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5日 11.2°C-14.1°C
澳元 : 人民币=4.7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2018-11-25 来源: 冯杰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本       文       约     5420   字

阅       读       需       要

14min

1948年12月31日傍晚,位于南京黄埔路上的总统官邸火树银花,照耀夺目,完全一片节日祥和气氛。然而,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在座的人们大都表情严肃,忧心忡忡。

当日,蒋介石通知副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孙科、立法院长童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四十余人,晚上7时一起迎新便餐。“现在局面严重,党内有人主张和谈,我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不能不有所表示,现拟好一篇文告,准备在元旦发表,现在请岳军(张群)先生朗诵一遍,征求大家意见。”

蒋介石的新年文告关键在于“个人进退出处,无所萦怀,而取决于国民之公意”等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下野之意。李宗仁当即表示“我与总统并无不同意见”;但也有不少人无法接受:“现在是非常时期,总统无论如何不能下野!”

两种意见争论不休,蒋介石最后愤愤说道:“并不是我要离开,是你们党员要我退职;我之愿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因为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2

1948年4月21日,刚当选副总统的李宗仁随总统蒋介石前往中山陵谒陵。身为桂系头目之一的李宗仁不顾蒋介石反对强行当选副总统,深深刺激了蒋介石,将其视为桂系欲取自己而代之的阴谋深为忌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内外交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南京的初冬,雨水断断续续,坏消息接二连三,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陷入重围……1948年12月8日,蒋介石致电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情势日紧,兵力更见不足,务令第二军用最快方法先调南京,以济燃眉之急,万勿延滞,顾全大局为盼。”之前,围绕第3兵团的调动,蒋介石、白崇禧针锋相对,闹得不可开交,站在华中“剿总”立场,武汉同样是关系大局的战略要点,徐蚌战局如此糟糕,多投入一个兵团就多送一个兵团。蒋介石强调“徐州失利,势必整个瓦解,武汉得失不要你负责”。白崇禧态度强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众所周知,蒋桂矛盾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贯穿整个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不过大敌当前之际,白崇禧不惜撕破脸面,着实令人大跌眼镜。乃至时隔多年后,陈立夫回忆往事仍然余怒未消:“共产党从济南打下来,桂系的军队在河南,假定他的军队能往山东推进,就正好扑向共军之背,他们就不敢南下。但桂系白崇禧违抗命令,按兵不动,他们的目的是希望中央直属部队被打垮,剩下的就是他们的部队了。”陈立夫未免一厢情愿,桂系军队并非三头六臂,谁能保证一定可以力挽狂澜?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华中“剿总”敢于如此叫板南京,说明原有的派系政治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军事持续失利,国民党军减员严重,国民党内部及在野小党派、民众团体要求停止内战,重启和谈的声音此起彼伏。白崇禧断言,“蒋介石的老本快输光了,这场战争已无希望”。李宗仁更是跃跃欲试,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1月15日报告国务卿马歇尔:“李宗仁上星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委员长(蒋介石)继续留在这里,有悖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愿望。美国的态度对他有巨大的影响,他应该被告知,美国政府认为,如果他在军事上彻底失败之前,马上离职,并在国家和政府中让位给新的非共产党领导人,那将是对人民最后的服务,而这些新领导人需要美国明确的支持,这将使人们能从华南和西南取得真正的支持,以便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以北。”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3

1948年12月,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署长保罗·G·霍夫曼、蒋介石、李宗仁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从左至右)在南京某次政府招待晚宴上,于同一张沙发上谈笑风生。但当战局对蒋介石不利时,美国便开始尝试“弃蒋扶李”,司徒雷登曾私下暗示:“如蒋总统下野,对于和平必有裨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马歇尔提醒司徒雷登,“美国不能自居于劝告蒋委员长退休的地位,或推荐任何中国人作中国政府的元首。如果提供了这类意见,就要对由此而产生的新局面担负责任,自然而然地将使美国政府不顾美国的切身利益如何,必须支持这个继承的政权”。但在私底下,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并不讳言蒋介石应该下台的话题,“他们不反对委员长本人,而是反对他的亲属和周围的人”。此时,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常会已经通过孙科为行政院长,即将组建新的内阁,司徒雷登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通过私人秘书傅泾波转告孙科:“如蒋总统下野,对于和平必有裨益”。

