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两大权力人物的瑜亮之争(组图)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当世的两位豪杰,说起他们,我这种小人物如同仰望晨星日月,觉得遥不可及。我们凡人看他们都在天上,但在天上也要分日月,讲胜负,决高低,男人和男人之间除了友情之外,永远维系着一层竞争的关系。
两个都很出类拔萃的雄性竞争关系里,我们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一种像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难分伯仲,旗鼓相当,你智高一筹,我忍高一丈。另一种就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我虽然在不停的追赶你,但在很多事上你都略胜我一筹。
今天的主角就是我们的现任总理特仑布尔(昵称:谭宝)和前任财务部长霍基。他俩虽然年龄相差九岁,特仑布尔可以说是霍基的大哥。但两人有太多的相似的背景,太多的共同追求让我情不自禁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两人都可以称上才华横溢,可惜政治这个舞台似乎只能容下一个赢家。在前总理阿伯特被党内选举替换掉后,我们的特仑布尔老哥荣登九五,执掌军政。而霍基,不敢说流放,但他“自愿“去美国担任大使。我本人相信霍基遇到特仑布尔,他更多的感叹应该是即生瑜何生亮啊。
特仑布尔和霍基的出身既不是我们常挖苦别人所说的“屌丝青年”,但也不是我们所幻想的“名门士族子弟”,特仑布尔和霍基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代表-----普通人。特仑布尔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早年嫁给过一个老头,后来那人半年后去世,给她留下了一些财产,她和英俊的特仑布尔爸爸一见钟情,用自己的钱买了一个小公寓。他们家最开始居住在东区的Valucuse,父亲是一个地产中介但主要专注于酒吧的买卖。可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母亲应该就是张爱玲笔下那种敢爱敢恨的高知女青年,现实的压力和精神世界上巨大的差异,在特仑布尔还只有10岁的时候就和一个大学教授私奔到了新西兰。用我们总理大哥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所说的:“母亲带走了家具,带走了她的猫,就是没有带上自己的宝贝儿子,没有和我们打任何的招呼,一声不响的走了."
母亲的走让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收入雪上加霜,总理大哥说因为母亲把家具带走,在搬家到 double bay的小房子后他们只能坐在盒子上(母亲在私奔后指定律师卖掉留在澳洲的房子),直到楼下的牙医因为装修的缘故,赏了他们把旧的椅子。我相信特仑布尔的成功源于他的父亲,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的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当面说过他母亲一句坏话,一直告诉他母亲去新西兰读书了,过一阵子就会回来的,以至于特仑布尔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很疑惑到底怎么回事。
特仑布尔自己说,我所有奋斗的目的就是想改变家庭经济环境,这样就可以让母亲回到我们身边。总理大哥的母亲在最后一次婚姻失败后,确实回到了澳洲,在他和儿媳家的附近住了一段时间,母亲最终还是再一次离开他,她去世了,临走前一直不断重复着:”儿子请你原谅我." 我们总理温柔的说:“妈妈我很早就原谅你了,你永远是我的妈妈”。
和特仑布尔一样,我们的霍基大哥也有一位伟大的父亲。霍基的父亲理查德(Richard)为了逃避战乱而移民到澳洲。他是亚美尼亚血统的巴勒斯坦人。霍基的父亲也成长在单亲家庭,霍基的祖父早年战死沙场,所以霍基的父亲很早就肩负起养家的责任,早年间用打工的钱开了一间在Bondi的熟食店,每天七天从早到晚玩命的工作。有意思是霍基的父亲在感情上也是不顾一切,执着到底的人。他更像琼瑶笔下的角色那般花痴。这么说是因为我们这位理查德先生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霍基的母亲,无奈霍基大哥的母亲是澳洲本地人,她的父母都不支持她去找一个移民,最终她下嫁给别人。故事当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否则澳洲历史上会失去一位优秀的财长。理查德老哥傻傻的苦等,最终等到他的心上人离婚,并最终和他在一起了(和特仑布尔一样,霍基母亲同样是二婚),他们在一起生了三个娃,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前财长霍基。
