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前夕再起战端 中国学者:当前非中美贸易谈判好时机(图)
导语:预定9月份磋商贸易战罢兵停火前夕,中美接触再起波澜。美国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随即遭中国强势反制,贸易战再度升级。美国为何一边向中方伸出和谈橄榄枝,一边又祭出关税杀手锏?美方提出谈判究竟是诚意满满还是宴无好宴?中方如何权衡“赴约”与否的利弊得失?对此,多维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他认为美国的谈判邀请不具诚意,更多的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因此当前并不是中美双方谈判的好时机。
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9月12日向中方发出邀请,提议在本月晚些时候举行会谈。然而,就在中美双方就会谈具体细节进行沟通时,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9月17日宣布对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在9月18日宣布了反制措施,对美国600亿美元商品进行反击,同时评估是否接受美方继续磋商的提议。近在眼前的和谈会否流产?
王勇认为由于美国国内政治情况非常复杂,因此从总体上判断,当前并不是中美双方进行谈判的好时机。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本人在政治上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特别是在美国知名记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新书《恐惧:白宫中的特朗普》书评见诸报端,同时特朗普政府高官匿名投稿至《纽约时报》后,对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声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美国中期选举大考临近,由于特朗普所面临的信任危机,美国两党围绕中期选举的竞争日益激烈,此时两党在对外问题上的立场都会不约而同得、表现得比以往更加强硬,特朗普尤其需要通过对中国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对其国内的支持者有所交代--总统正在兑现选举时的承诺,找回美国公民丢失的工作机会。
王勇表示由此可见,美方此次提出的谈判邀约并无诚意。
那么,既然意不在此,美国为何又摆出和谈的姿态?王勇认为,其一这反映了美国国内有相当大的势力,特别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工商界,以及华尔街等美国金融界势力迫切希望中美双方启动更高级别谈判,通过双边协议结束当前以关税为主的贸易战,从而缓解市场投资者对中美紧张关系的担忧。
其二,这还反映了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国内强硬派及温和派的对华声音是相互矛盾的,且强硬派占据上风。王勇说即便要求与中国进行谈判、缓和中美关系,美国工商界也只是希望通过谈判向中国施加压力,从而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切实解决他们在中国市场准入方面遇到的困难。因此,新一轮的谈判对中国来说非常困难,很难与美方在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在此不利局面下,对于中方会派谁赴美和谈,王勇称美方此前提出希望中美双方进行正部级别的会谈,消息放出时他便和周围的朋友(包括美国方面的朋友)讨论,分析结果认为刘鹤的可能性更大。首先,美方应该还会由财政部长姆努钦作为谈判代表,从对等的层面来考量,显然刘鹤出面更为合适,若美方派出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那么中国商务部的部长出面才是对等的。其次,从对中美情况的了解程度上而言,相较于中国财政部部长及商务部长,刘鹤显然对中美贸易更为熟悉。
此前有消息称刘鹤访美为9月27日,有分析认为按照美方公布的新一轮关税实施日期(9月24日),这意味着在刘鹤访美前,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命令便已经生效,美方的举动似乎想在谈判前给刘鹤制造压力,以利于在谈判桌上形成强势压制,迫使中国在很被被动的情形下屈服。王勇认为有这种可能,但对中方来说,这种施压很难见到效果。
美方即便想要施压,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中方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目标,如果美国的要价过高,要求中国完全改变现行产业政策,那么谈判便很难见到成效。王勇认为“2,000亿”并非为了谈判,更多的是向美国国内展示特朗普对华政策是强硬的,是坚定维护美国利益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其国内选举的需要。
王勇认为既然美方无谈判诚意,中方确实存在不去的可能性,而且从当前情况来看,确实不是访美的最佳时机,即便去谈判大致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围绕美国的要价,中国方面继续表明立场,从当前来看,中美双方立场差距过大,双方仍在了解彼此的底线,短时间之内很难达成协议,从这方面看赴美的意义不大。
二是刘鹤借机与美国社会、美国工商界及参众两院等重要政治人物进行接触,但因为参众两院都面临中期选举的压力,很多人都不在华盛顿,而在忙着选举,因此中方若在这个时候去做工作,收效甚微。当前,美国众议院面临100%的改选,参议院则面临三分之一的改选范围。而且,当前中国国内的任务也很重,王勇认为刘鹤经过全面衡量,很可能选择不去美国。
不过,王勇表示若刘鹤选择不赴美,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美国方面已经摆出了谈判的姿态,中国此举很有可能落下口实,使中美之间紧张关系更加恶化,为美国贸易制裁霸凌的行为提供借口,“不是我不愿意谈,而是中国不配合”。所以中国需要仔细权衡,既要坚持立场,也要尽可能不给美国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