蒋介石闻讯勃然大怒:“美国大使馆几乎为反华倒蒋之大本营,显受其政府之意图,尤以其霍夫孟(现通译为霍夫曼)在沪对记者谈话,无异催逼我急倒,并使我国各反动派更形嚣张。”另一方面,蒋介石感到内外交困,不得不考虑“以退为进”,特地约见吴忠信,嘱其准备接替总统府秘书长职务,“观察最近内外情形,我干不下去了,我走开后,势必由李德邻(李宗仁)来过渡,你的任务是拉李上轿,等到任务完成,去留由你决定”。吴忠信是蒋介石的结义兄弟,一向又与桂系互动良好,在此紧要关头,似乎义不容辞。

桂系逼宫,“无论和战,必须迅速决定”

美国发出“弃蒋扶李”政策信号,手握重兵的白崇禧备受鼓舞,联络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河南省政府主席张轸等人,组织五省联盟,利用“民意”发起和平运动。与此同时,白崇禧的代表邓汉翔到达南京,试图通过张群、吴忠信规劝蒋介石早日下野。12月22日,蒋介石听取张、吴简要报告后,表示下野并无不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先有安国保民,不受奸匪欺诈之办法。继任者,必须有切实准备,并须正式交替。对前方被围之部队,必须救援出险。”据吴忠信日记,蒋介石有意试探白崇禧,所以特别交代“需称此三项原则乃是(张、吴)两人揣测蒋之意思答之,绝不可以说明此事已经告知”。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4

1948年,白崇禧(左)和李宗仁(右)在南京。随着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战争中被大部歼灭,还保有相当实力的桂系开始向其地位发起挑战,白崇禧暗中联络各方势力,试图逼蒋下野,让李宗仁出面收拾残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白崇禧迅速跨出第二步,24日致电蒋介石,声言“默察近日民心离散,士气消沉,遂使军事失利,主力兵团,损失殆尽,倘无喘息整补之机,整个国军,虽不辞任何牺牲,亦无救于各个之崩溃”,建议三项:“先将真正谋和诚意,转知美国,请美国出面调处,或征得美国同意,约同苏联共同斡旋和平。由民意机关向双方呼吁和平,恢复和平谈判。双方军队应在原地停止军事行动,听候和平谈判解决。”26日,蒋介石召集张群、吴忠信、张治中三人研商应付办法,打算按照既定程序宣布下野,正式告知李宗仁代理总统职权。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蒋、张等人会商中间,白崇禧几次致电张治中,询问事情进展,问蒋究竟如何,显得迫不及待。

三人即刻前往李宗仁官邸,据李说法,“我表示无论如何不愿承当,我推辞的原因,第一便是我确实也干不了;第二,我与蒋先生相处二十余年,深知其诡计多端,说话不算话,在此危急之时,他可能要我做替死鬼。”不过吴忠信日记则透露另一种情形,李宗仁虽然有些意外,但并无强烈抗拒之意,“我对此事十分惶恐,但当以总统之意旨为意志,如必须我看家,自当遵命。我亦可藉悉共党怀抱,倘将来仍须再战,仍请总统回来。”结合史实,李宗仁主动联系过司徒雷登,明显不是自己所说的那种被动、无辜,但武汉那封电报他确实不知情,事后打电话埋怨白崇禧:“你怎么会打这样一个电报来呢?他们三个人跑来时,我简直摸不着头脑,现在事情弄得很僵哪!”

李宗仁半推半就,蒋介石自我安慰,“辞职下野乃为平生未曾有之快乐,惟所遗憾者,平津与永宿间被围待援之各部未能假我以十日时间,竭力营救,亦为平生最痛苦之一事。”至此,蒋介石下野几成定局,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差点“坏事”。28日,桂系宿将黄绍竑携带一份事先拟好的和谈方案抵达南京,高调宣称“李先生依法继承大任”,扬言“改组内阁,网罗全国和平民主人士充实和平阵容”“主动争取香港方面以前之反政府政治团体”“撤销以前颁布之戡乱命令”“宣布上海为和平都市”等等。黄绍竑求和心切当可理解,但蒋介石下不了台,觉得桂系方案“无条件投降与毁灭国军阴谋毕露”,转而“决心留职奋斗,不能再作下野之妄想”。

关键时刻,白崇禧丝毫不放松,30日再度催促蒋介石早作立断,“当今局势,战既不易,和亦困难”“无论和战,必须迅速决定”。程潜同日亦婉言劝告,“健生(白崇禧)既有表示,难保不进而公开倡导,彼时附和者多,收拾愈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亟宜妥筹应付。”张轸的电文更是直接露骨,“务祈详审利害,通电和平,并即毅然引退,表示政治家作风,遇有良机,可望东山再起。”桂系另一位巨头,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晚年客居香港,他回忆往事,轻微批评白崇禧:“白氏这一举动,对现状无所补益,蒋总统对职权交替,已派员和李副总统商定,而白忽然有此表示,致误会为李迫不及待,授意白氏造成形势,逼其早去。蒋总统秉性坚强,所以白电来后,就不谈引退问题了。”