霍基本人说他的父亲一直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从理查德老爷子的经商历史上来说,我完全相信,因为老爷子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他的努力下,不但生意蒸蒸日上,他还买下了隔壁的几间商铺,给自己家在Chatswood 买了宽敞的大宅,并决定在1969年转型做地产经纪人,在ST Leonard一带帮人出售二手房,在老爷子过世后生意由他的儿子和孙子打理。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有一个做地产经纪人的爸爸很重要,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样的心态才可以培养高官。
看到这我还要和读者交代另外一个背景是,大家可能奇怪既然特仑布尔家和霍基家都是普通工薪族,为什么还都住在像Vaucluse ,double bay, north Sydney 这样的富人区?这是因为在1943-1946年的那段时间,日本的潜艇和飞机经常骚扰与袭击澳洲的海岸线,为了以防万一,悉尼的大部分人都搬离里海岸线去城市内陆生活,所以说那时候的东区是给穷人住的,富人住在Gordon或者是Strathfield 的大宅里。直到二战结束的7,8年之后才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再加上很多服务行业的办公楼设立在市区,以东为尊的悉尼地段才建立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1977年悉尼的房价,Strathfield和 Gordon房价是贵过Mosman的,而且当时的市中心和就业场所也在Strathfield,随着产业升级,和海滩文化的兴起,房价从西到东。
所以说这也告诉我们,地段这东西短期内保值,但长久来说不会保值,因为我们真不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想法和变化,城市的热点最终像哪里移动。最保值的其实是房子和土地的面积,这是不变的。
两人的相似之处不止是平凡的背景和同是经纪人的父亲,还有的就是共同的野心。年少的时候两人都和朋友谈起想成为澳洲的总理,言语里带着像刘邦当年遇到秦始皇车队的豪气,“大丈夫当如此,彼可取而代之”。
两人这么说并不是痴人说梦,同是悉尼大学校友但不同届的两位法律高材生,两人的领袖能力年轻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特仑布尔做到学生联盟的主席,主管学生的生活与娱乐活动。霍基是学生会的主席。这两位热血青年在大学的激情岁月里,特大哥热血沸腾的喊出建立一个独立于英联邦的共和国,霍大哥带领学生抗议大学学费不公,要求政府提供免费教育。
按理来说自从在80年代竞选地方议员失败,我们的特仑布尔兄真正全面踏足政治那都是2002年以后的事了,人家霍基老弟早在1998年人家33岁时就成为澳洲最年轻的金融部长。可是人家特仑布尔后来者居上,在不到7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自由党党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个人的才干以外,我个人认为有3点成为特仑布尔和霍基后来人生发展的分水岭。
第一就是经商的经历,两人虽然都是学法律的,但是霍基从事律师行业没多久就踏入政坛。特仑布尔不同,他从给别人打工,到开自己的事务所,而后衍生到和权贵子弟合伙开投资银行,还做了高盛在澳洲的总裁。这些经历为他积攒了大量政商经营所需的关系与财富,经商磨练了特仑布尔的心智,要知道我们这位大总理在政治仕途上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顺利,他曾多次败于工党和自由党内部的权利斗争,甚至一度在2010年里考虑隐退,不再涉足政坛,安心当自己的陶朱公,但他最终坚持下来。
第二个环节就是他们的婚姻,应该说两人的妻子都很优秀,都是一见钟情,也都是自己灵魂伴侣。但不同的是特仑布尔妻子来自澳洲的名门望族,她的曾祖父是悉尼的第一任市长,父亲是澳洲的总检察长,而自己本身在1999年就当过悉尼的市长。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你说这铺垫了多少人脉和根基呢?据我们总理夫人说,她最后悔的是年轻时没多生几个娃,确实两人基因都太完美,不生可惜了。
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霍基的太太传承了霍基家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同样是一个普通人,霍基总是骄傲的说他的太太是有着无比聪明脑瓜来自悉尼西区Roseland的平凡女孩。霍基的太太早期是物理治疗师,后来寻求事业上的突破,回大学重新念了商学位,出来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干一路做到了德意志银行在澳洲的高管。人们对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前一年她就觉得市场会出问题,提前抛掉自己手里所持有的股票。
第三点是性情,特仑布尔和霍基都是比较阳刚的男人,两人观念保守,均对同性恋持保留意见,但特仑布尔比较灵活内敛,他一开始只勉强支持同性关系,在看到民间团体呼声强烈,他反过来说自己支持同性婚姻,把责任推给社会,让大家投票决定。在难民政策上,他拉上美国,在接受少量的中美洲难民的条件下,他把想来澳洲的一千多民难民推给了美国,这样既避免国际批评,又节省国家开支。
