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7.8°C-14.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2018-11-29 来源: 硅谷密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硅谷Live /实地探访/ 热点探秘 /深度探讨

如果盘点2018年中国金融圈大事件,恐怕第一件就要数多达100 多家的P2P 公司跑路,让几万名投资人血本无归,成为“金融难民”!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 1

自今年6月份位于上海的著名 P2P 平台唐小僧开始跑路开始,从6月底到7月初,就有位于杭州的小金袋、贤钱宝、金大圣、稳展财富、汇博金服等一连串公司清盘的清盘,跑路的跑路。

小探就纳闷了:同样是P2P 硅谷的公司咋没听见这么多幺蛾子呢?

作为金融科技(Fintech)的发源地硅谷,目前为止,共有500多家金融科技初创公司,从事借贷服务的公司多达几十家。那么这些P2P公司为何兴起?有哪些特点?存在怎样的问题?和国内的行业比有哪些不同?今天,小探就带你好好研究一番!

硅谷P2P独角兽们:也不好过

从 Business Insider 上的数据来看,2018年在硅谷的金融科技类,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共有八家。其中 SoFi 就是一家典型的 P2P 借贷平台公司。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 2

成立于2011年的SoFi (Social Finance),作为一家在线金融公司,主要为学生贷款提供再融资,房屋贷款和个人贷款。公司的借贷算法忽略了银行用的严格的信用分数,而考虑一些实用的反映偿还能力的指标,比如结合未来的工作就业情况。

同时,由于 SoFi 学生贷款的利率要低于政府的利率,因此而获得了许多学生的青睐。而 Sofi 这一部分的资金来源通常是学校校友,因此构成一个“校友给 SoFi 资金 —— SoFi 作为平台将资金借贷给学校学生”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模式。

具体来看,在 SoFi 平台,普通个人贷款的利率通常在 5.5% 到 9% 之间,要比其他借贷平台的利率低不少。而学生贷款的利率则只有 3.5% 直接秒杀其他平台。预计到今年年底,SoFi 一共放出 60 亿美金的贷款。

然而,2018 年对于 SoFi 来说,并不好过。

先是公司内部两名员工状告主管性骚扰,接着9月前 CEO Mike Cagney 因为批评了公司的兄弟会文化而被迫辞职。

在业绩表现方面,SoFi 上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有多笔贷款表现不佳,投资人利益受损。自 2016 年起,就对上市一拖再拖的 SoFi,未来的路如何还不得而知。

而对于另一家 P2P 公司 Lending Club 来说,虽然已经上市,2018年也过得比较艰辛。

2007 年成立的 Lending Club 作为金融科技业的先驱者,是全球最大的点对点借贷平台,为借贷者提供贷款,使得投资者能够交割债票。

到 2012 年底,其贷款总额度超过了 10 亿美金,同期 Lending Club 的现金流入首次小于现金流出,实现盈利。2014年12月 Lending Club 上市。在其董事会名单中,互联网女皇 Mary Meeker,摩根斯坦利前 CEO John Mack,以及美国前财政部部长 Larry Summers 的名字赫然在列。公司发展得如此迅猛,想必离不开这些背后人物的鼎力支持。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 3

然而,这个曾经被中、港、美三地投资者奉为“Super Star”的互联网金融新星、P2P 模式的鼻祖在 2016 年经历了 CEO 兼创始人违规借贷的辞职风波,以及借贷人还贷过低等一系列问题。其市值从 50 亿美金跌到了 10 亿美金,目前在 11 亿美金左右。而今年 Lending Club 第一季度被曝亏损3118 万美金,并有数据预计,公司今年一共会亏损 7000 万。

这样看来,两大行业巨头的 2018 年都挺坎坷,这是否意味着硅谷的 P2P行业前途渺茫呢?

P2P 知识大扫盲!

为了探清 P2P 行业的真实面目,小探跟硅谷一家知名科技金融公司的VP Henry 来了次深度交流!在金融界摸爬滚打了 20 多年的 Henry 表示,对于美国 P2P 公司的发展态度是很乐观的。

“如果你去看美国 P2P 平台,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资金充裕,而是因为他们在科技方面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确实有所突破。而传统的老牌银行,在服务效率低,贷款人审查阶段没有足够的算法支持,花费时间长等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兴金融科技公司‘见缝插针’,来解决这些痛点。” Henry 开门尖山地说。

但是,让小探疑惑不解的是,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多美国P2P平台的表现不佳 难道不是平台本身的贷款对象“不靠谱”吗?

要知道,银行贷款给个人或企业通常要进行严格而繁琐的信用调查。也就是说,对于资金不足或信用积点不够的个人或企业来说,像 Lending Club 这样的平台确实能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但反过来看,这样的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能力也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投资人的钱有去无回。

对于这种说法,Henry 指出了其中的逻辑漏洞:

“打个比方, 银行通过自己的审查系统,决定借贷给 100 个申请人中排名前十的人。但是,接下来排名 11-20 的人是不是就没有还款能力了呢?并不是这样。很有可能是银行的数据系统根本没有能力算出这十个人的还款能力也很强,虽然没有排在他们前面的十个人高。这样看来,并不是很多个人或企业没有能力来还款,而是银行的技术支持不行。这也是为什么说Fintech 行业,它需要的是足够多的技术支持。”

那如何解释上文我们提到的 P2P 平台 SoFi 目前亏损无盈利的现象?