势成骑虎,张群、吴忠信、张治中为了确保蒋介石下野“软着陆”,政权交接顺利,再度协商李宗仁,最终达成部分谅解,“继承大统”四字改为“代行总统职权”,具体方案亦作较大幅度修正,比如“组织举国一致之内阁,其人选另行研究”“主动争取过去不满政府主张和平之政治团体及人士”等,至少从字面上看温和很多。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5

1948年12月13日,面对日益逼近江北的解放军,南京国民党守军加强了巡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起飞时间未定,你们不必送行”

1949年元旦,蒋介石不顾部分中常委反对,公开发表“告全国军民同胞书”,承认自己“领导无方,措施失当,有负国民托付之重”,声明“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城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国体能够确保,法统能够赓续,“宪法”能够得到尊重,“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结束元旦团拜会,蒋介石找李宗仁单独谈话,告以引退准备工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不能草率行事,望其转告白崇禧少安毋躁。文告发表后,蒋介石又分别复电白崇禧、程潜、张轸等,重申决不恋栈权位,“望彼等能齐一步骤,巩固基础,以期可战可和。”

此一时,彼一时,中共当然不会接受南京开出的和谈条件,新华社连续刊发“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等社论,斥责“蒋介石希望从白崇禧手里夺回和平攻势的发言权,并在新的商标下继续其旧的统治”。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作为和平谈判基础之八项主张:“惩治战犯;废除宪法;废除中华民国法统;依民主原则改编政府军队;没收官僚资本;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卖国条约;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政府及其所属政府的一切权力。”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6

1948年年底,大量国民党军士兵正沿着铁路由南京向上海开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中共强硬措辞,蒋介石的抗拒可想而知:“只有行我预定计划,尽其职责也。”所谓预定计划,实则就是引退准备。首先,继续督促中央银行库存黄金转移台北、广州、厦门三地。其次,调整人事,安插亲信。陈诚兼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汤恩伯调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张群、余汉谋、朱绍良分任重庆、广州、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此举目地再明白不过,为将来再起预留政治空间和经济基础。事实亦如蒋之所料,李宗仁对中共的八项条件并不感到惊奇,私下表示“不妨与之谈谈”。白崇禧仗着华中尚有几十万人马,动作更大,联络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想要利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旗帜,与中共体面议和,搞一个“南北朝”局面。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讨论中共八项条件,决议“派代表飞赴北方与中共谈判和平”,据蒋经国日记,“会中曾有人对父亲大加诽谤”“立法委员之要求政府派员迅向共党求和者,有五十余人之多。”1月20日,外交部发表声明,英、美、苏等国咸称“甚愿中国早日恢复和平,但在目前情况下,碍难出面调停”。21日下午,黄埔路总统官邸再次陷入一片哀伤,蒋介石召集中央常务委员叙谈,即席报告下野宣言,声称“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人民之涂炭曷有其极!因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战消兵,解人民倒悬于万一”。很多中常委当场失声痛哭,高喊:“总裁不应退休,应继续领导,和共产党作战到底。”蒋介石语调低沉:“事实已不能,我已作此决定了,今天就离开南京。”李宗仁问:“总统今天什么时候动身,我们到机场送行。”蒋介石说:“我下午还有事要处理,起飞时间未定,你们不必送行!”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7

1949年元旦前后,刚宣布下野的蒋介石被新闻媒体围住采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终于,桂系如愿以偿,虽说蒋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隐居”溪口左右政局,但李宗仁毕竟成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实现了问鼎中央的梦想。踌躇满志之余,南京政府极力营造和平空气,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和谈的积极举措:取消全国戒严令;将各地“剿匪”总部改名为“军政长官公署”;释放政治犯;停止特务活动。李宗仁、白崇禧心存幻想,“最好共产党军队不要渡江,以长江为界,他们在江北,我们在江南,划区而治,事情就好办了。”然而,肩负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共产党人不会答应,“要我们不过江,这是办不到的”。

4月20日,国民党主战派拒绝在北平和平协议上签字,中共中央军委立即命令发起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兴奋地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豪迈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果粒历史”年会员,现在不止特价69,两人成团还能各自再减20。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拼团。

蒋介石的第三次下野:“不是因为共产党,而是本党中的某一派系” - 8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参与拼团

#国历君喊你快去领取会员码#成功拼团的小伙伴们,国历君已经给大家发放会员码了,按以下步骤操作,即可立马成为会员。新购买的童鞋也请耐心等待,国历君正在按订单顺序进行发放。

如有其他问题,请联系客服

QQ:303687138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