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庭政经短评:2018 年联邦财案全剖析
宏图大计未有落实的财案
陈浩庭, 董事总经理 / 授权代表, 摩根
Raymond Chan, Managing Partner /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 Morgans
过去二十年,我每年都会撰文剖折财案,印象中财案品质最糟那几年,都是工党财长斯旺 (Wayne Swan) 主政那几年,他不断为未来数年做很多无法实现的承诺,而且财案背后缺乏经济管治原则和大方向。
读者应该清楚笔者并无政治立场,工党也曾出过很出色的财长。客观而言,莫理逊 (Scott Morrison) 一连两份财案的内容不算太差;只是在宏观上,不及 1991 年工党财长基廷 (Paul Keating) 为挽救澳洲走出衰退的财案,和 2005 年自由党财长高德乐 (Peter Costello) 建立「未来基金」挽救澳洲政府长远财务危机的财案。
这当中也有时代的局限,在连年赤字但经济起色不大的情况下,澳洲需要一份安全保守但又不能毫无更张的财案 — 即是政府不能裁减基本服务、基建在人口激增下必须增加、减税在工资增长放缓下必须实施,还有去年大幅削减公司税的建议,一再遭到反对党联手抵制,注定了这份财案不能有大作为。
儘管如此,财案在个人入息税阶上作出的改革,将对澳洲入息分配及贫富悬殊的发展有著深远的影响。
入息税阶大执位
要了解今次财案对税阶作出的最大变动,必先了解目前澳洲的个人入息税税阶如何运作:
0 至 18,200 无需付税
18,201 至 37,000 19%
37,001 至 87,000 32.5%
87,001 至 180,000 37%
180,001 或以上 45%
以上的计算方法并不包括国民保健税 (Medicare Levy)。
在第一项措施为期四年,在 2018 年 7 月起实施,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士,包括四年的低收入及中收入人士税务低免 (Low and Middle Income Tax Offset),将以年底退税的形式退回给合资格的人士。这项抵免措施适用于年入 20,200 元至 125,000 元的人士,从 2018 / 19 财年至 2021 / 22 财年有效,退税额为 530 元。
第二项措施,政府会在 2018 / 19 财年将 32.5% 的税阶上限,由 87,000 元提升至 90,000 万元,再在 2022 / 2023 年由 90,000 元增至 120,000 元,同年也是中低收入抵免政策的最后一年。19% 的税阶会由 37,000 元提升至 41,000 元, 原有的低入息税务抵免 (不同于上文的中低入息税务低免) 由原订 445 元增至 645 元。
第三项措施, 在 2024 / 25 财年将 32.5% 的税阶增至 200,000 元,37% 的税阶从此会消失。200,000 元以上依旧为 45% 税阶。
从这三项措施来看,短期上看似有利于中低入息阶层,但中长期应该是高收入人士受惠更多。当低入息人士获得最多数百元的好处时,120,000 元至 180,000 元年薪的人士每年可节省逾 7,000 元的退税。
至于原订增加国民保健税的措施会押后。
税阶改革争议
在工资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消费长期不振,因此政府带头减税有助鼓励工薪阶层消费;而且将税阶由五个等级减至四个,有助简化澳洲过于複杂的税制。
笔者比较有保留的,是实施的时间表过长,2024 年已是八年后,虽然我们明白这类型的税务改革宜缓不宜急,但八年后哪一个政府主政仍未可知,为税制改革的前景埋下不稳定的种籽。另外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澳洲採用累进税制的目的,是维持社会均富,在目前坚尼系数日高的情况下,四级税阶不利于长远均富的目标。
注资基建但力度未够
总理特恩布尔经常将基建放在口边,上一份财案对基建投入的力度确实也很大,只是这一份财案在未来四年的基建开支实质上减少了 20 亿元,这是澳洲基建伙伴组织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s Australia) 作出的分析,并认为这次财案在基建方面的投入仍欠缺高达 107 亿元。
大家在传媒上经常看到的基建开支,很多时都不是新钱,而是把十年前的计划重新放上枱面讨论,各州及领地要看到的是实际的新注资,表面数字骗不了他们。分析财案提出的 750 亿元基建资金,当中只有 245 亿元是新资金,摊分十年来拨款,每年不过 24.5 亿元。单单墨尔本机场铁路线的联邦政府注资,本来就应该达到 50 亿元;布里斯班跨河铁路计划更无分得任何拨款,自然遭受批评 。
不过,政府在家居护老服务、医院和药物资助计划上增加拨款,并在退休金和退休金工作测试上给予年长澳洲人更多豁免,是正确的决定,因为退休人士面对的挑战愈来愈大。
财案对经济预测乐观
要作出准确的预算,政府必须对经济和财政收入有相对准确的预测。
本年度的财案确实受惠于政府收入增加,主要体现在商品价格回升令商界收入增加,就业情况改善亦令入息税收入得以提升。估计 2017 / 18 财年的赤字,将从年中展望报告的 236 亿元减至 182 亿元,提早一年于 2019 / 20 年灭赤。
本行策略师诺斯 (Michael Knox) 认为,澳洲已经捱过艰难的 2012 至 2015 年,从疲弱的商品价格和贸易比价指数中走出来。2016 年起,储备银行商品价格指数急升,至今升幅逾两成。诺斯认为,由于美国採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因素,澳洲商品价格获支持的趋势会持续。按照这个经济趋势,联邦政府高达 134 亿元的入息税阶改革,确实有实施的条件。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财政预算案,财案除了影响国民的缴税额、福利和退休开支,也涉及澳洲长远的经济发展,反映一代人如何运用资源面对挑战。
笔者期望,澳洲在未来三年内成功灭赤后,可推出一份划时代的财案,为未来半个世纪的发展蓝图作出更佳的规划。
Disclaimer(s): This email is not to be tampered with, altered or changed in any way without the prior consent of the author. The Authors noted in this email may own or have traded or intend to trade in the shares discussed above.
This information was prepared as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and is not intended for public circulation, publication or use by any third party. It has been prepared withou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your relevant personal circumstances. You should consider its appropriateness having regard to your risk profile,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particular needs, and consult with a financial adviser before taking any action. While this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sources which Morgans considers reliable, its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cannot be guaranteed. Morgans, its directors, agents and employees do not accept any liability for the results of any actions taken or not taken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or for any negligent misstatements, errors or omissions.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