢夺了原本属于蓝领的高福利就业权利。
自由党
目前,由于工党在澳大利亚实力很强,澳大利亚自由党通常和澳大利亚国家党组成自由联盟党,也是现在的执政党,代表着澳大利亚中产阶层和资本主义阶级,他们认为增加新移民的数量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消费,有效增加澳洲的国力,能够有效促进澳洲产业的发展。
那么按理来说,
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应该是支持移民的,
为什么也会支持新移民五年上山下乡政策呢?
主要由两个原因组成:
引入大批移民之后,发现这些移民大部分都定居在了悉尼和墨尔本,在偏远地区的农场主和资本家处于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大量的移民定居到大城市,带来了城市拥堵、治安等城市化问题,而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的基础建设却是远远跟不上的。政府想让移民背锅,笼络人心?
澳洲的政策要正式实行,
是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的。
在澳洲,一个方案需要经过三次审核修改递交到众议院,由众议院批准通过之后形成法条的草案再递交到参议院,参议院经过三次审核批准后,最终被澳大利亚总督批准才算通过。
⬇️下图是澳大利亚立法的流程 ⬇️
如此看来,新移民方案的审批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未知,比如今年的父母移民的政策变更中,我们也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而且这项新提议在实行过程中也必定会阻碍重重,其中不仅仅是来自新移民的反对以及政府的政策条款设置和推进上,而且对于偏远地区和澳洲整体的经济发展,稍有不慎,就会危害重重。就算是真的实行,也会有诸多条款,不会一棒子把所有在悉尼和澳洲的新技术移民都打死。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从四个方面来看看新政策实行的困难有哪些!
四大角度深入浅谈
从新移民的角度来说,
如果真的像莫里森政府说的强制移民到偏远地区居住5年,那对于限制一个人的长期行为的联邦法律的宪法有效性是否应该质疑?让小成联想到之前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称此计划为狗哨政治(狗哨政治:比喻政客们表面说一套,背后的真实含义只有少数目标人群才能领会),其背后的真实目的真的是只是解决城市压力吗?小成想让大家停下来思考一下。
工党此前也对这类计划产生了怀疑。前任主管Andrew Leigh提出,“内政部表示,你不能强迫人们住在特定的城市。” 与此同时,SMH也曾表示过:“莫里森政府应该专注于如何让澳洲城市真正地、更好地运转,而不是那些的引人注目的愚蠢干预。”
而且,过于严厉的强制性政策必将引起轩然大波。由于此次政策改革预计主要针对的是189/190/489的申请人,而大部分的此类申请人都是在澳留学生。在留学生活期间,大多数的同学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或者发展起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如果新政策的条款是强制要求申请人在短期内搬离悉尼墨尔本,不就等于是要硬生生的拆散已经建立的社交网络。很多留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时,“移民政策好不好?”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部分留学生不再考虑澳大利亚作为留学国家,这样看来可能会对澳大利亚教育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新政对于已经在准备工作经验的加分的同学来说,就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吗?
相比‘’强制‘’要求大家上山下乡,小成认为“鼓励性”的上山下乡政策会更加符合现代的民主政治体制下的人口平衡政策。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莫里森政府提供新的签证条件,要鼓励新移民去偏远地区呆五年,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偏远地区。追根溯源,这一提议的源头是从陆克文开始的“大的澳洲”的设想开始,谭宝在任期间又再度提出“Bigger Australia”的口号。人口部长Alan Tudge就曾经表示支持一个人口规模更大的国家,但是应该是将人口更加合理的分布,而不是仅在某一区域的急速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不同的州有不同的发展计划,也有不同的人才缺口,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定与列表指出哪些州稀缺哪些人才。是否政府需要在移民新政的实施前,出台各个地区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想把新移民引流到偏远地区,又要有利于偏远地区的建设,需要一整套完善而详细的计划。
小成认为,这些都是实施进度的阻因,毕竟要制定一个非常成文且合理的规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去分配和规划,也需要各个州政府的配合。
从偏远地区的角度来说,
偏远地区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主要反映在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环境、交通拥堵压力。快速的人口增长对悉尼墨尔本地区造成的压力是很明显的,
但是发配新移民去偏远地区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吗?