“亚马逊曾经十多年一直没有盈利,那么你是否能就此论断它必死无疑呢?” Henry 反问小探。(额....那倒是)

那为何 P2P 平台的发展道路会如此曲折呢?

首先,看它的竞争对手。不差钱的老牌华尔街银行们从新兴公司冒出来的那天起,就一面唱衰Fintech,一面着手强力打压。

早在 2016 年,知名投资人、原高盛集团前合伙人 Christopher Flowers 曾在《华尔街日报》上预言,绝大多数金融科技新创公司会失败。

“他们最终会‘泪流满面’地收场”。这位金融家认为技术与金融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战略矛盾。具体说来,是”必须快速发展并主宰一个行业的技术理念”与金融业的缓慢变动性特别是贷款不一致。冲突是金融科技公司资金筹措的直接结果。各种投资者,从传统风险投资集团到天使投资者,都习惯于现代科技增长曲线。大多数机构或私人基金都有三到五年的投资期限。这意味着投资者将资金注入企业,期望在该投资范围内实现该资本的回报。

然而,问题是,金融行业一个非常缓慢的部门。无论是销售银行技术,小型企业解决方案,还是充当贷方,都需要时间进入市场。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P2P公司)经常受到现有和潜在投资者的压力,要求他们展示所谓的”一飞冲天“式增长。

反过来,这会导致代表金融科技公司的短期思考,从而造成行业困境。这也是造成金融技术公司不能健康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给你举个例子就懂了。为了快速增长,一些初创公司使尽全身解数来做广告。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些时候“小企业贷款”等关键字在谷歌上的每次点击价格(PPC)已经上涨到近 100 美元。要知道,通常能付出这个数目的公司一般都是大律师事务所的金主爸爸们。可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贷款平台追求的唯一目标。

在 Christopher Flowers 看来,随着竞争的加剧,金融科技初创公司们开始制定风险更高的决策。对于像 P2P 借贷平台这样的公司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接受不适合产品的客户和交易。对于在线贷款人而言,这意味着风险高且不太理想的贷款。

在唱衰的同时,老牌的金融大鳄们也开始部署自己的应对措施。比如高盛银行在其旗下创立 Marcus,一家针对美国中、低产阶级的贷款平台。2016年成立的 Marcus 以服务手续费为零作为福利,借着高盛的金字招牌,将广告宣传单邮寄到美国各个社区中来招揽生意。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 4

可见,还处在初级阶段的 P2P 公司们想跟不差钱的金主爸爸们 PK,确实难度不小。

同时,监管的逐步深入,也会让初创小公司们分身乏术。资金有限、人员有限的 P2P 公司要花大力气应对华尔街施压下的监管措施,难度可想而知。细想一下,连 Facebook 这样的大公司面对各种监管都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公司们到底该何去何从确实无从知晓。

但是,为何美国并没有发生像中国P2P平台一样的跑路现象?对于这个复杂的问题,Henry 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看:

首先是中美监管体系的不同。美国从 P2P 平台开始打广告的那一刻就开始审查其合法性,只有审核通过的公司才可以去寻找投资人投入资金。而中国的贷款平台可以任意为投资人“画大饼”,直到出了问题,监管机构才会浮出水面。

其次是美国第三方银行的存在。美国的 P2P 平台所收到的全部资金必须存放在一个 Trust 银行,比如老牌富国银行,作为托管,再发放贷款给借款人。公司自己想拿钱跑路?门都没有!然而中国的 P2P 公司们收到的资金都存放于自己的平台账户里,自然会存在想拿就拿,想跑就跑的问题。

再次,是中美投资人本身对于 P2P 所带来的风险的理解程度不同。国内的投资人们被 P2P 平台忽悠得天花乱坠,一位只要把钱放进去,就会有大量利息拿回来。但事实上,P2P 其实只是一个投资平台。而投资,就一定会存在风险。而美国的投资人对于风险的理解则相对比较成熟,在入场之前心中已经有数,所以不会大量投入资金。

那么,P2P平台以及 Fintech 行业到底未来走势如何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

从长远来看,Fintech 公司存在的真正意义所在并不是哪家公司存活下来、这个行业是否会枝繁叶茂,而是它们对于整个冗杂的传统金融系统的颠覆,以及对未来人们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

举个简单的比方。信用卡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后,彻底颠覆了整个原有的借贷行业:它第一次客观地引入了数据分析。在此之前,银行们只能凭借经验决定是否给借贷人借款。正是信用卡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了科技的力量。

但是,目前市面上已经不存在一家独立的信用卡借贷公司了!(人家Visa那是支付公司……)换句话说,从80年代中期兴起的信用卡借贷整个行业已经消失了。

但这对于我们来说重要吗?并不重要。为什么?因为信用卡已经融入了各个银行的服务体系中。而我们普通人作为被服务对象,想要的只是最好的服务,某个行业的存在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因此,对于 Fintech 整个行业,我们不要简单地看它发展得如何,而更应该看看它能如何更好地改变的我们的生活。而这也是这个行业兴起的初衷。

话说,有小伙伴们经历过 P2P 吗?大家对国内 P2P 爆雷又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阅读

2018年,硅谷的P2P公司们为啥没跑路? - 5

区块链报告|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斯坦福校长

卫哲|姚劲波|胡海泉

垂直种植|无人车

王者荣耀|返老还童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