霍基相比之下显得有些直男癌,甚至口无遮拦。在一个政治辩论的节目里,霍基公开讲,尽管自己参与了同性婚姻的立法,他也同意有男有女的家庭未必最棒,但是他本人相信有父有母的家庭是对孩子成长才是最好最健康的。他说这话是当着澳洲女同性恋议员Penny Wong的面说的,乃至后来Penny本人都说被她这句话伤害到。
在人们比较敏感的房价问题上,霍基也再一次把口无遮拦的方式发挥到极致,他回答,“想买得起房子就要找好工作,有好收入,你自然不就负担的起了吗?”。这酷似任志强任大炮的说法,“房子这么宝贵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这本来就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你买不起是你的事”。 这次霍基伤害到的不是一个人,伤害到了千千万万想要年薪5万还可以悉尼安居乐业的民众,大家翻出了他们家住的八百万豪宅,叫骂着每个人都不像你老婆那么成功有钱,凭什么你住好房子,我们普通老百姓连首付都凑不齐。
我说霍基啊,你要说实话就回家说吗!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呢,官僚的和稀泥,说废话的本领看来你还没学会。
政治上难分高下,地产投资上两个人都有地产经纪人的爸爸。这方面两人相比,结果是惨不忍睹,总理甩开了霍基一大街
先说霍基老弟,据公开消息,霍基和太太名下先后买卖过七套物业
25 Furneaux St, Forrest ACT 2603,五间卧室的堪培拉别墅
1999年近12万的价格买入,以151万的价格在17年后卖给了一个中国人
除此之外霍基还有
1993年在Glebe花31万买的一房,
2009年左右在McMahons Point买了两房,
倒是这套两房真心涨得不错, real estate和domain网站的中价位写的 Glebe一房中价位是62万,McMahon’s point 两房中价位162万。
但当你继续往下看,就发现霍基别的投资入不了专业人士的法眼。例如他们在Malanda(凯恩斯北面)有两个农场,一个 41公顷的农场2010年花52万买的,2014年转手才卖了60万。另外一个90公顷的农场,他们在2003年62万5买进,他们在2015年就想以155万出手,但是真正遇到买家卖出那还是2016年中旬的事了。霍基买农场的心是好的,他曾说想用农场里的农活教你自己的儿女自力更生,告诉他们餐桌上的食物是怎么辛苦得来,这样才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位好爸爸。
最近霍基闹的沸沸扬扬,八百万豪宅地址如下
52 Woolwich Road Hunters Hill NSW 2110
历史记录显示他们是2004年以350万的价格买入的,最新消息是他们以高于750万,低于八百万的价格出售掉了他们的房子。这也就是说这栋豪宅买了近十四年,如果去掉印花税和中介费,涨幅只有翻了一倍,据说这套房还是他父亲亲自出面和屋主谈了许久才买下的。
如果大家去查悉尼房产的买卖历史,悉尼工薪族地段的随便一套房,都应该至少两倍了吧!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建议大家,不是土豪就少碰土豪的物业,富翁怎么想你不懂。
下图是网上传的,人家花一千万买的新豪宅,至于投资结果怎样,只能十年后再评论。
现在谈谈我们的总理哥,总理哥年轻时候就是赚钱高手,虽然没有穷爸爸富爸爸那样创富书籍,人家摸索出来的野路子也是相当牛逼。
总理在大学生的时候小试牛刀,1978年在学校附近的netown花了1万7买了一套别墅,3年后正当别的同学愁毕业愁工作呢,人家6万8直接转手,一下子翻了数倍。
你说这是人家碰巧走狗屎运而已,那你要再一次被打脸了。人家1979年再次出手,Redfern 买了一栋Terrence花了4万,两年后8万5抛手。这还当啥总理阿,出去当地产大师教课就赚老鼻子钱了。顺便说一下总理最开始入手的两个区绝对在当时不是好区,Newtown属于红灯区,Redfern是属于公房聚集地。
后来看得我羡慕嫉妒恨,人家继续玩大的,筹集了当时算巨额资金24万澳元,杀入豪宅市场,买在了Bellevue Hill,不过人家没有像霍基那样14年翻一倍,6年后140万卖出,翻了近5倍。
连自己在Paddington 的家都卖到了当年这个区历史最高价,人们称颂他为Paddington的先知。后来我们亲爱的总理甚至搞起了开发,把自己家隔壁的房子花7百万买下来建duplex,1360万卖了出去。
当然先知也有失手的时候,所谓不熟不做,但是总理打破了人生一次规矩,涉足商业地产,特仑布尔和人合伙1988年以680万在Cremorne 买下了一个商场,但是在1991年以450万赔钱出手。
如今我敬爱的总理住在46 wunulla road point piper,正面看会好看一些
总理把自己的爱宅做了一个大装修,网上显示总理是2010年317万买进,到现在,2018年,有中介给的估值是5000万澳币。
据公开消息,总理还持有摩根的地产基金和东区的办公室资产
46A MacLeay St, Potts Point NSW 2011
既生瑜何生亮,老哥真是凡事比我优秀啊
这不霍基都给黑总理的文章点了赞。
当然霍基说这一切都是黑客搞得鬼,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