小成认为是不可能的。
因为人口超预期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实在太大了。
我们就先拿悉尼举个例子,据资料显示,悉尼目前人口数量是在564万左右,人口密度是380人每平方公里,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例如上海人口大约是2418万人,人口密度在3775人每平方公里是悉尼的10倍,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匮乏悉尼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更严重,想必同学们都领教过频繁取消的火车和高峰期拥堵的Paramatta Rd。
如今连澳大利亚繁华城市都面临基础建设问题,是问如果大量新移民引流到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的偏远地区,难道不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吗?政府是不是应该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来直面解决问题呢?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基石,基础设施发展遭遇瓶颈则会阻碍经济增长,并加剧贫困和不平等。
数据显示,截止2040年,澳大利亚共需要价值1.7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而按照目前澳洲的基建投资趋势来计算,仅有价值1.54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相差1580亿美元。其中铁路、港口面临的缺口最为严重。虽然政府目前在例如纽卡斯尔地区修建高铁轻轨项目试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政府目前在例如纽卡斯尔地区修建高铁轻轨项目试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但是铁路建设上仍需要额外投入650亿美元,港口建设需要560亿美元,电网建设需210亿美元,以及电信通讯建设需要100亿美元,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除了已经很严重的基础设施问题,偏远地区的工作就业机会也是一大难题。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但是热门移民专业(例如IT ,工程类)都属于高技术行业,以偏远地区目前的情况来说是需要时间建设发展的。
没有充足的工作机会来接纳新移民,再加上有限的住房,新移民会给偏远地区带来难以想象的压力,显然偏远地区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受大量的新移民。
从澳洲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说,
从澳洲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城市建设仍然需要技术移民,澳洲在很多方面远远落后于英美国家, 根据澳大利亚外交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澳洲经济排名,澳大利亚世界领先的产业主要集中于国际贸易(矿产出口)、教育产业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然而在金融,科技和IT领域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其中IT仅处于全球第三梯队,澳洲的工业也仍然处于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局面,甚至澳大利亚都没有自己的车企。把大量带着技术的新移民引流到偏远地区,也会对澳洲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教育是澳大利亚经济支柱产业,据资料统计,近十年国际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澳大利亚教育业总产值(280亿澳币)位居所有产业的第三名,竟然超过了部分大型资源产业例如天然气与黄金。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国际学生贡献了总产值的19%。然而澳洲的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名校都在悉尼和墨尔本及周边地区。学生在留学时的因素不仅是学校的排名,学术氛围,很多之前来澳洲留学的同学都是被友好的移民政策所吸引。数据表明: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及周边地区大学的国际学生占了总国际学生的80%,下图可以看到国际学生数量前十名的大学只有一所不在悉尼墨尔本地区。
莫里森曾今特别指出,不管如何,他一定不会让移民政策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可这些名校在将来失去了利好的移民政策,而偏远地区又缺少好的学校,那澳洲相比其他留学火爆的加拿大、英美比,优势又在哪里?太过于严苛的移民政策对澳洲教育产业的伤害可是不小的。
即使这项提议在审批以及实施过程中会遇到重重阻碍,
小成也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旦成真,
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偏远地区的移民政策放松
为了响应偏远地区居住的政策,各偏远州州担保政策势必也会为了争抢新移民人才做出一系列调整,毕竟更亲民的州担政策才会让之后的永居申请人更心甘情愿的投身过去。
以目前各偏远州州担保政策来看,需要工作经验作为申请要求的无疑是拿州担最大的门槛要求,没有工作经验等同于和州担保绝缘,典型的例如西澳州担保以及南澳州担保,很难和TAS读书即可拿偏远州担保相竞争。但从外州新移民长期生存发展角度来说, WA和SA比TAS更有吸引力。
“上山” to WA
原西澳州担政策:
提名职位在西澳州担保毕业生清单上且在西澳就读至少2年本科课程需要有在过去10年中有1年提名职业高度相关的澳洲工作经验(研究生及以上才可以豁免工作经验要求)以及雅思四个7的英语要求。
改革后西澳州担猜想:
为了发展长期居民以及提升未来新移民对本州的忠诚度,西澳州担有可能降低豁免工作经验的学历要求,例如来就读本科的学生,申请时不仅不需要工作经验,甚至英语要求也会有豁免或者降低。其实也不难理解,本科来就读三年的学生比起从外州由政策逼过来的学生对西澳有更深厚感情和积极融入西澳生活的决心。
西澳州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地,农牧业也相当发达,是全澳最大的小麦出口地。这些产业的地理位置大多是偏远地区,人才稀缺。因此吸纳更多的工程类和农业类的新移民人才是理所当然的,这几类契合本州主要产业的职位在州担保申请中可能会有更多优待。西澳目前也正在大力开发旅游业,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5w名的中国游客到访西澳,旅游管理类人才也是非常紧缺的。中国也是西澳州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留学生将会更有竞争力。
“下乡” to SA
南澳原州担政策:
提名职位在南澳州提名或者补充担清单上且在提名前的三年内至少有1年的工作经验,一些职业甚至有更高的工作经验年限要求,例如会计需要三年工作经验。南澳的毕业生目前只有完成PHD或Master of research、或成绩优异的本科学生才可能豁免工作经验要求、授课型研究生不仅需要成绩出类拔萃还需要本科也在南澳读完。
改革后南澳州担猜想:
作为率先积极响应下乡形势给新移民抛橄榄枝的州政府,南澳全境都是“人口低增长区”即所谓的偏远地区。为吸引更多的年轻新移民人才来南澳,未来南澳州担保的工作经验要求可能会有很大降低,目前最多3-5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对外州学生只能望而却步。其次只在南澳就读研究生的成绩优异申请人未来可能会享受到和本科生一样免除工作经验要求。
南澳州资源能源富集,蕴藏着可观的铜、金、铁矿石、铀、稀土和矿砂储量。农业、酿酒业、畜牧业发达,生物科技、电子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高科技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南澳州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电网、矿产勘探开发、房地产开发、农副食品、国际贸易和医药研发合作等行业。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或技术人才来说,工程建造、农业以及商科相关领域之后都将会是南澳纳入新移民的重点对象。比较亲民的是在澳大利亚大陆首府城市中,阿德莱德的住宅、商业和工业房地产价格最低。如果上山下乡成为定局,出走阿德莱德将会是高性价比选择。
自2016年大选以来,其实区域移民计划就一直在讨论中。而针对移民政策,谭宝政府其实已经签署了一项十分近似的政策:悉尼与墨尔本以外城市定居的新移民,必须占总移民人数中的一定比例。但悉尼、墨尔本也不可能完全离开新移民,新政的政策也一定会考虑到大家的各种情况,采取优先挑选申请人或者豁免的政策。
那么可能会从那几个方面出发呢?
1. 工作联系
如果说悉尼是一个美国化的城市,像纽约,那墨尔本就是一个欧洲化的城市,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自然有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工作机会。
比如会计:
比如幼教:
比如程序员:
从这些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新州和维州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澳洲很多公司的总部,或者一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分支等都设在了悉尼墨尔本,这两个城市拥有的资源和就业机会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因此,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对于新移民来说是增加自己与悉尼墨尔本联系的最佳利器。
2. 学校联系
由于移民政策缩紧,许多小伙伴本科毕业就暂停学业,着手移民的事情了。对于这部分新移民来说,如果能拿到悉尼和墨尔本学校的Master(Research)甚至Phd offer的话,在增加自己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与悉尼墨尔本的联系。高学历的技术人才在哪里都非常受欢迎,这同样适用于求贤若渴的澳洲政府。
3. 亲属联系
顾名思义,如果新移民有直系亲属比如伴侣,孩子,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孙子女,叔叔,阿姨,侄子,侄女(或继子女相关的)长期居住在悉尼墨尔本,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你与悉尼墨尔本的纽带。这种情况下,澳洲政府会“人性化”的考虑你的家庭情况,有可能“免除”你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
4. 居住时间
莫里森政府就曾经表示过,如果一旦个人在某个地区居住5年,那通常已经在当地建立的密切的生活圈,也很难再离开了。这也是计划把偏远地区强制移民计划的时间设定在5年的原因。以这个道理来推,是否在悉尼或者墨尔本等大城市生活满5年的同学们,也已经在本地建立的生活圈,除此之外,不少学生甚至在悉尼和墨尔本投资置业。这样子的情况下,学生是不是很难再离开了呢?很可能居住时间超过5年会成为一个可以优先考虑的因素。毕竟,政府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澳大利亚的整体发展规划以及缓解主要城市人口压力的燃眉之急,将一部分移民转移到偏远地区的计划很可能是不论自由党还是工党都势在必行的。
但是,具体政策的细则,政策实施的快慢和严格程度仍然是一个问号。
单就我们的分析以及预测而言,要求所有的新移民强制搬离去偏远地区生活可行性非常之低。
比较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设置新的签证类别或者重新划分189和190/489的邀请比例的同时提高居住要求到5年。政府应该会倾向于采取鼓励性的政策,但会在此政策的后期增加一系列的限制条款,引导新移民在偏远地区安居乐业。也有可能出现强制要求不能证明和悉尼墨尔本有强烈联系的申请人搬离。
但是这两种政策的可能性来说,前者或许更高更合理些。
最后想对澳洲政府说,强扭的瓜不甜。新移民做出了这么多贡献,也请尊重新移民的居住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