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小成条漫】端午节历史小故事
端午节历史小故事
端午节在中国由来已久,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
纪念两千多年前在5月5日
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
实际上,赛龙舟吃粽子习俗
在屈原前就已经存在了。
据说在古早年代,
端午在吴越民族是一个祭祀龙的时节。
古人以为每年,从5月开始,
龙在使坏导致江河涨水,
于是他们祭祀龙,
祈祷风调雨顺和行舟安全。
而最初的龙舟来很大可能来源于
他们出行的独木舟。
春秋末期,
吴国忠臣伍子胥在五月五日
被迫害而死后,怒化为涛神。
当地百姓每年在他的忌日五月五日
临江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
逐渐形成端午有龙舟粽子祭祀涛神的习俗。
至此,江浙一带端午的传统
仍然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至于战国末期的屈原,
虽然比伍子胥晚了近200年,
但是后来的端午,
大多为纪念他而起。
据说,
赛龙舟为了再现当时打捞他们时的场景
而为了不让鱼吃他们的尸体,
百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
很快江里的鱼就为了
吃甜的还是咸的打了起来。
除了纪念伟人,
从端午一些其它的习俗来看,
端午更是一个驱瘟除疫的日子。
因为缺乏对环境的科学认识,
古人普遍认为疫病是瘟神邪魔等造成的,
于是五月五日被又称为“恶月恶日”,
百姓会在端午当天,
以不同的方式驱除瘟神和恶运。
同时蚊虫五毒等开始孽生,
为了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他们会在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
燃烧药草等,驱赶毒物。
为了更好驱赶蚊虫以及毒物,
百姓还会把菖蒲艾草等植物挂在门前,
借助它们挥发的气味清洁空气
以达到消除病毒的效果。
古人身上带着的香囊,
也有驱蚊虫,避毒除疫的功效。
至于小孩身上的一些小玩意,
例如五毒肚兜,五彩丝线,兜蛋等等,
都包含了父母对他们健康成长的祝愿。
古人还认为雄黄酒可以克制
蛇蝎蜈蚣等身上的毒,
所以饮用雄黄酒能够避邪不让自己生病。
不同地区还有更多端午的特色小习俗,
都是以纪念伟人及大保健为主,
满满都是对伟人的纪念及家庭安康的祝愿。
但是作为擅长把一切节日变成吃货节的中国人,
粽子咸甜之战或许还可以再战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